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今後將承擔全省75%以上的貨運及郵快件通關查驗任務,貨車抵達集中查驗場後,3分鐘之內就可完成通關。圖為該集中查驗場。
張茂 攝(人民視覺)

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首周,旅遊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圖為近日,外國顧客在三亞國際免稅城選購商品。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11月18日,距離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還剩一個月時間。記者從海關總署舉行的例行記者通報會上了解到,海關總署對照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總要求,全力做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建設海關監管制度體系,健全重大風險防控體系,紮實推進封關軟硬體建設,深入開展壓力測試,全面做好2025年12月18日封關運作海關準備。
封關運作基礎夯實
“封關運作軟硬體條件已經具備。”通報會上,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司司長潘城説,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海南省立足全島封關監管需要,堅持科學規劃、集約共享的原則,高標準推進封關運作軟硬體基礎建設,積極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升級8個對外開放口岸、高標準建設10個“二線口岸”。
潘城介紹,在海關總署指導下,海口海關就“零關稅”貨物及適用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的貨物等實施全流程監管、“分批出島、集中申報”便利化措施、口岸監管等細化制定了12項關級配套制度,均以海口海關公告對外發佈。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海關監管制度體系已建成。
在海南,封關運作的具體準備情況如何?據海口海關關長高瑞峰介紹,封關運作所需的軟硬體條件已準備就緒,海關監管制度體系已建設完成,封關運作測試演練全面推進,海關監管風險防線持續加強,關地協同共管機制全面建立,封關運作人力和組織保障已整體到位。
“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等4個海關封關保障項目已全部投入使用。10個‘二線口岸’通過國家驗收,監管設施設備具備啟用條件。海關智慧監管平臺已上線運行,功能完備、運行順暢,滿足封關運作海關監管需要。”高瑞峰説,海口海關將精心做好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
開放舉措含金量高
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後,海關監管管什麼、怎麼管、在哪管?潘城説,監管制度設計上總體體現“一線”放開什麼,“二線”就管住什麼,做到既精準管住,又高效便捷。
一是進一步創新監管制度和手段,按照“智慧監管、信用監管、順勢監管、協同共管”監管思路,實現高效精準監管,促進口岸快速通關。比如,如何保障島內貨物與內地的便捷流動?相關制度設計的核心是對出島貨物通過實施分類管理,在二線口岸設置海關監管通道和非監管通道出島,將“要管的”與“不管的”有效區分開來,除了零關稅、加工增值免關稅、放寬貿易管理措施等這三類貨物需要通過監管通道出島,其餘貨物均可通過非海關監管通道出島,由海南省按現行國內流通規定管理,最大程度便利海南與內地往來。
二是同時創新實施“分批出島、集中申報”通關模式,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和貨物可選擇適用該模式,以順勢監管、協同監管的理念,將海關監管有效嵌入到貨物出島流程中,實現“一次申報、一站放行”。海關將依託智慧監管平臺保障上述制度設計的有效實施,企業可先憑核放清單分批辦理貨物“二線”出島手續,並在規定時間內集中辦理賬冊清單和報關手續,方便企業貨物出島銷售,減少運輸等待時間。
“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貨物給予免征關稅的優惠,旨在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製造業發展,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産業升級和高品質發展。該項政策目前僅批准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施行。”海關總署關稅徵管司副司長信燕説,封關運作後的加工增值免關稅貨物稅收徵管辦法享惠門檻降低,受益面擴大,能夠更好助力島內相關企業開展加工製造,有利於培育打造産業鏈和産業集群。
監管模式準時切換
近期,海南離境旅客購物持續升溫,側面反映出全島封關前海關在相關方面所做的充分準備。
“優化離島免稅海關監管系統,新增、升級24個功能模組,部署智慧化監管設備,嚴密全流程數字化監管體系。對離島免稅商品實施全流程溯源管理,建立動態風險監測模型,對‘套代購’等違規行為進行精準識別和有效打擊。”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副司長華正紅舉例説。
如何保障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平穩有序?
高瑞峰説,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後,將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核心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海關將更加聚焦貿易自由便利和精準高效監管,著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
比如,在強化安全準入(出)監管的基礎上,“一線”通關更便捷,對不涉及檢驗檢疫和許可證件管理的進口“零關稅”貨物、保稅貨物實施徑予放行,申報項目從105項簡化至33項,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再如,島內流轉更靈活,“零關稅”貨物進口後,海關以企業為單元建立電子賬冊,實施電子化跟蹤管理,“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製成品在自由貿易港內可自由存放,不設存儲期限。又如,建設“一人一碼”“一企一賬”“一物一鏈”“一呼一應”智慧風控體系,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潘城説,將紮實推進各項政策制度落地見效,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助力更多市場主體享受政策紅利,深入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做好監管模式準時切換準備,有效銜接封關前後政策,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開局良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