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市邕寧區:産業振興促增收 移民新村展新貌
2021-07-27 14:13:42來源:廣西新聞網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南寧市邕寧區:産業振興促增收 移民新村展新貌

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環繞著錯落有致的樓房,這是邕寧區那了村那桂坡美麗的新家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陽繼樂 攝

南寧市邕寧區:産業振興促增收 移民新村展新貌

邕寧區新江鎮引進特色産業-火龍果,輻射帶動該村群眾發展火龍果種植3500畝,積極促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滕忠 攝 

南寧市邕寧區:産業振興促增收 移民新村展新貌

曾屋新坡水庫移民靠種植火龍果和移民部門扶持住進了新樓房。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滕忠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26日訊(通訊員 王麗霞)早晨,收穫紅彤彤的火龍果,把致富希望一筐筐運送到收購點;午間,在水電便利、乾淨整潔的新家做飯休憩;晚間,與村裏坡鄰、親戚朋友健身、運動,或坐在涼亭上乘著晚風聊聊家常……這些都是南寧市邕寧區新江鎮那了村村民們的生活常態,黨的好政策、政府的扶持,讓他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新生活。

  牽線搭橋 擴寬産業振興紅火路

  在那了村火龍果集散中心,每到火龍果收果時期,農戶們運來大筐小筐、品質上乘的火龍果,一筐筐上稱計數,包裝分箱後通過貨車運往周邊各地。

  曾耀寧是當地火龍果“種銷一條龍”的領頭軍,他曾是英雄水庫的移民,通過當地水庫移民管理機構牽線搭橋,2014年創辦南寧惠源龍種養專業合作社,為當地農戶們種植火龍果提供一條龍服務,引進種苗、培育種植技術指導、收購……當地農戶們種植火龍果有了技術支持和銷路,提高了積極性。

  蓋起了兩層樓房,家裏乾淨整潔,客廳還裝上了新空調,這些都是火龍果種植戶曾耀言的美好新生活象徵,“前三批火龍果收成0.5萬/公斤以上,收入達到了6000元以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曾屋新坡有30戶,在家的農戶有18戶都跟著我們合作社一起幹,每戶基本都種10畝以上,我自己也種了25畝,按照大中小尺寸不同的價格收購,最高時能達到3.4元/公斤。一天最多能收購3萬公斤,商販貨車每天都能拉走3-4車,最多拉走了10萬公斤以上。”曾耀寧表示,只要農戶大膽種,不怕沒銷路。

  據悉,像曾屋新坡這樣的火龍果集散中心,那了村共有4個,全村火龍果産量能達200萬公斤以上。近年來,新江鎮引進火龍果特色産業,輻射帶動群眾發展火龍果種植3500畝。

  “我們發展火龍果種植得到了移民部門的資金扶持,用於購買水泥桿、膠圈、果苗等,現在移民群眾種植火龍果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人均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這就是移民部門為我們那了村群眾辦的實事!”原那了村村總支書潘騰明説。

  加大扶持 打造人居環境新生活

  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悠閒古雅的涼亭,整齊美觀的太陽能路燈、青翠挺拔的綠樹環繞著錯落有致的樓房,這是那了村那桂坡美麗的新家園。

  1957年9月,英雄水庫開工,原先住在此處的部分群眾搬遷到那了村那桂坡。黃文強便是其中一戶,他于1957年搬遷,曾住在泥磚房裏38年。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扶持幫助下,他和家人搬進了屬於自己的寬敞明亮小樓房。

  “這裡的漂亮房子、路燈等等,都是各級政府支持下才有的,現在的日子是真的好啊!”黃文強一邊感慨,一邊指著屋裏屋外的新變化,“外墻由國家統一齣錢裝修,還幫我們修建了水泥硬化路、坡道、巷道和綠化,現在還有了籃球場、涼亭,我們很高興!”

  那桂坡移民新村建設分兩期進行,總投入400萬元。那桂坡屬英雄水庫搬遷移民,總人口112人,共35戶,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樓房。

  那桂坡移民新村建設是邕寧區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之一,也是邕寧區移民新村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2007年那了村開始移民新村建設,截至目前已建設了三個生態村。除那桂坡外,曾屋移民新村基礎建設投入了400萬以上;那麻生態示範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315萬元以上。

  “自2006年7月實施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以來,邕寧區水庫移民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2006年-2021年在那了村實施的項目有49個,總投入2656.19萬元。”邕寧區農業農村局水庫移民安置服務中心主任何天達説。農業農村局水庫移民安置服務中心幹部劉振奇還表示,邕寧區投入了6000多萬元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用於水庫移民村屯基礎設施和移民新村建設及生産扶持,受益移民群眾達8000人以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