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聚焦西部陸海新通道 “通道經濟”驅動産業融合發展
廣西日報  2019-10-31 08:47:28

  原標題:聚焦西部陸海新通道

  “通道經濟”驅動産業融合發展

  ——我區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系列報道之三

  廣西日報記者 趙 超 張冠年 李湘萍

  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是一條物流新通道,更是一條促進産業融合發展的新通道。

  作為新通道鐵海聯運的陸海交匯門戶和陸路幹線的關鍵節點,廣西在加快通道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輸能力和物流發展品質效率的同時,不斷推動交通、物流、商貿、産業深度融合,為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國際門戶港聚合臨港産業

  10月22日,海風勁吹,海浪拍岸,欽州碼頭大欖坪南作業區,成千上萬的集裝箱在碼頭堆存,一艘艘輪船停靠在泊位上,宛如鋼鐵巨人的龍門吊,將一個個集裝箱吊往船上。

  同樣忙碌的還有上海新海豐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的盧曉山。他是公司船代經理,正忙著安排200多個集裝箱的裝船事宜。這200多個集裝箱裝著重慶、雲南等地生産的汽車配件、板材、化肥等産品,將從欽州港啟航,發往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年初到現在,公司承運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貨物較去年全年已翻了一番。”忙並快樂著的盧曉山,喜悅于業務量的快速增長。

  “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欽州碼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覃建祥説,今年1-9月,欽州碼頭公司完成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20%以上。

  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戰略的實施,更加突出了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地位,各類産業加速匯聚。

  “公司佈局欽州,主要是産業契合度高。”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梁泉涌説,該公司80%的産品走海路運輸,欽州不但有優越的港口資源,而且鐵路、公路、海運等多式聯運也逐步完善,適合公司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後,上海華誼決定對欽州的投資追加到700億元。

  我區沿海地區的吸引力正持續擴大,引起工業、港航、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企業的廣泛關注,“磁吸力”越來越強:湖南已在欽州建設臨港工業園區及專業配套碼頭,甘肅金川集團在防城港建立銅鎳生産基地,雲南將在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園區,重慶、四川等省市與廣西簽署合作協議,將在廣西沿海佈局産業園,打造臨海産業“飛地經濟”……

  根據相關規劃,我區北欽防3市將實施北部灣産業倍增計劃,突出打造五大傳統優勢産業集群:把北部灣石化基地、冶金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打造為3000億元級産業集群,把林漿紙一體化基地、食品加工基地打造為2000億元級産業集群,把能源基地打造為1000億元級産業集群。此外,3市正加快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合力將北部灣電子信息産業基地打造成3000億元級産業集群,將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打造成1000億元級産業集群。 

  通道暢通帶活沿邊口岸經濟

  “這裡路很寬,手續很便捷,我很喜歡從這裡通行。”10月23日,在東興口岸北侖河二橋,正駕車從臨時口岸監管區駛出的越南司機阮春勢告訴記者,以前他從北侖河一橋往返,由於橋窄車多,每週頂多只能跑三四趟,自從今年3月北侖河二橋試運行後,他幾乎每天都可以往返一趟。

  帶來便捷的不僅是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各類軟體設施也讓東興邊民互市越來越便利。在東興一個邊民互市交易市場,數十間商鋪前都排滿了東興邊民,他們正排隊在系統中錄入指紋、刷身份證,報關手續幾十秒鐘就可以完成。

  東興口岸中越北侖河二橋實現臨時開放,解決了東興一橋口岸因貨場後置導致的通關時間拉長問題,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大幅壓縮,單票貨物正常通關時間節省30分鐘以上,通關效率提升約20%。多年來制約東興口岸通關效率的“人貨混行”狀況徹底結束,東興口岸跨境旅遊、跨境貿易佈局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我區充分發揮邊境口岸門戶、通道的優勢,大力推動邊境口岸對外開放、建設和通關便利化,促進沿邊産業水準不斷提升。

  10月24日,在憑祥友誼關口岸國際貨運專用通道,一輛輛滿載水果、電子産品等貨物的大貨車不時從閘道通過,這條兩年前新開通的國際貨運通道,極大緩解了憑祥國際貨運壓力,為憑祥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路門戶奠定了堅實基礎。

  憑祥綜合保稅區經貿和規劃處副處長蒙江華介紹,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路門戶,憑祥很好地利用中國、東盟“兩種資源”,促成進口、出口産品落地加工。同時,憑祥本地出産的産品源源不斷銷往國內、東盟“兩個市場”,從而徹底改變以往過境商品在憑祥只有價值進出,沒有價值溢出的畸形經濟發展模式。

  憑祥因口岸而生,因開放而活。今年1-8月,憑祥市外貿進出口完成756.95億元,同比增長51.48%,佔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4.73%,位居廣西第一。

  老關煥新生,小城變重鎮。憑祥借助新通道取得的發展成就,正成為廣西廣大邊境地區産業發展的有益參考。目前,我區正重點推動友誼關口岸、東興口岸北侖河二橋、水口口岸、峒中口岸、碩龍口岸、龍邦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引導沿邊地區由“通道經濟”變“口岸經濟”,依託口岸發展相關産業。 

  聚集要素加快培育樞紐經濟

  10月24日,記者走進南寧綜合保稅區內的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物流園正努力打造集産、儲、運、展、商貿、金融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物流産業園區,未來,這裡將是一個面向東盟、亞歐等國家和服務中國中南、西南的貿易流通交互信息平臺及國際物流多式聯運的重要節點。

  目前,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項目一期已引進萬緯物流公司、復星國藥集團等6家企業,正合作開發物流倉儲、保稅加工廠房等項目。

  抓住資本、技術不斷向西部陸海新通道匯集的重大機遇,我區加快培育樞紐經濟,加強與通道沿線省區市産業互動發展、開展國際産能合作。

  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正著力打造內陸無水港,全力推進柳州鐵路港項目建設。這個現代物流樞紐項目,與柳州産業發展密不可分。

  正在建設中的桂林東站冷鏈物流園,以全渠道冷鏈物流典型産業園為項目定位,結合本地特色農産品以及東盟各國農産品進口路徑優勢,將桂海鐵路線上的旅遊景點串起來,形成複合型、集約型旅遊經濟帶,增加桂林旅遊業邊際效益。

  新通道帶來新機遇,新機遇促進新發展。廣西以強烈的責任感落實西部陸海新通道各項建設任務,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搶抓機遇,促進産業發展。

  ——積極促進區內通道産業發展。整合各類開發區、産業園區,引導生産要素向我區通道沿線“一樞紐五基地”集聚,增強通道集聚能力;打造高品質陸港經濟區,發展壯大航空物流、專業會展、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培育樞紐經濟;調整優化南寧、柳州、桂林等設區市的産業結構,加快建設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做大做強現代工業,增強區內腹地産業支撐。

  ——加強與通道沿線省區市産業互動發展。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與西南、中南省份加強合作,開展臨港工業、加工貿易産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業等定向招商,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重大産業項目,促進港航、石化、園區、旅遊等産業合作。

  ——促進國際産能合作。通過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強化區域內港航協同發展;鼓勵支持我區物流企業在東南亞建設國際物流基地、分撥集散中心、海外倉,發展國際物流業務。用好開放合作平臺,統籌推進中馬“兩國雙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開放園區平臺建設,打造中國-東盟國際産能合作示範區。發揮中國-東盟信息港優勢,與新加坡等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國際數據通道,促進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共用。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