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金價呈現先揚後抑的走勢。Wind資訊數據顯示,倫敦金現貨價格在11月10日至11月12日連續上漲,11月13日盤中衝高至4245.22美元/盎司後開始回落。11月18日,截至記者發稿時(下同),倫敦金現貨價格盤中失守4000美元/盎司關口,最低跌至3997.658美元/盎司。
受國際金價影響,國內金飾價格也大幅回調。“看到金飾價格跌至1300元/克以下,我就過來看看,怕再等下去價格又漲起來。”11月18日在北京市豐台區一家周大福門店挑選首飾的梁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説,她最近在某社交平臺上被“種草”了該品牌的四芒星系列飾品,想趁金價回調時機入手。據悉,上周該品牌金飾克價最高升至1333元,而11月18日已經下調至1288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兩大因素共同導致了近期國際金價表現不佳:一方面,前期避險情緒對金價的支撐有所減弱;另一方面,美國重要經濟數據尚未恢復公佈,投資者對勞動力市場和美國通脹走勢預期並不一致,對12月份美聯儲降息預期也有所搖擺。
市場避險情緒明顯減弱
上周,國際金價先漲後跌。Wind資訊數據顯示,11月10日至11月12日,倫敦金現貨價格分別收于4115.53美元/盎司、4125.475美元/盎司、4194.605美元/盎司。11月13日,倫敦金現貨價格盤中最高升至4245.22美元/盎司後回落,當日收盤報4170.865美元/盎司。11月14日,倫敦金現貨價格進一步下跌,收盤報4082.159美元/盎司。本週以來跌勢還在延續。11月17日,倫敦金現貨價格收盤報4044.505美元/盎司;11月18日,盤中最低跌至3997.658美元/盎司。
國元期貨有色研究組負責人范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國際金價回落主因在於市場避險情緒明顯減弱,黃金失去前期避險情緒支撐,價格表現偏弱。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瞿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國際金價的下行源於上周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偏“鷹派”言論,市場預測12月份美聯儲降息概率不到五成,加之美國以AI(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股遭到拋售,市場恐慌情緒飆升,投資者被迫拋售黃金在內的盈利資産,金價因此承壓回落。此外,上周金價大幅反彈後,部分資金獲利了結,也進一步導致金價延續下跌。
此外,近期多位美聯儲官員強調不應急於降息。比如,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洛根表示,除非看到美國通脹水準更快回落的明確證據,否則她不支持美聯儲在12月份再次降息。這類偏“鷹派”的言論導致市場對美聯儲12月份降息預期下降。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11月18日,市場押注美聯儲在12月份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已升至57.1%。
短期或維持震蕩格局
在貴金屬“兄弟連”中,白銀錶現與黃金趨同。Wind資訊數據顯示,倫敦銀現貨價格在11月10日至11月12日連續上行。11月13日,倫敦銀現貨價格盤中最高升至54.394美元/盎司,隨後也開始轉向下行。11月18日盤中,倫敦銀現貨價格在5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歷史上,白銀的走勢和黃金較為一致,近期白銀偏弱的表現也是受到了金價走弱的拖累。”明明説。
今年以來,白銀錶現強勢,從1月初的28.894美元/盎司持續攀升,8月下旬價格上行速度進一步加快。10月17日倫敦銀現貨價格盤中最高升至54.468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
范芮表示,此前黃金價格相對白銀錶現一直強勢,伴隨黃金價格持續攀高,投資的邊際風險增加,而白銀價格相對低估使其在下半年更具有投資性價比。
對於後期走勢,范芮認為,目前國際金價和銀價均處於短期回落進程當中,但由於多項美國經濟數據即將公佈,宏觀市場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短期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相對有限,需密切關注美國近期宏觀經濟數據表現。從長期來看,在央行購金、黃金貨幣屬性需求、抗通脹需求等多重因素加持下,國際金價和銀價仍具有上漲潛力,但漲幅將趨於放緩。
瞿瑞預計,短期來看,國際金價和銀價都將會維持震蕩格局,主要源於美聯儲12月份降息路徑的不確定性較高。但中長期來看,支撐黃金和白銀上漲的核心邏輯未發生變化:美國財政可持續性擔憂未消、美債收益率波動加大削弱美元資産吸引力、全球央行持續配置黃金需求等因素,將繼續推動金價上行;供需缺口、黃金上漲趨勢未轉變等因素都將支撐白銀價格持續上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