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鹿心社:堅定信心紮實推進“兩大工程” 牽引帶動全區工業轉型升級
2020-03-13 09:16:3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趙瀅溪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貽澤)3月1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到“雙百雙新”産業項目發展工程指揮部和汽車工業轉型升級工程指揮部調研,共同研究謀劃推進有關工作。他強調,防疫是大戰,發展是大考,考的是能力、素質、水準、作風。當前最緊迫的是全力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助力全區一季度取得經濟發展的較好成績。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施工業強桂戰略和開展製造業發展攻堅突破年活動,堅定信心紮實推進“兩大工程”,牽引帶動全區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培植“工業樹”、打造“産業林”,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為了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事項、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實施,去年7月,自治區黨委、政府聚焦13項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實行指揮長工作責任制,分別設立指揮部全面推進。當前,各項重大事項、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如何?疫情給各項工作帶來哪些影響?如何科學、精準、務實、高效地解決好當前遇到的突出問題,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帶著這些問題,鹿心社實地考察了兩個指揮部的工作推進情況,觀摩“雙百雙新”産業項目指揮系統APP現場演示以及廣西新能源汽車監測平臺演示,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兩大工程”推進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情況彙報。

  “推進‘雙百雙新’産業項目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升級,是推動我區工業高品質發展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經濟穩增長的關鍵舉措。”鹿心社指出,克服疫情影響,穩住經濟增長,關鍵看項目投資,根本靠産業發展。兩個指揮部要善於抓住當前我區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入分析疫情帶來的影響,充分發揮好經濟戰線抗疫主力軍、産業發展先鋒隊作用,助力全區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要加快推動各類企業和項目全面復工復産,細化“一企一策”“一項目一策”工作措施,加大用地、金融、用工等方面支持,搶時間、爭速度,儘量把耽誤的時間和工作搶回來。要開展汽車産業鏈協同行動,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加強與相關省份的溝通協調,推動相關配套企業加快復工復産。要善於化挑戰為機遇,以應對疫情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大力培育智慧製造、無人配送、醫療健康等新興産業,為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加強溝通協調,主動擔當作為,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完成“兩大工程”各項目標任務。

  鹿心社強調,要針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聚焦“央企入桂”“民企入桂”“灣企入桂”,大力推進“以商招商”“産業鏈招商”,按照“産業樹全景圖”開展精準招商活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引進更多投資規模大、發展潛力好、技術含量高的重大産業項目。要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思路,集中優勢資源,推動綠色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機械製造、汽車、金屬新材料、精品碳酸鈣、高端傢具家居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特色輕工等十大産業集群化發展,構建佈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現代産業集群。針對項目落地和建設遇到的要素、融資、基礎設施等瓶頸問題,要逐個項目梳理、逐個問題分析、逐個推進解決,加快推動“雙百雙新”産業項目發展。

  鹿心社強調,要堅定信心,按照“求生存、謀未來、強創新、育品牌、拓市場、帶關聯”的思路,著力提升創新能力、開拓市場發展新空間,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汽車製造基地和面向東盟的汽車出口基地。要準確判斷汽車産業發展趨勢,立足站穩腳跟,搶先機、佔份額,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和機制創新,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技術合作,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著力提高産品品質和性價比,抓好售後服務,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要積極開拓市場,在繼續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緊貼農村市場消費升級需求,瞄準“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完善行銷策略,加大行銷力度,進一步穩住市場、提高銷量。要發揮好汽車産業的帶動作用,既要抓好汽車産業,更要以汽車産業鏈總體看汽車,引進更多零部件生産企業,延伸産業鏈條,引導汽車龍頭企業更好帶動有色金屬、鋼鐵、電子信息等關聯産業發展,實現興一業旺百業。

  黃偉京、費志榮、陳剛一同調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