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是助手更是諍友 AI入場“挑戰”基金經理
2025-11-21 09:33:15來源:證券日報責編:盧家傲

  “我們不會輕易被AI(人工智能)取代,但很可能會被率先使用AI的人取代。”一位頭部公募機構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這折射出當前公募基金行業面對人工智能潮涌的思考與佈局。

  今年以來,DeepSeek等大模型火爆出圈,不僅席捲科技界,也在公募基金行業掀起一場“AI落地應用競賽”。喧囂之下,一個核心問題亟待解答:這究竟是一場迫於壓力的技術跟風,還是一次源於內在的破局重生?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多方採訪業內人士發現,業界答案高度一致——AI,早已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關乎行業長遠發展的“必答題”。比較有趣的是,對於尚未完全擺脫明星基金經理“依賴”的公募基金行業而言,AI如今正在越來越多地扮演“挑戰者”角色。而且,從雙方“對戰”案例結果來觀察,AI與基金經理的“良性博弈”,正成為抬升整個行業投研能力基線的關鍵力量。

  內在需求驅動

  驅動公募機構紛紛擁抱AI的,並非技術光環,而是破解行業深層痛點的迫切需求。正如天弘基金相關人士所言:“AI不是跟風,而是破局。”

  在興業基金看來,資産管理行業高度依賴數據分析和信息處理,對先進的AI技術有著極大需求。

  諾安基金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闡釋了這種需求的緊迫性:“近年來,行業面臨著效率提升、風險控制、服務創新等多重挑戰,傳統業務模式亟待數字化轉型。在此背景下,通過AI高效處理海量信息、推動流程自動化,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對於天弘基金這樣服務數億客戶、管理萬億元資産的機構而言,AI的驅動更為具體。該公司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傳統模式下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高,這是典型的‘規模不經濟’,AI讓公司實現了‘智慧規模化’,用技術把規模優勢真正轉化為服務能力,而不是讓規模成為包袱。”

  事實上,這種由真實業務需求驅動的創新,源於持續數年的深耕。博時基金自2018年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起,便前瞻性地佈局AI,並於2023年設立人工智能實驗室;諾安基金早在3年前就開啟了AI技術的沉澱之路;興業基金則在2021年就開始建設基於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智慧投研平臺,並於2023年推出自研的“興小二”AI債券交易機器人。

  博時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對AI的佈局始終基於真實業務需求驅動,是注重實效的戰略選擇。”博時基金智慧因子配置系統自2022年投入應用以來,在核心股票池中持續創造超額收益,便是技術賦能價值的明證。

  AI與基金經理“唱反調”?

  隨著AI逐漸滲透至基金公司的投研、行銷、客戶服務等核心業務條線,基金投研能力不斷升級。這體現在兩方面:AI既是賦能增效的“助手”,也是挑戰固有思維的“諍友”。

  近年來,市場波動加劇,過度依賴基金經理個人能力的模式面臨嚴峻考驗。AI的應用,為破解這一行業共性難題提供了參考路徑。

  在主動管理領域,AI是得力助手。天弘基金旗下的TIRD平臺(天弘智慧研究及決策系統)和弘思大模型,能從海量數據中挖掘線索,從産業鏈異動識別機會;中歐基金基於深度學習的利率預測模型,在拐點預判上展現出可量化的優勢;德邦基金自研的“海納百川”大模型聚合平臺,支持實現多模型並行調用,輔助投研人員快速處理數據信息。

  不過,AI這位可靠的助手,有時也會與基金經理“唱反調”。

  “AI決策信號與基金經理判斷相悖的情況確實存在,這正是AI的價值所在。”天弘基金相關人士向記者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在今年3月份機器人概念火熱時,TIRD平臺基於多維度模型發出過熱預警,這種“不一致”最終幫助投資團隊規避了風險,做到了實實在在的業績保護。

  AI促使基金經理跳出固有的思維定式,去審視那些可能被人類直覺或經驗忽略的潛在風險與機會。這種“人機博弈”並非對立,而是協同進化的開始。上述天弘基金相關人士認為:“這種‘人機博弈’,是提升投研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AI+HI(人類智慧)’的最佳體現。”

  在被動投資領域,AI則化身為“效率提升工具”。博時基金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借助大模型強大的推理與代碼生成能力,可高效支持策略回測流程,例如輔助完成固收指數組合的分層抽樣構建及回測分析,實現被動組合管理的智慧化升級。”

  築牢數據安全防線

  盛況之下,亦有隱憂。當AI這把“利器”愈發深入行業核心時,數據安全與模型可靠性便成了必須嚴守的底線。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池雲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AI模型仍然存在數據洩露、合規風險、模式未充分驗證等問題,這也是行業共識。”

  興業基金相關人士表示:“數據準確性與安全性是大模型在資産管理領域面臨的雙重挑戰。一方面,多源異構數據普遍存在口徑不一、更新不同步、格式不統一等問題,疊加數據延遲或缺失,極易引發AI模型分析偏差,導致誤判與決策失誤。另一方面,金融數據高度敏感,涉及客戶隱私、交易行為等,如何在保障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跨機構、跨系統數據融合,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對於肩負普惠金融使命、關係千家萬戶資産安全的公募基金而言,築牢數據安全防線是AI應用的絕對前提。實踐中,各家公募機構正積極構建嚴密的防護網。天弘基金建立了貫穿源頭、過程、決策的全鏈條多層次管控體系,通過數據溯源、“雙軌驗證”等手段,確保AI結論的可靠性,且複雜判斷和關鍵決策必須人工介入。

  諾安AI平臺則構建了全方位防護體系。諾安基金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該平臺通過統一網關實施嚴格的權限控制、數據過濾與操作審計,結合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對不同敏感級別的數據採取差異化防護策略。針對業務敏感數據,嚴格限定使用內部模型進行處理,從數據流轉到模型應用全鏈路規避安全風險。”

  展望未來,AI在公募基金行業的應用圖景將如何演變?中歐基金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描繪了願景:“AI賦能有望將人們從信息蒐集、數據整理等重復勞動中解脫出來,把最寶貴的時間和腦力集中在真正的價值創造上——識別關鍵矛盾、作出清晰判斷。”

  德邦基金相關人士認為,公募基金行業AI應用仍處於探索時期,未來有望在構建垂直領域大模型能力、AI與投研方法論的融合、跨機構數據協作等方面全面升維。

  易方達基金在AI人才儲備上的實踐值得借鑒,其團隊中具備AI投研能力的複合型人才佔比已超過90%。易方達基金首席信息官劉碩淩表示:“只有技術實現、業務理解與合規意識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動金融AI創新。”

  這場技術變革的終點將是人與技術的共同進化——AI與基金經理的博弈與共贏,將持續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