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畫的曲樟鄉高豪村。 吳 傑/攝
合浦縣西場鎮安樂村海水養殖場。
合浦縣星島湖鎮打造10億元肉鴿産業鏈,帶動當地群眾發家致富。 藍永前/攝
①合浦縣工業園區一家水果加工企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圖為貧困群眾在削芒果。
②今年6月,銀海區福成鎮青年雞項目投産。
③鐵山港區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進行網箱養殖,400多戶貧困戶入股資金1800多萬元,年返紅利170多萬元,2019年人均增收4000元;同時還為56名貧困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陸靖德/攝
④在銀海區平陽鎮“蟹公寓”養殖基地,技術人員正在檢查養殖情況。
⑤銀海區福成鎮寧海村的大棚迎來豐收,瓜農喜笑顏開。
合浦縣星島湖鎮20兆瓦農業光伏大棚項目,自2017年6月建成並網發電以來,緩解了當地用電緊張的狀況,對振興鄉村經濟至關重要。
海城區赤西村村委會裏,駐村工作隊員、村幹部和村民正忙著將剛收穫的7000多公斤生態紅薯進行分揀裝箱,準備發往各地。
萬畝豇豆産業基地鳥瞰圖。
“北海生蠔”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圖為合浦縣西場鎮打造的生蠔養殖功能區。 吳 傑/攝
覃鴻圖 唐煥宗
這是一場硬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近年來,北海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深入貫徹中央、自治區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依託豐富海洋資源優勢,陸海統籌謀劃,佈局産業發展,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2015年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北海市累計派出駐村第一書記175名,駐村工作隊員2367名,落實500多個市縣幫扶單位1.6萬餘名幫扶幹部,在村村屯屯吹響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號角。
至2019年底,北海全市累計減貧53187人,73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3.57%下降到0.17%。目前,全市589戶2085名預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達“八有一超”標準,6個預脫貧村均達“十一有一低於”(有特色産業、有住房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安全飲水、有路通村屯、有電用、有基本公共服務、有電視看、有村集體經濟收入、有好的“兩委”班子;貧困發生率低於3%)脫貧摘帽條件,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勝利在望。
1 建立機制 壓實責任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北海市首先建立工作機制,壓實部門責任,為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北海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強化組織保障,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全面落實“領導挂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戶”的定點扶貧機制,壓實縣區、專責部門和各級幫扶聯繫人責任,採取“一到戶、四查看、六核對、兩協調、兩反饋”的辦法,強化“一幫一聯”基礎性工作,以“六清單”管理為載體,強化橫向溝通上下聯動,形成閉合工作鏈條。
在落實扶貧項目時,北海市列出責任、項目、支出、督戰“四清單”,壓實責任,“準、快、好、嚴、推”讓資金項目落地生效。至今年9月30日,該市開工“四大戰役”、産業扶貧、基礎設施等12方面扶貧項目530個,開工率100%,資金支出4.44億元、支出率90.36%,開工率、支出率均位列廣西第一名。
機製作保,成效顯著。北海市貧困發生率連年下降,2015年底3.57%、2016年底3.00%、2017年底1.89%、2018年底1.36%、2019年底0.17%。至今年9月30日,2085名預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均已達到“八有一超”脫貧摘帽標準。同時,貧困村數量連年銳減,從2015年底的79個,到2016年底的57個,到2017年底的36個,2018年底的14個,2019年底減少到6個。至今年9月30日,6個預脫貧的貧困村,均已達到“十一有一低於”脫貧摘帽標準。
北海市還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如制定印發《北海市精準防貧工作方案》,從防貧對象、排查週期、認定標準、認定程式、防貧舉措、跟蹤管理機制、資金保障等七個方面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指導下轄各縣區結合實際出臺防貧方案和差異化扶持措施。在此基礎上緊盯目標任務,實行完成進度“五色預警”“挂圖作戰”,加強對邊緣戶和監測戶的跟蹤監測,實行每月跟蹤、風險四級分級預警制。對全市目前已識別出的脫貧監測戶66戶269人和邊緣戶439戶1779人,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全部“一對一開單”落實政策性幫扶措施,明確工作隊員和幫扶責任人進行跟蹤管理,做好排查,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和動態清零銷號。
