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在這場人工智能全球高級別會議上,文化成為重要板塊,吸引眾多國內外專家圍繞AI在藝術、文旅、遊戲等領域的應用展開激烈探討。當數字技術深度滲透文化産業,一場關於“科技+文化”的行業變革正在上演。
在政策暖風與技術浪潮的雙重驅動下,當下,我國數字文化産業展現出蓬勃生機與巨大潛能,成為驅動文化繁榮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24年,以數字文化産業為主體的16類文化新業態營業收入突破6.67萬億元,佔GDP比重接近5%,增速高達12.4%。這背後是技術應用與內容創新的深度融合,文化借助數字之翼打破時空藩籬,實現了影響力與價值創造的雙重躍遷。
當TikTok重新定義全球短視頻社交體驗,當《黑神話:悟空》在全球遊戲市場掀起“東方神話旋風”,當DeepSeek成為史上最快突破3000萬用戶的APP,中國數字文化企業正踴躍參與國際文化話語體系的重構。在經歷從模式複製到規模擴張,再到價值重構的轉變後,中國數字文化産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角色正由參與者逐步轉變為引領者,為世界貢獻了“中國路徑”。
然而,挑戰與隱憂同樣不容忽視。內容創新同質化與數字技術應用表層化成為顯著瓶頸,大量産品僅滿足於技術形式的簡單堆砌。區域發展失衡問題也十分突出,優質資源與創新能力集中扎堆北上廣深杭等經濟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存在明顯短板。此外,前沿技術如先進渲染引擎、數字基礎平臺仍存在短板。面向未來,推動數字文化産業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需要多方協同發力。
在政策支撐層面,深化要素配置,夯實發展根基。加快完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制定涵蓋技術介面、內容品質、版權保護等關鍵領域的國家標準體系,促進文化要素跨域融通。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擴展現實(XR)等顛覆性技術在文化創作、保護、傳播中的深度應用開發,提供長期穩定支持。探索建立科學的數據資産確權、交易與收益分配機制,營造創新發展環境。優化區域協同機制,以“東數西算”國家樞紐節點為依託,在西部地區佈局數字文化算力中心與備份基地,打造“虛擬創意飛地”實現人才與資源共享。
在企業實踐層面,強化科技攻關,提升創新能力。秉持長期主義,堅持內容為王,深耕具有中華美學精神與時代氣象的優質IP,比如《王者榮耀》遊戲中以“長安賽年”為背景重現盛唐繁華,成為中華文化數字活化的生動案例。強化技術自主攻關,尤其要在文化領域專用演算法模型、智慧創作工具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加大投入,逐步降低對國外基礎工具和平臺的依賴。創新商業模式,鼓勵科技公司與文化機構建立“逆向技術授權”機制,推動前沿技術向文博、非遺等領域開放賦能。
在消費者體驗層面,培育理性市場,激活消費潛能。大力提升數字文化消費體驗便捷度與普惠性,推廣適老化、無障礙數字文化産品,鼓勵博物館、圖書館開發輕量化雲遊應用。培育理性健康的數字文化消費習慣,營造尊重原創、樂於付費的良好市場環境。倡導並加快構建健康消費生態,鼓勵平臺設計防沉迷機制,抵制“演算法陷阱”。完善用戶共創機制,支持粉絲“二創”生態在版權規則下的有序繁榮,使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文化生産的積極參與者。
(作者係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黨委書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