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出臺措施從五個方面加強對養老服務業監管
2021-06-10 10:27:23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韓沛

  原標題:廣西出臺措施從五個方面加強對養老服務業監管 嚴管食品醫療安全 嚴懲欺老虐老行為

  2022年底前,培訓養老護理員6萬人次以上,市場監管部門要將養老服務機構食品安全納入執法監督範圍,依法打擊養老服務機構以養老服務為名的非法集資活動……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大熱詞。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廣西將從加強品質安全監管、加強從業人員監管、加強涉及資金監管、加強運營秩序監管、加強突發事件應對五個方面,加強對養老服務業的監管,牢牢守住品質和安全底線。

  品質安全是生命線 排查整治風險隱患

  近年來,養老服務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品質提升和安全隱患方面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若干措施》把品質安全作為監管的首要任務,要求持續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在建築、房屋使用、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特種設備等方面的風險隱患排查整治。

  市場監管部門要將養老服務機構食品安全納入執法監督範圍,加強對原料購進、加工、存儲等重點環節的檢查,防止食物中毒等事故發生。

  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依法執業、醫療服務品質安全的監督管理,確保醫療衛生安全。

  加強從業人員監管 嚴懲欺老虐老行為

  針對從業人員的監管,《若干措施》提出,加強養老護理員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及崗位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到2022年底前,培訓養老護理員6萬人次以上。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養老服務機構中從事醫療護理、康復治療、消防管理等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關資格。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加強對相關培訓評價組織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監管,防止亂培訓、濫發證。從嚴懲處養老服務機構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行為,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行業禁入。

  查處無證無照行為 打擊非法集資活動

  在運營秩序監管方面,《若干措施》明確,加強養老機構建築、消防、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特種設備等備案信息核實。對已備案的,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自備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進行現場檢查;對未備案的,自發現其收住老年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由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檢查,並督促及時備案。

  嚴禁在未竣工驗收前出租、出售養老服務場所。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打擊無證無照從事養老服務行為,對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以市場主體名義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的,按有關規定查處;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服務機構名義開展養老服務活動的,按非法社會組織查處;未經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擅自以事業單位法人名義開展養老服務活動的,由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給予行政處罰。

  資金監管方面,民政、地方金融監管、公安等部門要加大對以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的風險排查力度,依法打擊養老服務機構以養老服務為名的非法集資活動。

  建立信用承諾機制 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體監管舉措。比如:在養老機構的出入口、接待大廳、樓道、食堂、活動區域等公共場所,要求安裝視頻監控,經老年人或其代理人書面同意確認,可在其居室內安裝視頻監控;對突發的、影響到安全和品質的事件,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包括責令養老服務機構暫停服務、停業整頓等;推行“互聯網+監管”等一系列新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明確,建立健全信用監管機制。引導養老服務機構誠信守法經營,建立養老機構備案信用承諾制度;備案申請人應當就開展服務活動提交書面承諾並向社會公開,將書面承諾履約情況記入信用記錄。

  計劃到2022年底前,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定期向社會公開,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

  同時,督促養老服務機構主動公開基本信息、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事項,接受社會監督。暢通養老服務投訴舉報渠道,優化投訴舉報受理流程,實現“民政牽頭、歸口負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