2 財政支持 多點支撐
北海市各級財政扶貧資金投入逐年增加。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市籌措落實扶貧資金共295617.52萬元,用於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産業扶貧、貧困村村集體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就業扶貧、綜合保障、金融扶貧、基層組織建設、扶貧兜底托養中心項目等方面,充分發揮資金效益,為貧困戶實現穩增收和促進可持續脫貧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要致富,先鋪路。2016年以來,北海市以“五圖”共繪致富路,即通過頂層設計線路圖、繪製“毛細血管”施工圖、制訂資金補給圖、把好品質監管圖、用好帶貧效果圖,籌措資金16.8億元,推動全市建設農村硬化道路2128公里,共繪村屯致富路。
義務教育保障方面。控輟保學穩固有力,截至今年9月30日,根據廣西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監測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統計顯示,北海市無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輟學。同時保證學生資助保障有力,累計資助學生184169人次,累計資助金額10415.3萬元。義務教育學校項目建設紮實有效,2016年以來共投入資金約8.7億元,新建改擴建各縣區義務教育學校共1619個項目。鄉村教師隊伍不斷擴大,累計補充鄉村中小學教師1758人。雨露計劃全覆蓋,截至今年9月30日,累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3045人次,累計資助金額2216萬元。
基本醫療保障方面。至今年9月20日,符合參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767人,已參保54767人,參保率達到100%。23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達標,334個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全部達標。創新實施“鄉聘村用”,政府辦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全部配備到位。戰役目標內縣級醫療機構能力建設項目2個,總投資12654萬元,完成投資10562萬元。
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16年至2019年,累計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5835戶。其中2016年完成2394戶,2017年完成1587戶,2018年完成1319戶,2019年完成535戶,2.3萬農村貧困群眾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447戶,全部竣工並搬遷入住,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已全部足額撥付到戶。
飲水安全保障方面。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2.54萬人,完成預期效益目標,率先在廣西完成飲水安全戰役任務。目前,全市1.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均達到脫貧攻堅“有安全飲水”標準。
3 産業振興 産銷有道
2016以來,北海市累計投入資金5.58億元,謀篇佈局圍繞“陸、海”做文章,打造五個“萬畝産業”基地,擴大産業帶貧覆蓋面。
通過壓實鄉鎮書記、鎮長和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三員”責任,圍繞“人、規、地、産、城”五要素,抓鎮村建設和産業規劃,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特色産業項目。全市發展産業扶貧項目共1151個,惠及全市有扶貧任務的24個鄉鎮(街道)的334個行政村(社區),79個貧困村分別有縣“5+2”、村“3+1”特色産業;每個縣區都有2-5個縣級扶貧産業基園;每個貧困村都有1-4個特色産業、1個有貧困戶參加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以上的産業扶貧基地,符合扶持政策的貧困戶到戶産業覆蓋率達100%。
在産業的積極帶動下,村級集體經濟日益興旺。全市79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2018年全部達到3萬元以上,達標率100%,2019年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達標率100%,提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指標任務。
在此基礎上,北海市不斷創新消費扶貧,打開農産品銷路。2019年,國家提出開展消費扶貧工作,全市通過各種渠道組織扶貧産品銷售額逾1億元。2020年,北海市打造廣西首個“政採雲”平臺扶貧館,創建“北海市消費扶貧線上服務站”,構建線上扶貧産品銷售平臺,吸引30家企業入駐,有超過1000個單位、2萬多名個人註冊使用,幫助全市79個貧困村和至少8000戶貧困戶實現産業穩定增收目標。
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市通過國家消費扶貧系統認定扶貧産品214個,其中自治區已審核通過210個。今年1-9月,北海市扶貧産品銷售金額達2.2億元。
