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公募基金二季度調倉路徑明晰 大幅增配港股
2025-07-29 09:42:51來源:證券日報責編:田蜜

  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收官,其調倉路徑清晰展現。其中,在全球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港股市場憑藉獨特的估值優勢和結構性機會,成為公募基金資産配置的重要方向。

  數據顯示,主動偏股型基金對港股的配置比例已攀升至歷史峰值,醫療保健與金融板塊成為加倉主力,而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等科技龍頭則穩居重倉股前列。這一趨勢背後,既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港股“高成長+高股息”啞鈴策略的認可,也預示著在中國資産價值重估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場正迎來新一輪的資金配置熱潮。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對港股市場的配置熱情持續提升。中金公司研究部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內地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剔除QDII基金)數量已達4048隻,這些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合計達7343億元人民幣,較一季度末(6509億元人民幣)增長12.8%,佔股票投資市值的比例從36.9%躍升至39.8%,創下自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歷史新高。

  從基金類型看,主動偏股型基金對港股的配置尤為積極。截至二季度末,此類基金的港股持倉市值達到4379億元人民幣,較一季度末(4112億元人民幣)增長6.5%;港股倉位比例從30.8%提升至32.5%,刷新歷史紀錄。

  公募基金重倉股中的港股數量明顯增加。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阿裡巴巴-W和中芯國際4隻港股躋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之列,其中,騰訊控股連續兩個季度穩居第一大重倉股寶座。另據中國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數據,截至二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的港股數量從一季度末的327隻增加至360隻,持股市值也從3183億元人民幣增長至3265億元人民幣。這些數據印證了公募基金對港股優質資産的持續青睞。

  從歷史縱向比較來看,公募基金對港股的配置比例呈現出階梯式上升態勢。據中國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數據,港股在公募基金重倉股中的配置比例已從2023年末的8.66%攀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9.91%。這種持續性的增配趨勢,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信心正在系統性增強。

  從個股調倉方向可以看出,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在港股市場的選股邏輯主要圍繞三個維度展開:首先是行業龍頭地位,如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等在各自領域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持續獲得資金青睞;其次是成長確定性,創新藥、新消費等具有清晰成長路徑的板塊成為加倉重點;最後是估值合理性,部分調整充分、估值處於歷史低分位的優質資産重新進入機構視野。

  業內人士分析稱,上半年公募基金大舉增配港股絕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估值吸引力、流動性改善和政策環境變化構成了最核心的三大驅動力。

  展望未來,中國銀河證券預測,港股市場總體震蕩向上,且板塊輪動仍然較快。當前港股估值分位數處於歷史中上水準。配置方面,建議關注三個方向:一是在海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擾動下,高股息標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穩定的回報;二是政策利好增多或政策利好持續發酵的板塊,例如創新藥、AI産業鏈、“反內卷”相關行業等;三是中報業績表現超預期的板塊,有望補漲。

  從資金流向看,南向資金的持續性成為影響港股後市的關鍵變數。中金公司預計,南向資金年內累計流入可能超萬億港元。(記者 昌校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