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近日在MSCI ESG評級中斬獲A級,成為唯一一家獲此評級的中國白酒企業。這不僅標誌著A股頭部酒企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認可度提升,也揭示了中國白酒行業正經歷綠色轉型與價值重構。
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水、能、碳等環境要素的管理能力日益成為核心競爭力,推動白酒企業向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期主義邁進。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龍頭酒企正通過大手筆投入科技研發,為低碳轉型與ESG系統性實踐注入強勁動能,將生態資源稟賦轉化為品質優勢與長期競爭力。專家表示,以科技為杠桿、以ESG為支點,白酒行業正在撬動傳統釀造業的綠色革命,其探索路徑為傳統産業的高品質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頗具價值的樣本。
● 中國證券報記者 楊梓岩
環境議題成關鍵變數
7月31日,貴州茅臺的MSCI ESG評級升至A級,在白酒行業ESG排名中居首位。貴州茅臺是唯一一家獲得MSCI ESG評級A級的中國白酒企業,其餘酒企的評級依次為水井坊BBB級,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均為BB級,古井貢酒、酒鬼酒、五糧液、順鑫農業、今世緣、口子窖均為B級,老白幹酒、舍得酒業、迎駕貢酒均為CCC級。
貴州茅臺的評級躍升凸顯了環境議題在白酒行業ESG實踐中的核心地位。于白酒行業而言,水、能、碳、包材均是生産經營的核心要素,也是白酒企業綠色轉型的關鍵環節。伴隨ESG理念和實踐不斷深入,白酒企業堅持環境是核心競爭力,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長期主義趨勢愈加明顯。
“最近幾年的數據顯示,白酒企業的環境維度評分升幅最大,對環境議題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這也讓白酒企業整體ESG評級得到提升。”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説。
在環境議題中,碳排放管理、水資源管理與白酒行業高度相關。以貴州茅臺為例,其2024年度ESG報告顯示,公司設置了碳減排短中長期目標,2025年單位工業産值二氧化碳排放將較2020年下降20%,2030年前將實現碳達峰。設定節水目標,2026年單位産品耗水量較2023年將減少20%。貴州茅臺總經理王莉近日公開表示,公司已制定“1239”雙碳行動方案,承諾2030年前碳達峰,單位工業産值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60%,每一瓶茅臺酒全産業鏈的碳排放、水消耗將分別降低超20%、超30%。
MSCI網站顯示,此次評級更新後,貴州茅臺水資源管理、産品碳足跡、包裝材料與廢棄物等環境議題已在全球行業中處於領先位置。
放眼整個A股白酒板塊,頭部企業在環境議題的實踐與披露上正形成一股推力。在2024年度ESG報告中,多家白酒企業披露了碳排放數據,制定了減排與節水目標。
例如,五糧液制定目標,2030年前釀酒車間綠電使用佔比將升至100%,冷卻水回收利用率將升至超90%。水井坊繼續披露了溫室氣體範圍一、範圍二數據,首次披露了範圍三數據,公佈了碳減排目標。
然而,環境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深度在行業內仍參差不齊。老白幹酒、天佑德酒在202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了污染物排放信息,未披露碳排放信息。金徽酒僅披露了減少碳排放量2519.47噸,未披露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伊力特長期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未披露過ESG報告。金種子酒、海南椰島、皇臺酒業均未披露過任何相關報告。
低碳轉型增強發展動能
在白酒行業內部,完全依賴傳統工藝、綠色轉型成果欠佳的企業,短期內將面臨成本增加與合規壓力;從長期來看,率先完成低碳轉型的領跑者,將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優勢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從而在競爭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前,正值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頭部企業積極將科技創新作為深化環境保護實踐、驅動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五糧液與貴州茅臺相繼投入重金成立科技公司,成為行業修煉內功、佈局未來的生動注腳。
據天眼查信息,宜賓五糧液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于7月17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鄭佳,註冊資本1億元,經營範圍包括科技仲介服務、發酵過程優化技術研發、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等,由五糧液全資持股。
7月22日貴州茅臺發佈公告稱,出資參與成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公開資料顯示,研究院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其中,貴州茅臺以貨幣與實物(實驗儀器)的形式出資4.9億元,茅臺集團以貨幣與實物(科技大樓)的形式出資5.1億元。研究院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涵蓋工程技術、生物技術、發酵技術、環保監測和水污染防治等。
實際上,今年初,貴州茅臺在科技創新賦能環保升級方面的戰略佈局已現端倪。2月,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公開表示,茅臺始終願與赤水河沿岸的各地政府、企業和父老鄉親們一道,協同推進流域共治,為赤水河美好生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經過廣泛調研,茅臺在生物科技發展方向上逐漸形成“五點共識”:圍繞生物科技使能技術築牢生物製造根基,圍繞天然産物挖掘合成新路徑,圍繞新材料提高綠色化水準,圍繞功能性食品拓展産業新領域,圍繞碳中和探索二氧化碳産業化利用。
7月5日,王莉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表示,茅臺基本確定了生物科技“一個基礎、一個要求、三條賽道”的發展方向:一是使能技術,是生物製造發展的基礎;二是碳中和,是基於行業發展的要求;三是天然産物、新材料和功能食品,是生物製造發展的賽道。
ESG驅動産業價值升維
相較于全球酒類同行,中國白酒企業的ESG表現仍有提升空間。截至2024年3月,國際知名烈酒品牌如帝亞吉歐、三得利等MSCI ESG評級均為A級及以上。
中財大綠金院相關研究認為,將ESG目標深度融入戰略規劃,構建風險預警與績效掛鉤機制,提升環境信息披露透明度,最終實現産品全生命週期的責任管理,是白酒企業系統化實踐ESG的關鍵路徑。這種系統性實踐不僅能夠重塑行業的競爭邏輯,更能將生態資源稟賦有效轉化為産品品質優勢,為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可借鑒的可持續範本。
一方面,夯實短期競爭力,持續深化核心釀造工藝研究、構建嚴密品控體系、提升生産效能並加速研發轉化,以強化主業盈利和市場地位。
另一方面,著眼長遠,系統性打造“科技引領”價值。核心路徑是深度整合産業鏈資源,拓展多元化研發領域(如環境工程、生物技術、新材料),構建以創新為引擎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這既開闢新增長曲線,也響應高品質發展戰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表示,頭部白酒企業強化研發投入,標誌著其戰略正從産能驅動向創新驅動深刻轉型。這使其能以更前瞻的科研佈局和創新機制,主動應對複雜市場與激烈競爭,奠定長期高品質發展基礎。
“在經濟轉型背景下,行業增長動能正經歷根本性轉變:過去依賴房地産、基建投資的商務消費紅利消退,以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新增長邏輯加速形成。主動擁抱這一趨勢,突破傳統定位,向科技驅動型進階,已成為領軍酒企的共識。”肖竹青表示,這種進階涵蓋內部生産管理流程的數字化智慧化革新,以及對前沿生物技術、新材料、綠色科技的跨界融合。專業化研發平臺將聚合資源、孵化未來核心競爭力,為ESG導向的深刻轉型提供核心動能。通過加強科技力量,白酒行業正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品質優勢,並以系統化治理重塑格局,為傳統産業提供以ESG作為內核的可持續發展樣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