4 轉移就業 兜底解困
為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北海市出臺企業紓困措施,發揮園區企業吸納就業優勢,實施“一幫一”雙向服務和“四個一批”工程。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0198人,與2019年對比由年初的76.35%上升為103.40%。
同時,推動扶貧車間持續發展,吸納更多勞動力。2018年全市認定實有就業扶貧車間6家,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9人;2019年全市累計認定實有就業扶貧車間15家,累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29人。目前,全市累計認定實有就業扶貧車間41家,累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46人。
北海市還全力實施殘疾人兜底政策力推脫貧解困。今年1月起,率先在廣西全面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每人每月從80元提高至120元。截至今年9月底,已為全市3.49萬殘疾人發放補貼資金3179.8萬元,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239.7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940.2萬元。投入7986萬元落實2019-2020年新建(改建)5個、總床位950張的脫貧攻堅兜底集中托養機構,面向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員和特困供養對象,妥善解決農村貧困戶和特困人員養老問題。投入560多萬元,兜底解決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扶貧基地、輔助性就業愛心車間、精神殘疾人集中託管康復基地經費不足的問題,補齊殘疾人脫貧攻堅短板,實現殘疾人脫貧、幫困解困全覆蓋。
5 精準施策 亮點紛呈
2015年底建檔立卡時,合浦縣有貧困村70個,截至2020年8月,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404戶39995人(含2015年退出戶1530戶7035人)。2016年至2019年,合浦縣共完成65個貧困村和貧困戶7441戶31536人脫貧摘帽。2016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4億多元,打造萬畝豇豆産業基地、萬畝水果産業基地、萬畝水産養殖基地,發展産業扶貧項目968個,惠及全縣有扶貧任務的15個鄉鎮(街道)的249個行政村(社區)。
海城區共有建檔立卡困戶195戶801人(含2015年退出戶),赤西村是該區唯一一個貧困村。該區鼓勵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推行“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産業發展模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赤西村2016年成功脫貧摘帽,是北海市首個提前脫貧的貧困村。2019年赤西村人均收入15000元,村集體收入26.5萬元。2019年底,海城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
銀海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32戶4729人,福成鎮大水江村、山梓村、大坎村和平陽鎮東星村共4個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均已完成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銀海區以産業示範園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業産業化,做大做強“兩蛋一豬一牛(奶)一世界”、平陽龜及百香果等特色産業品牌,打造畔塘火龍果、端田鴨、山梓蔬菜、大水江“生吃”雞蛋、古城酒、紅境塘鳳梨等拳頭産品,率先在北海市形成“一村一品”品牌化産業。
2016年以來,鐵山港區共脫貧1779戶7328人,佔脫貧攻堅任務的96.30%,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4.77%下降至現在的0.21%。鐵山港區利用海洋優勢,打造深水抗風浪現代農業示範區,今年以來,僅金鯧魚養殖産業就吸收300多戶貧困戶就業;創建自治區級南珠産業核心示範區和縣級優勢水産品産業示範區,截至去年底,已有50多戶250多人在海水養殖帶動下成功脫貧。此外,還探索開展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示範基地,著力破解重度殘疾人脫貧難題。
潿洲島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324人,其中退出戶21戶65人,已脫貧戶74戶256人,未脫貧戶3戶3人,目前該3戶貧困戶“八有一超”指標已全部達標,能夠按計劃實現脫貧。近年來,潿洲島積極引導貧困戶自主發展特色産業,重點發展潿洲黃牛、香蕉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同時,依託豐富的海島旅遊區資源,不斷深入挖掘“旅遊扶貧”模式,並通過旅遊産業發展促進就業扶貧,帶領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北海市扶貧移民局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