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舉全市之力 掀發展熱潮 ——桂林市推動工業振興紀實
2020-03-23 09:35:1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胡曉萌

舉全市之力 掀發展熱潮 ——桂林市推動工業振興紀實

  廣西新桂輪橡膠有限公司輪胎生産線。 趙 晗/攝

舉全市之力 掀發展熱潮 ——桂林市推動工業振興紀實

桂林福達集團車間的德國技術人員正在工作。何平江/攝

舉全市之力 掀發展熱潮 ——桂林市推動工業振興紀實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桂林)廣西園。

舉全市之力 掀發展熱潮 ——桂林市推動工業振興紀實

  桂林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綠色能源公交車。

舉全市之力 掀發展熱潮 ——桂林市推動工業振興紀實

  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青蒿琥酯。

  巫美橋紅

  多年來,桂林的工業追夢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自治區黨委部署,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下緊緊圍繞工業産業做強升級、推動工業邁向中高端、加快桂林工業振興的總體目標,全面紮實推動各項工作開展,推動桂林工業高品質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1 從製造到“智”造

  2019年,桂林深科技智慧製造千億元産業園項目一期投産,第一部廣西生産的智慧手機(整機)在桂林誕生,實現了廣西手機生産零的突破,補上電子信息産業鏈關鍵一環。目前,該項目一期竣工投産、二期開工建設,手機年産能達到2500萬部。該項目開啟了桂林電子信息産業的新篇章,是桂林市工業從製造走向“智”造的縮影。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桂林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桂林工業製造更是勇擔防疫物資生産重任。2月28日,自治區藥監局向桂林德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發出廣西首個“醫用防護口罩”醫療器械註冊證及生産許可證,實現醫用防護口罩“廣西産”,填補了廣西醫用防護口罩防疫産品的生産空白。國産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的參數指標,和美國醫用N95標準基本一致。醫用口罩、護目鏡、體溫槍、防護手套……一系列“桂林製造”産品防疫物資銷往全國各地,為築牢防疫物資戰略安全線貢獻桂林工業力量。

  成績的背後是桂林工業追夢人的無悔付出。疫情發生後,桂林加大對重點工業企業的引導幫扶力度,出臺市領導聯繫服務工業發展“一聯三”工作方案,通過優先保障防疫物資需求、現場實地指導等多種方式,第一時間實現全市32家防疫醫療物資生産及配套企業全部復工復産,截至2月底,全市在産規上企業實現全部復工復産。

  2 勇擔當善作為 夯實工業基礎

  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2019年,桂林市先後印發了《支持工業企業發展十八條政策措施(試行)》《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工作措施》《2019年市領導跟蹤服務重點工業企業工作方案》《促進工業企業上規入統工作實施意見》《特色産業園建設實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從資金扶持、環境營造、企業服務、企業培育、園區建設等多方面發力,進一步完善了推動工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華為信息生態産業合作區、新桂輪綠色智慧百億橡膠生態産業園等22個工業項目列入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福達年産40萬件曲軸自動化生産線技術改造、平鋼年産120萬噸煉鋼及軋鋼生産線技術改造等119個項目列入自治區“千企技改”工程項目庫,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的111%,入庫項目數排名全區前列,光隆光電鐳射器晶片生産與封裝等4個項目被評為自治區“千企技改”工程示範項目。2019年,桂林市開工工業項目45項,35個項目順利投産。通過市本級和自治區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直投資金、“惠企貸”等途徑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累計安排、爭取各類資金超10億元。

  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2019年,桂林市新增1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7家自治區技術創新示範企業、3家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3家自治區品質管理標杆工業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2家,提前實現“十三五”高企倍增計劃。民華科技、奧創園榮獲“2019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荔浦市工業集中區、平樂縣工業集中區分別被自治區評為“廣西荔浦現代家居製品輕工園”“廣西平樂智慧製造産業園”。桂林電力電容器等9家企業入選自治區工業龍頭企業培育庫。“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桂林分賽的1個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200強。桂林西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成為2019年自治區首家A股IPO上市企業。

  發展載體持續優化。2019年,桂林市竣工標準廠房89.5萬平方米,完成土地收儲9742畝,完成基礎設施(不含標準廠房)投資10.2億元。制定印發了《特色産業園建設實施方案》,高新區信息産業園、經開區華為信息産業合作示範區、高鐵園機械裝備製造産業園、荔浦市光電科技産業園、灌陽嶺南黑白根石材文化産業園等一批特色産業園初具規模。

  服務企業成效明顯。桂林市四家班子領導“挂點”聯繫服務72家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市領導服務工業企業情況排名全區前列。構建惠企通、惠企貸、惠企幫的“三惠”立體化服務體系,設立966011企業服務熱線,全面實行24小時無限時服務。2019年解決重點工業企業209個問題,解決率99%,一批企業反映的資金短缺、用地訴求、配套設施等相關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2019年“惠企貸”共為65家企業發放貸款5.73億元,業務開展至今,已為121家企業發放貸款343筆,共計21.53億元,目前在貸企業超70家、在貸額近6億元。

  “招大引強”效果顯著。2019年,桂林市共新簽工業項目76個,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8個,已實施33個。在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全市共簽約工業項目19個,項目涉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産業。組織開展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走進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系列精準招商活動,共邀請了近400家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類企業參會,簽約18個先進製造類項目,總投資66.73億元。在2019桂林(杭州)投資推介會上,共有8個項目成功簽約,項目涉及高端智慧、新材料等産業,總投資58.55億元。

  “數字桂林”建設有序開展。打通了桂林市政務數據共享通道,市級政務數據共享平臺正式與自治區共享平臺聯通,已對接全市36個市直部門數據,累計歸集記錄1.76億條。桂林市各城區、各重要交通沿線、各重點景區景點已全面實現4G網絡全覆蓋,光纖寬頻接入速率達100M。順利建成目前廣西最大的數據中心之一的桂林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並投入使用。桂林市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系統、紀檢監察綜合業務基地等信息化項目建設高效率完成。

  3 吹響工業振興號角 擘畫桂林經濟新圖景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3月20日,桂林召開全市工業振興大會,吹響工業振興號角。會上,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桂林市委書記趙樂秦激勵廣大幹部在責任落實、機制體制創新、激勵獎懲三個方面主動實現新作為,從工業佈局、産業集聚、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真抓實幹,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算好任務賬、時間賬、支撐賬、政策賬、措施賬,在工業振興中建功立業。桂林市市長秦春成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桂林將做好“七個結合”工作,舉全市之力,從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打好“組合拳”,按照市場的配置方式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做好本地要素培育和適配,不斷開創桂林市工業振興新局面。

  八大産業集群、三大工業園區、四大工業強縣、五個生態功能區(縣)……新起點、新機遇、新理念,狠抓招商引資、協同創新、園區建設、企業降本增效,強化要素保障,多重舉措下,桂林工業展翅翱翔。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桂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