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同唱“好聲音” 共築“防火牆” ——貴港市營造良好網絡輿論環境紀實

2017-12-14 15:31:14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滕斯斯 梁澤義

  “‘荷城好支部’第七期于上周展示,獲得點讚最多、榮登‘先鋒榜’的是華隆超市黨支部。本週展示10個農村黨支部,一起來看看它們的風采吧!”12月4日18時,記者收到了“貴港先鋒”推送的信息。貴港市遠程辦副主任劉裕志介紹,“荷城好支部”推出的七期中,累計獲得了64.5萬的閱讀量。“通過‘貴港先鋒’微信公眾號等網絡輿論平臺的建設,市委組織部陸續推出了‘我身邊的共産黨員’‘荷城好支部’等系列評優活動,向網民展示優秀黨員和黨支部風采,打破了網民以往對組織部門的刻板印象,原來黨建也可以很親民。”

  貴港市組織部門主動觸網的觀念轉變及對網絡輿論陣地的打造,僅是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一個側面。市委書記李新元介紹,該市紮實開展意識形態各項工作,力爭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穩定,為加快建成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興工業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輿論支撐。

  1 開出治理良方 講好貴港故事

  春風化雨贏民心。近年來,貴港市通過打造“兩微一端”政務新媒體傳播平臺,創作出一批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作品,主動唱響網絡宣傳主旋律,講好貴港故事,以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鼓舞人。貴港市網信辦主任向敏仲介紹,幾年前,一名網友幾乎每天都在“貴港宣傳”政務微信公眾號裏留言發牢騷,讓人頭疼。隨著該公眾號影響力不斷擴大,推出的正能量作品深受網友喜愛,編輯“小軒”也積極同他聊貴港近年來的發展和變化,終於有一天,該網友的留言由批評變成了表揚,內容也積極向上了。“辛勤付出終於得到了肯定和回報,大家也意識到網絡輿論工作任重道遠。”

  強化管理轉風氣。為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環境,貴港市網信部門聯合公安、文新廣局等部門多次約談違規網站,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不斷提高當地網媒的法律意識和業務素質。當地一家知名度較高的商業網站,其論壇辦得有聲有色,曾因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和“吸人眼球”,虛假、負面信息屢禁不止。市委宣傳部、網信辦多次約談其主要負責人,該網站意識到自身問題,經整改後,不僅負面信息少了,違規信息沒有了,還自費拍攝“鳥瞰貴港”等多部微電影宣傳當地經濟建設成就。

  網絡公益傳愛心。貴港市積極引導和鼓勵當地社會組織、機構、愛心人士通過網絡開展各種活動,讓公益力量滲透到網絡空間每個角落。12月4日,荷城義工協會在網上發佈招募信息,擬於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組織人員到敬老院為老人包餃子、理髮及陪老人聊天、下棋等。該協會是當地公益組織機構,通過創建荷城義工網站,把線下公益活動搬到了網上,經常發起敬老、助殘、助學等慈善愛心活動,是當地網絡最“溫暖”的空間。

  及時回應解民憂。7月5日晚,港北區中旺加油站地下儲罐油管發生泄漏,雖然政府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排除險情,但周圍居民仍免不了驚慌。“貴港宣傳”微信公眾號了解情況後,及時發佈官方通報處置情況,交警等部門的新媒體也及時發聲,新聞網站紛紛轉載,民眾恐慌很快消除。今年以來,貴港市積極穩妥做好突發事件輿情的應對引導,主動發聲應對、積極回應網民關切,不給謠言留有餘地。

  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黃衛平介紹,近年來,該市充分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嚴格規範政務新媒體管理,健全完善網絡輿情引導處置機制,妥善處置了多起熱點輿情事件;開展網絡安全檢查專項行動,培育業界和網民逐漸形成網絡空間的道德行為規範。“通過加強正面引導,放大正面聲音,澄清負面聲音,用正面聲音佔領輿論陣地等方式,如今網絡空間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

  2 網絡造福民眾 “擺設”變服務

  近年來,貴港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強力推進政務公開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提升政府網上服務能力,政府職能部門網站從以前的“擺設”變成全新的服務平臺,百姓除獲得更多知情權和參政權,辦事也少跑腿了。

