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法治護航 扶貧路上精準發力 ——廣西司法行政部門助力毛南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紀實
2020-06-12 10:32:2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法治護航,扶貧路上精準發力——我區司法行政部門助力毛南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字裏行間飽含愛民深情,在八桂大地引起強烈反響。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更加堅定了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群眾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決心。

  回望毛南族的脫貧攻堅路,法治扶貧發揮著獨特作用。

  “司法行政部門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切入黨委政府扶貧攻堅工作中心,加大法治扶貧力度,全方位宣傳普及法律知識,使廣大扶貧對象不僅在經濟上脫貧致富,在學法、用法、守法上也獲得精準提升。同時,積極提供優質公共法律服務,大力開展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抓好特殊人群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助力打好毛南族整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黃榮彪表示。

  A 人民調解止紛爭 助脫貧攻堅有序開展

  在扶貧動態調查摸底過程中,排位在環江下南鄉古沿屯新增扶貧對象譚某後面的一家農戶,因未能被評為貧困戶,便認為是譚某從中作梗。雙方産生矛盾,唇槍舌劍各不相讓。該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時組織調解員和包村扶貧幹部前往調解,經過5個小時協調,雙方握手言和,此時已經是次日淩晨1時。

  “對於扶貧領域存在的矛盾糾紛,司法行政人員一旦發現線索,就會及時登記造冊,劃分糾紛類型,指定責任人,聯合包村幫扶幹部和第一書記,積極耐心調解。”該縣司法局局長韋智機説,“在調解過程中,不分時間、場合,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農戶家,不解開群眾心結決不收兵。”

  目前,環江共建立各類人民調解組織163個,交通、醫患、旅遊、勞動人事爭議等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4個,選舉或聘任人民調解員1186名。去年以來,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共3584次,預防各類矛盾糾紛1502件,調解成功率97.2%,有力助推當地和諧扶貧進程。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司法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作用,不斷推進人民調解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現矛盾不上交,為黨委政府分憂、為基層群眾解難。”河池市副市長李文博説。

  B 法律服務常態化 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環江思恩鎮三樂村龍回屯的一些群眾,在土地被徵用時,因對政策了解不夠有抵觸情緒,欲組織集體上訪。他們通過微信群向法律顧問諮詢,得到了可行性的建議,於是選擇合法途徑去解決訴求,避免大範圍群眾上訪事件發生。

  在環江,為了能隨時為群眾答疑解惑,全縣147個村(社區)建立了法律服務微信群,並保證每一個群裏都有一名法律顧問或司法所工作人員。群眾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得到專業的法律諮詢服務。

  每個月,環江各鄉鎮的村頭巷口,人們總會看到駐村律師宣傳法律法規、擺臺提供諮詢。這樣的場景,隨著廣西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成為了常態。

  讓法律在困難群眾身邊顯威力。環江司法局整合公共法律服務力量,組織各類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者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專項走訪調查,精準識別需要法律服務幫扶的貧困戶,建立法律服務需求檔案,開展“一對一”法律服務幫扶。同時,法律顧問律師和法律援助聯絡員深入貧困村開展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確保申請法律援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受援率達100%。

  為了給扶貧開發項目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由政府法律顧問、村(居)法律顧問、執業律師、公職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組成助力脫貧攻堅法律服務團,為環江産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等扶貧開發項目進行“法治體檢”,出具法律意見,把好法律關口。

  據統計,去年政府法律顧問和駐村法律顧問對環江14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近200份合作協議進行審查,為全縣脫貧摘帽提供了法治保障。

  C 法治扶貧七舉措 築牢脫貧攻堅“法盾”

  開展“法律進鄉村”宣傳、深化“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推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了讓群眾全面了解掌握國家扶貧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環江司法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治宣傳的傳播效應和發散效應。

  目前,環江建立了13個普法講師團、145個法治文藝隊,培養了500余名村屯法治宣傳骨幹和“法律明白人”,建立了145個村級法律讀書角和法治宣傳專欄,通過法治宣傳進村屯,有效增強群眾法治思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整族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讓法治扶貧繼續助力毛南族整族脫貧成果的鞏固,自治區司法廳廳長雷震第一時間率調研組深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開展法治扶貧調研,並要求司法行政機關繼續做好“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落實、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創新發展“楓橋經驗”、貧困戶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脫貧解困、農村“法治體檢”等七個方面的法治扶貧工作,讓法治陽光普照毛南山鄉。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司法行政機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法治服務與支撐的作用。”雷震説,“下一步,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整族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扣著一環幹,眼晴下看、身子下沉、腳步下行,盡銳出戰,務求精準,讓法治扶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廣西日報記者 周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