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淩雲縣:豚狸養殖産業撬開脫貧致富大門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8-15 09:58:17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林潔琪 通訊員 韋軒):近日,在廣西百色市淩雲縣邏樓鎮降村大樂屯,鴻福豚狸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應參正在護理15窩剛生産的豚狸媽媽,檢查52隻剛出生的小豚狸,忙得不亦樂乎。

  陳應參是邏樓鎮十里八村有名的返鄉創業者,他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資源養殖豚狸發家致富。在陳應參的影響下,邏樓鎮和周邊部分鄉鎮40余戶貧困戶發展豚狸養殖,農戶年收入增加3萬元到4萬元,走上脫貧致富之路。2017年,陳應參積極參加村兩委換屆競選,並當選降村村主任,成為村民致富的領路人。

廣西淩雲縣:豚狸養殖産業撬開脫貧致富大門

鴻福豚狸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應參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據介紹,豚狸是草食性動物,繁殖率與成活率高、抗病性和適應性強、生長快,出生後30天就可配種繁殖,母豚産後2小時即可配種,年産5胎,胎産3到5隻,成活率95%以上,正常情況下,經過2個月的精心飼養,就可長到0.5千克以上,達到商品規格。

  通過流轉村裏的閒置土地,陳應參發展種草養殖豚狸,從3畝發展到30多畝,豚狸圈舍從100平方米發展到750平方米。由於豚狸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濃厚的野味特色,很快就被市場所接受,甚至還成為飯店的招牌菜。 

廣西淩雲縣:豚狸養殖産業撬開脫貧致富大門

陳應參養殖的豚狸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廣西淩雲縣:豚狸養殖産業撬開脫貧致富大門

陳應參養殖的豚狸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不斷壯大,陳應參認識到依靠傳統銷售,産業發展會遇到瓶頸,只有通過電商平臺才能拓寬銷售渠道。2015年12月,陳應參成立了“淩雲縣鴻福豚狸養殖專業合作社”,堅持以“合作社+養殖戶+市場”的産業模式進行發展。

  陳應參介紹説:“我十分看好豚狸養殖産業發展前景。一組3隻豚狸種苗共賣150元,上個月北海市的一個養殖場購買了1000多只豚狸種苗,玉林市也有養殖場老闆向我預定了500多只豚狸種苗。日前,通過電商平臺銷售212斤真空包裝的成品豚狸到廣東,每公斤110元,收入十分可觀。”

廣西淩雲縣:豚狸養殖産業撬開脫貧致富大門

陳應參在餵養豚狸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降村大樂屯貧困戶姚福先文化程度較低,外出務工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困難。陳應參了解情況後,決定帶領姚福先發展豚狸養殖産業。2017年,在陳應參的幫助下,姚福先建設了一個200平方米的豚狸養殖棚。此外,陳應參還送豚狸種苗,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回收銷售成品豚狸,讓姚福先沒有後顧之憂地發展産業。

  “我養殖的豚狸現存欄600余只,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如今我已經告別‘吃上餐愁下餐’的日子。村裏還發展了村集體經濟種桑養蠶,村主任陳應參安排我們這些貧困戶到桑地打桑葉喂蠶,一個月能增加收入1500元。” 姚福先對未來的生活信心滿滿。

  “今年預計豚狸種苗銷售3000余只,成品加工銷售1500公斤左右,年銷售額在30萬元左右。”陳應參説。如今陳應參實現了創業致富夢,下一步將繼續擴大規模,帶動更多身邊的貧困戶加入到豚狸養殖隊伍中來,通過政府支持,貧困群眾參與,小豚狸産業撬動脫貧致富的大門,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奔康。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