  8月17日,貴港市交通運輸局在政府門戶網就“開行三條學生公交線路運營方案”公開向群眾徵求意見。據悉,為充分體現民眾意願,在重大民生項目上,該市相關部門都會事先在政府網站公開徵求意見,並根據網民意見進行修改,像青雲大橋、羅泊灣兩座大橋設計以及廣西(貴港)園博園設計等都經歷了這樣的程式。

  貴港是人口大市,社會保險事業局承擔的社會保險經辦業務涉及4000多家企業和單位的30多萬人,以前每到繳費時期,經常發生排長龍、人員擁堵現象。今年初,該局痛下決心,開發“貴港社保通”手機APP,該應用於11月推出,參保人員只要打開手機,即可隨時隨地掌握自己社會保險情況,也可為自己及家庭成員輕鬆繳費。

  網絡問政架起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鬱江樞紐大橋附近電魚現象頻頻發生”“部分公交路線與公交站牌信息不符”“違規搭建的鐵棚為何不拆除”……該平臺自2015年11月運行以來,越來越多群眾通過它表達訴求,內容涵蓋生産生活等方方面面,群眾參與熱情高漲。上線部門積極回應,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截至11月30日,該市納入問政範圍的單位有453個,共發佈主題帖5756個,瀏覽量逾174萬人次。網絡問政有效提升了網民群眾對黨政部門的滿意度,為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和諧穩定的輿論環境。

  據介紹,為使政府網站的內容和形式滿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期望,今年該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務新媒體發展和規範政務新媒體管理的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完善網上在線服務機制。“如今,不少部門將政務網站改造升級為網上辦事大廳,為公眾提供及時便利的在線服務;各部門的政務微信公眾號和移動客戶端也在探索形式多樣、貼近百姓需求的便民政務辦理。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能,2017年貴港市企業投資環境滿意度躍居廣西第一。”黃衛平説。

  3 影響日益擴大 “獨奏”變“合唱”

  “誰能駕馭網絡,誰就能獲得更多的話語主動權。”貴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龐澤濤介紹,2014年該市屬地的黨政類網站有60個、新聞網站3個,其中不乏“僵屍”網站。主要輿論陣地長期被商業網站論壇所佔領,成了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和輿情爆發的重災區,政府在網絡宣傳輿論上處於被動地位。

  市委宣傳部主動出擊,進行移動新媒體宣傳領域的實踐和探索,將使用人數最多、傳播力最強的微信作為平臺打造,創建“貴港宣傳”政務新媒體,選擇貴港老街、貴港小吃等容易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的題材精心打磨成新媒體作品,推出後閱讀量和轉發量不斷攀升,並長期人氣爆棚,穩居廣西政務微信影響力榜首,特別是“貴港宣傳”頭條號今年在全國6.6萬多個政務號中脫穎而出,進入全國政務總榜的月榜前20名。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市委宣傳部以“貴港宣傳”為引領示範,先是培育壯大貴港新聞網、西江傳媒網,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和影響力,並於今年3月打造了廣西首個政務頭條號新媒體矩陣,拉動和影響一批政務新媒體的發展壯大,網絡的正能量傳播勢力不斷擴大。如今“貴港先鋒”“荷城和4G”等一批政務、企業微信公眾號已走在政務新媒體全國影響力榜單的前列。貴港市委宣傳部持續幾年開展“網眼看貴港”活動,增強了商業網媒、自媒體、普通網民和政府之間平等交流和良性互動,引導形成網絡參政議政氛圍。

  如今,以“貴港宣傳”新媒體為龍頭,集合了400多個政務微信、官方微博、頭條號和客戶端,政務新媒體矩陣初步建成,主流輿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日益擴大,不但本地新媒體和網站形成了“同心圓”,還加強與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合作,使貴港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貴港宣傳”的“獨奏”匯成了“荷城大合唱”。

  11月14日,貴港互聯網領域又迎來了里程碑,廣西首個網絡正能量傳播聯盟——貴港市同心圓網絡正能量傳播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首批會員53家,聯盟各網站新媒體粉絲量累計超過300萬人,幾乎覆蓋貴港全市網民。黃衛平説:“該聯盟將著力打造成具有影響力的網絡正能量、遵紀守法的網絡自律創新、靈活廣泛的網絡統戰創新、高效的網絡秩序管理創新、合作共贏的網絡文化發展創新五大創新平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