原標題:擴大委託投資規模、推動長週期考核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資本市場注入穩定“長錢”
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舉行2025年二季度新聞發佈會時表示,持續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中長期資金,其擴大委託投資規模後,有望為資本市場注入穩定的“長錢”。在市場人士看來,除了擴大委託投資規模,下一步,還要加緊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長週期考核機制,提升長期資金對市場短期波動的承受能力,推動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目標,併發揮其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委託投資規模提升空間大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重點引導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其中,《實施方案》提出,推動有條件地區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
近日,人社部發佈202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20萬億元,基金支出7.30萬億元,年末基金累計結余8.72萬億元,其中基金投資運營規模2.34萬億元。由此可以看出,投資運營規模只佔基金累計結余的26.83%。
“這表明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的資金佔比較小,未來可以歸集並委託投資的基金規模還相當龐大。”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斷加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的力度,提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不僅能夠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數萬億元的長線資金,而且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壓艙石”作用,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和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規模穩步增長。據人社部最新數據,截至6月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2.55萬億元,同比增長34.21%。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運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持續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能顯著提升資本市場長期資金供給,不僅在短期內對提振市場信心、活躍市場交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更能引導資源向新質生産力聚集,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加緊完善長週期考核機制
延長考核週期是《實施方案》的一項重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公募基金、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實施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細化明確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長週期考核安排。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國有商業保險公司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機制先後落地。5月7日,證監會發佈《推動公募基金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對基金投資業績全面實施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提升公募基金投資行為穩定性。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週期考核的通知》,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凈資産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和20%。
年金基金方面,據金維剛介紹,人社部已經印發《關於完善長期考核機制 促進年金基金長期投資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另外,6月份,人社部公佈2025年一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時,首次公佈了“近三年累計收益率”。在市場人士看來,這也是落實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機制的體現之一。
市場人士認為,需要加快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以及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長週期考核機制落地,有效解決“長錢短投”的錯配問題,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建立長週期考核機制有三方面意義。一是有利於降低市場波動率,拉長考核期後,解決“長錢短投”的錯配問題,管理人不必因季度回撤而被動減倉,有助於熨平市場短期劇烈波動;二是抬升估值中樞,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長期資金對高股息、穩健現金流資産的持續買入,將壓縮風險溢價,抬升整體PE中樞;三是強化公司治理,作為長期股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長期資金可通過投票表決、議案溝通等方式,倒逼上市公司提升分紅率與信息披露品質,形成“資金—治理—回報”正向循環。
“推動全面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三年以上長週期業績考核機制,使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運營的相關金融機構更加注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追求長期投資收益率,能夠促使投資機構以長遠的觀點和價值投資的視角評估權益資産的內在價值,有效提升長期資金對市場短期波動的承受能力,真正踐行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保值增值目標,也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金維剛表示。
金維剛認為,下一步,要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加緊完善長週期考核機制,積極倡導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並落實到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之中,努力實現保值增值的基本目標,促進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長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加快完善“長錢長投”機制
今年以來,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出手,為股市注入流動性。4月份,中央匯金出手增持ETF,並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據公募基金二季報數據統計,今年二季度,中央匯金耗資超2000億元買入多只寬基ETF。
4月份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亦出臺多項舉措,包括:上調部分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産投資比例上限,最高可達50%;開展第二批、第三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先後批復試點資格總金額1720億元;並明確提出,下一步計劃將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國家各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完善長週期考核機制、促進中長期資金入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受到資本市場各投資機構的普遍歡迎和積極響應,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金維剛表示。
談及下一步構建“長錢長投”機制的要點,陳運森認為,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關鍵在於優化市場結構、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強化投資者回報和保護機制。首先,要強化上市公司分紅和回購機制,穩定投資者回報。還需引導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開展股份回購,特別是在市場調整期,通過回購維護公司價值,增強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其次,要加強跨部門監管聯動,構建智慧化監管體系,同時利用大數據精準識別市場操縱、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行為,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從而增強中長期資金對A股市場的信任。(記者 吳曉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