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擴大開放 金融先行 ——廣西推進面向東盟的金融創新取得突破性成效
2021-03-16 09:47:2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製圖/許長江

  本報記者 譚卓雯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廣西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將金融開放門戶建設與自貿試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統籌推進,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廣西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創新跑出“加速度”,在打造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境使用新優勢、服務廣西對外開放發展新格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也為服務外向型企業、促進中國—東盟貿易投資和跨境資金流動提供了更多便利。

  截至2020年末,廣西自貿試驗區共有11家銀行設立48家分支機構,自主創新金融産品20項,中國—東盟金融城累計引入金融機構(企業)163家,企業2.1萬家,實現跨境收支20.76億美元。

  2020年12月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資餘額4307億元,比年初增加641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單”融資累計辦理236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項目在銀行間市場債券融資餘額346億元,比年初增加117億元。

  A  跨境金融服務全面升級

  從客戶提交匯款申請,到款項匯出,一筆跨境資金劃轉業務僅用10分鐘就辦好了。這是2020年8月中馬欽州産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實施後,該區域銀行辦理人民幣NRA賬戶離岸劃轉業務的速度,極大便利了境外企業人民幣資金管理。而在試點前,企業在銀行辦理這項業務需提交5份材料,辦理時間約1個小時。

  為深入推進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2020年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復同意廣西開展中馬欽州産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包括“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簡化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離岸劃轉業務”“境內信貸資産跨境轉讓”5項創新試點業務。

  截至2020年12月末,中馬欽州産業園區共辦理試點業務金額18.9億元,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成效顯現。僅開展貿易融資資産跨境轉讓業務一項,就為10家企業節約融資成本約214萬元。

  2020年,廣西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引導金融資源向自貿試驗區聚集,以中馬欽州産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帶動跨境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多項制度性金融改革創新試點落地見效。

  ——積極推進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進一步簡化業務辦理手續,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準,服務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降本增效,積極爭取獲批9項外匯創新業務,推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中馬欽州産業園區金融創新、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外國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等多項金融創新試點在廣西自貿試驗區落地實施。

  ——以市場需求驅動,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推動大宗商品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中信銀行南寧分行開展全國首例以人民幣結算的民營企業鐵礦石交易;引入柬埔寨加華銀行、中銀香港金邊分行和工行金邊分行加入人民幣對柬埔寨瑞爾區域交易,設計通過銀行間區域交易市場,提供人民幣對柬埔寨瑞爾頭寸平盤的雙邊本幣結算新模式,便利市場主體使用雙邊本幣結算,提升人民幣區域“錨貨幣”地位。

  ——升級優化邊境口岸互市貿易結算信息平臺,實現互市貿易全模式核驗,單筆業務結算時間從半個小時縮短至1分鐘,邊貿業務商品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四流合一”,進一步提高結算便利化、管理規範化水準。廣西成為全國首個實現互市貿易結算與報關信息互聯互通的省區市。目前,該平臺已覆蓋全區主要口岸和邊貿結算銀行,邊民互市貿易結算便利程度大幅提升。

  金融服務創新“先行先試”,成為推動開放型經濟加快集聚的催化劑。截至2020年末,廣西自貿試驗區共有11家銀行設立48家分支機構,自主創新金融産品20項,中國—東盟金融城累計引入金融機構(企業)163家,企業2.1萬家,實現跨境收支20.76億美元,年內企業獲金融機構新增貸款244.73億元,貸款餘額538.62億元。

  B  金融創新打通新通道堵點

  2020年11月27日,在第十七屆東博會上,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多式聯運“一單制”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正式亮相。廣西北部灣銀行依託該平臺,為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辦理廣西首單鐵海聯運“一單制”融資創新業務,融資金額75萬元人民幣。

  去年以來,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加大帳單、倉單、運(提)單“三單”融資創新,指導金融開放門戶(廣西)跨境金融數字有限公司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多式聯運“一單制”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開展基於“全程提單”的“一單制”融資服務提供支撐。

  “通過該平臺掌握物流信息,有效解決銀行對貨物監管難度大的問題,降低了銀行融資風險,也為企業節約了融資成本。”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廣西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新發展機遇,積極推動融資産品創新和債券融資創新,全面加大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金融支持,打通金融服務“堵點”“痛點”。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推動區內法人銀行開展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直聯,運用“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場景,建立面向中小涉外企業的“跨境信用貸”,支持涉外企業復工復産。截至2020年12月末,區內有21家銀行169家網點開通平臺權限,共放款728筆,金額4.5億美元。

  2020年8月5日,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聯動境外機構投資者交通銀行澳門分行率先認購7年期地方政府債券1000萬元,完成廣西首筆一級市場“債券通”業務,開創了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廣西地方政府債券的先河,有效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項目建設。

  2020年12月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資餘額4307億元,比年初增加641億元,其中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建設貸款餘額3519億元,比年初增加528億元;物流及金融倉儲企業貸款餘額400億元,比年初增加16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單”融資累計辦理236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項目在銀行間市場債券融資餘額346億元,比年初增加117億元。

  2020年,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557億元,佔廣西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0.75%,其中與東盟跨境結算量681億元,佔廣西與東盟本外幣跨境收支的60%,人民幣繼續保持廣西與東盟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地位。

  C 先行先試強化改革集成

  推動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的先行區,是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的重要使命之一。

  近年來,廣西以推動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為重點,在跨境結算、貨幣交易和跨境投融資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2020年,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557億元,佔廣西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0.75%,其中與東盟跨境結算量681億元,佔廣西與東盟本外幣跨境收支的60%,人民幣繼續保持廣西與東盟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地位。

  全區性的金融改革大潮,推動金融服務從過去的短板、掣肘,變為我區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實現廣西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十四五”已經開局,廣西在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上有何新舉措?

  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表示,廣西將強化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深度結合,推動物流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服務、保險綜合服務、股權融資服務、政策性金融服務6個方面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份的金融服務一體化,實現改革集成效應。

  持續加強金融創新,用好用足金融開放門戶政策賦予廣西“先行先試”機會,在推動東盟國家商業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推動東盟國家建設離岸人民幣市場、研究探索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QDIE)試點、推動符合條件的機構在廣西設立與東盟國家合資的金融機構、推動合格境外戰略投資者與廣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開展股權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促進金融創新,加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我區將加快金融集聚區建設,優化金融佈局,加快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打造中國—東盟金融城基金大廈,設立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支持各設區市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專項改革,帶動保險、綠色金融、邊境金融、航運金融、黃金産業等提升區域性金融集聚水準,完善金融服務功能體系。”這位負責人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