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平衡性,將在消費品行業得到更多探索落地。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目標在於打通供需銜接的堵點,以消費升級引領産業升級,以優質供給更好滿足多元需求,將中國的製造優勢轉化為強大的消費動能。
消費品行業的供給和消費能力都非常突出。從供給側看,家用電器、汽車、消費電子、服裝家紡等100多種産品産量全球第一,我國已構建起門類齊全、産能充足的消費品工業體系,智慧化、綠色化轉型經驗豐富,供給能力全球領先。從需求側看,消費品是民生剛需,覆蓋衣食住行;我國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內需增長潛力巨大。如此強大的供給和消費能力,若能實現高效匹配,將形成源源不斷的內生發展動力。
當前的消費品供需仍存在結構性錯配矛盾。一方面,供給體系與需求升級脫節,低端供給過剩與優質供給不足並存,價格競爭仍主導市場,高端鞋服、化粧品、箱包等領域多依賴進口。另一方面,新舊動能轉換滯後,科技創新賦能不足,新産品創新與供給乏力。比如,人工智能終端、低空觀光等新興需求快速增長,但這些新的消費熱點在供給數量與品質上均有短板。此外,消費配套政策不完善、消費環境待優化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供需銜接堵點矛盾。
破解消費品供需錯配,應先從需求端發力,知道用戶要什麼。生産端即使具備先進技術與充足産能,若解決不了“需求看不見、讀不懂、跟不上”的問題,也會陷入“錯配陷阱”。這就要求企業依託大數據、消費行為分析等技術工具,構建立體的消費者畫像,動態捕捉需求變化。除了顯性的“買什麼、買多少”,還要挖掘用戶的隱性需求和細分需求,包括情感價值、養老育幼、“Z世代”個性表達等需求,相應做好産品開發。
破解消費品供需錯配,還要從生産端下手,解決造什麼。當前價格競爭主導、高端供給缺位的困境,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企業未能與消費升級同頻共振。企業需摒棄“先生産後找市場”的傳統模式,既精準對接剛需,也緊跟消費潮流,滿足多元化需求。面對當下“精打細算”的消費心理,生産端要通過技術革新降低成本、開發新品,既以高性價比産品契合理性消費,又有創新品類滿足品質追求,以價值競爭替代價格競爭。同時,建立柔性生産線,實現“小批量、多品類”的靈活供給。
破解消費品供需錯配,最終還需多端發力。在流通端優化渠道佈局,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觸達習慣匹配渠道,管理全鏈路庫存,縮短産銷鏈路,解決供需對接難的問題;在政策端搭建供需信息對接平臺,激勵生産端聚焦有效供給,並強化監管,解決供需協同弱的問題;在消費端推進消費教育,提升産品信息透明度,完善售後機制,解決需求錯配的主觀因素。多端協同,形成生産匹配需求、需求引導生産、流通銜接供需、政策保障供需的良性循環,方能從根本上解決供需錯配。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供需適配則是激活這一動力的“金鑰匙”。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最龐大的消費群體,這一獨特優勢為供需良性互動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以舊換新等政策深入實施,企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當優質供給精準對接升級需求,新興供給有效引領消費潮流,製造優勢與消費動能的雙向奔赴將釋放更多消費潛力、激發更多內生動能,讓經濟發展在供需平衡中行穩致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