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覃 偉 黃秀成
6月18日,貴港市覃塘區石卡鎮宏新家庭農場,果樹鬱鬱蔥蔥,農民正在施農家肥。不遠處的現代化豬場,秸稈發酵車間寬敞明亮。粉碎機高速運轉,把打碎後的甘蔗葉、稻草等秸稈,源源不斷地送往發酵池,池邊的豬糞、尿緩緩地往池裏流灌,池室裏的翻耙機不停地攪料。
像這樣由財政補貼建成的秸稈發酵處理肥料車間,目前覃塘區有4家,每家每年能回收處理秸稈250噸、豬糞等200噸,漚制後可施肥果園、田園1000畝,由此催生了秸稈收購、漚制和肥料運輸各1個勞動力就業,每人月工資收入3000元。
近年來,覃塘區對秸稈採取多種綜合利用方式,催生10個産業3869個就業崗位。各村、社區組織145個秸稈禁燒巡邏隊,從業人員超400名,每年政府下撥的服務費和工作經費800多萬元。秸稈,成為農村創造財富的新動能。
A 成為好肥料、牲畜好食材
石卡鎮宏新家庭農場場長黃少宏介紹,秸稈經處理車間發酵出來的有機肥,用來給果園施肥,水果保持原汁原味,清甜可口,每公斤售價比同類産品高出2成左右;每畝減少化肥支出一半以上,畝均增收節支1230元。
位於深山裏的山北鄉偉琳養牛合作社,牛壯毛亮。“青黃不接時,就主喂以稻草、蔗葉、花生藤混合發酵的飼料,這樣牛生長快,牛奶品質好、供不應求。”合作社總經理韋如茄説,今年以來,該合作社收購秸稈654噸,收購價450元/噸。
養鵝、養鴨業也需用大量秸稈。覃塘區金祥養鵝合作社常年養鵝1.2萬羽,一個月消耗秸稈20噸。“用蔗葉、稻草來鋪墊鵝床,既能乾燥環境,又便於漚制農家肥,省錢省力。”目前,覃塘區有1237個養鵝、養鴨場,每月消耗秸稈5280噸,新增秸稈“鋪床”勞動力1021人。
當地豐富的秸稈資源催生了圈養牛羊産業。至今覃塘區合計有養牛、養羊戶1240戶,飼養牛羊8.47萬頭,年消耗秸稈11.6萬噸,增加了1256名秸稈加工、發酵員就業崗位。
秸稈外銷産業方興未艾。秸稈全身是寶,河南省開封市天藍農機合作社負責人樓雲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公司在覃塘區三里鎮、五里鎮回收了1550噸稻秸,加工粉碎後銷售到廣西扶綏等地做牲畜飼料,售價為500—600元/噸,還聘請了3個幫工。雲耀農業專業合作社今年來在石卡鎮共收購甘蔗葉1554噸,外銷至西江農場,發放3名人工每人每月工資3000元。
覃塘區農業農村局長黃惠卿介紹,該區出臺相關政策,對自行收集水稻、甘蔗、玉米秸稈並運送到企業回收點的,政府給予企業獎補50元/噸,“由此增強了養殖企業綜合利用秸稈積極性。”
B 催生打捆打包隊伍
覃塘區是2020年全國糖料蔗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範縣,常年種植甘蔗面積超20萬畝,佔農作物總面積的1/5以上。甘蔗畝均産生3500公斤蔗葉,促使當地成立專業秸稈打捆打包公司。樟木鎮鄧保村蔗田裏,蔗葉痕跡全無。“現在普及了電器和煤氣,農民不再用秸稈煮飯了,秸稈收集處理都是專業公司完成。”正在除草施肥的村民葉嬌蘭説。今天春天,她把3.3畝蔗地的蔗葉給打捆打包公司清理,節省請人工和運輸費用1100元,而且還不用付清理費用。
樟木鎮黨委副書記譚雄義介紹,位於該鎮的欣盛産業開發打捆打包公司投資100萬元,增建了廠房,購置秸稈粉碎機、儲運機械、秸稈壓縮機、輸送帶等設備,今年前3個月共計打捆打包甘蔗葉2.6萬畝9100噸,銷往外地飼料公司,每噸售價400元。今年以來,覃塘區4支52人的秸稈打捆打包隊伍,累計收集秸稈1.8萬噸,涉及蔗田面積6.5萬畝,獲得銷售和政府補貼收入1045萬元。
同時,秸稈收儲運輸專業公司“破土而出”。佔地10畝的樟木鎮黃龍村秸稈收儲公司,廠房寬敞、粉碎機林立、消防設施齊全。“公司成立以來,已收購、粉碎木薯桿2100噸,銷售給外地肥料公司,為薯農增收21萬元。”該公司經理秦永傑説。
針對秸稈量大、分散、蓬鬆、季節性強的特點,覃塘區投資36萬元建立6個村級收儲運輸公司,就近解決群眾的秸稈處理難題。去冬以來,各公司總共收集秸稈1.6萬噸,為群眾增加收入581萬元。
秸稈還田還擴大了農機作業産業。黃練鎮新發農機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黃漢新説,去年初,他購買了秸稈粉碎機,在聯合收割機作業的同時進行秸稈現場粉碎,每畝多收入100元。
黃惠卿介紹,對甘蔗葉、玉米秸稈打捆打包離田的,政府給予作業者60元/畝的獎補,由此開闢了農民就業增收渠道。
C 推動農業專業化
秸稈還田恢復綠肥生産。覃塘區三里鎮隆興村田野,稻苗長勢喜人。“這片1416畝的稻田,春耕前種有紅花草綠肥。”隆興村支書李子源高興地説,獲得政府地力補貼後,機耕隊優惠翻犁翻耙,每畝少施用化肥25公斤以上,每年增産100公斤左右。去冬今春,覃塘區綠肥産業得到恢復性發展,共種植1.2萬畝,落實“綠肥+秸桿還田”補貼1300萬元,以種植綠肥為職業的農民應時而生。
覃塘區出臺政策鼓勵措施,對秸稈機械化破碎還田、覆蓋(培土)還田、深耕深翻還田,並且未出現露天焚燒等肥料利用方式的,一次性給予水稻種植戶每年每畝50元的獎補。去年來該區實施水稻、甘蔗、玉米機耕還田39.4萬畝,新增農機作業和補貼收入5910萬元,惠及秸稈還田農機手1000人。
秸稈發電助力清潔能源業發展。據了解,坐落于貴港(覃塘)國際綠色家居産業園的貴港理昂生物質發電公司,是主要以廢木料、秸稈等生物質進行燃燒發電的清潔能源企業。今年以來,該公司共收購蔗葉、水稻等秸稈6130噸,收購價400元/噸,開闢了秸稈綜合利用新渠道。
覃塘是傳統農業大區,每年100萬畝以上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帶來38萬噸秸稈資源,還先後吸引華辰等3家生物質能源發電項目落戶,計劃總投資4.9億元。
秸稈禁燒管控産業也應時而生。隆興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挂著的“秸稈禁燒巡邏管控服務隊”猶為醒目。村支書李子源介紹,這個由鎮政府購買服務的村民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的巡邏隊,每年服務費5萬元,工作經費2.7萬元;每年7月至次年2月秸稈集中焚燒高發時段開展巡邏管控服務。
覃塘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惠卿表示,農田秸稈收集、貯運、加工綜合利用體系建設是農業産業化發展的基石。去年以來,該區秸稈綜合利用量為33.1萬噸,綜合利用率為86.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