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記者 楊 秋 譚卓雯
■開欄語
2018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13部委聯合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並進入實施階段。
號角已吹響,征程又出發。廣西乘勢而上,全力推動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各方眾志成城,積極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各項工作全面起勢,金融開放門戶將被打造成為廣西光彩奪目的金字招牌。
即日起,本報開設“大力推進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專欄,聚焦廣西面向東盟金融門戶建設的熱點、亮點、成效等,全面展示廣西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的新風貌新作為,敬請垂注。
共同推進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座談會正在積極籌備,自治區政府擬與18家金融機構總部和1家高等院校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已定稿,92項重點改革創新事項形成清單;各項配套支持政策計劃近期出臺……記者從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了解到,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部署,目前,全區各有關部門、金融機構、設區市正齊心協力,聚焦重點,強力推進,紮實抓好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實效。
5月14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西區分行與南寧五象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該行行長史軍保表示,將在五象新區中國-東盟金融城打造面向東盟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豐富郵儲銀行中國-東盟貨幣中心的業務和産品功能,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內的企業提供貿易、服務貿易以及資本項目下的本外幣結算、跨境投融資等一攬子金融服務。
據悉,廣西編制了《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規劃(2019-2023年)》,制定出臺《關於加快建設廣西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的若干措施》,在南寧市五象新區高標準高品質高水準打造中國-東盟金融城。
中國-東盟金融城以高端服務業為龍頭,是面向東盟的區域性總部企業聚集地、金融中心,由金融總部集聚區、金融信息服務區、金融營運服務區、科技金融産業區組成。金融城空間佈局現已基本完成,總建築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117棟高層單體建築完成封頂88棟,為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提供有力實體支撐。
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戰勇介紹,中國-東盟金融城金融集聚效應初顯。現階段,中國-東盟金融城匯集了金融機構43家,中國人壽、中國太平、大地財險、平安集團等金融機構已經入駐;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西區分行五象新區營運用房建設已封頂,預計2020年入駐;交通銀行廣西分行及面向全國和香港的後臺業務中心、國富人壽、廣西投資集團等確定落戶五象新區;廣西黃金公司計劃入駐,建設中國-東盟黃金産業園等。
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是廣西建設金融開放門戶的重點工程之一。
廣西主要部門正聚焦金融開放門戶的新定位和新要求,集中力量、資源,通過抓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平臺、重大工程和重大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項工作。
在重大政策方面,自治區政府制定了《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五年實施規劃(2019-2023年)》,對實施路徑進行了明晰,這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落實《總體方案》的總施工圖。下一步,還要制訂和印發《廣西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確近三年的具體工作目標和責任人,把金融開放門戶從戰略層面落到操作層面,爭取新政策試點。近期,政府將印發《關於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的若干措施》《廣西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指導意見》等配套政策,在財政、産業、土地、人才等方面形成一整套配套支持政策,形成有利於金融全産業鏈發展的政策體系。
在建設重大平臺方面,重點打造“四個四”:爭創保險綜合創新示範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中國-東盟跨境金融創新示範區、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範區“四大示範區”;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區域性貨幣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資中心、跨境金融仲介服務中心“四大中心”;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後臺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金融信息服務基地、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四大基地”;健全中國-東盟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黃金産業交易市場、區域股權投資市場、區域産權交易市場“四個市場”。
在建設重大工程方面,以“金融後臺服務基地”建設為龍頭,圍繞金融科技和金融大數據,強化金融集聚。
在推出重大改革方面,聚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創新突破大、落地見效快、示範效應強的重點改革創新事項。主要包括政策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産品服務創新、産業發展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等92項。今年的創新以推動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境使用為重點,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如推動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證核發試點,推動銀行通過“單一窗口”開展國際業務,開展依託人民幣NRA賬戶的跨境金融創新,促成中越雙方金融機構簽訂首個《反洗錢合作備忘錄》,探索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産轉讓業務試點,持續推進邊境口岸貿易結算互聯互通體系建設,完善中國-東盟保險合作機制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