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雙減”首學期 各校展風采
2022-01-12 10:16:5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雙減”政策全面落地的首個學期即將結束。一個學期以來,廣西各地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和作業設計品質,為學生量身打造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初顯成效的特色教育,讓無數家長和學生感受到了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在全區各學校蓬勃開展。

  A 課後服務拓展育人空間

  動畫教室裏,學生正在研究花山岩畫,自行設計花山岩畫發生的故事,再用剪紙的方式展示出來;茶藝室裏,學生換上中式服裝,在老師指點下學習燙壺、置茶、溫杯等泡茶方法和步驟;烘焙課上,學生打蛋液、篩麵粉、搓麵糰,一步步學習製作傳統酥餅……這些,都是南寧市十四中埌東校區課後服務的教學活動場景。據了解,為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該校共開設25個課後服務社團,幫助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精神、涵養心靈,為學生們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雙減”政策落地後,廣西各地學校不斷探索創新,“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方案,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在課後服務時間,學校不僅指導學生有效完成書面作業,做好答疑輔導,還普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體育、藝術、閱讀、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

  舞龍、葫蘆絲、山歌、扎染……那坡縣深龍小學的校內課後服務有聲有色。學校以體育鍛鍊、特長培養和作業輔導等內容作為課後服務重點,並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等自由選擇。巴馬瑤族自治縣第二小學不斷豐富課後服務的形式: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感受文化熏陶,開展科普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開設音樂欣賞、繪畫製作、藝術體育等活動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在玉林市,玉東七小以“七彩課程”為依託,構建課內提升品質、生成知識,課外全面發展、生長能力的“雙生”課堂。該校每週三下午開展“行走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走出校門,將課堂移到校外,讓學生接觸社會、擁抱自然。

  一個學期以來,各地學校不斷拓寬教育的資源和渠道,開設了豐富多樣、分層遞階的校內課後服務,搭建了服務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平臺。

  B 特色課程增添校園快樂

  一年級拼搭七巧板、二年級挑戰百變魔尺,再往高年級,還有數字華容道、魔方等著你……柳州市景行小學舉辦的數學節,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體會數學學習的快樂和數學之美。數學節作為景行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玩出創意、激情和樂趣,讓每個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充分感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事事需要數學,人人要學好數學。

  落實“雙減”,減負與提質並重。廣西各學校借助校園特色,引入社會資源,打造獨特的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品牌,提供優質教育。輕鬆、高效的學習氛圍,也把學生留在了學校,真正擔負起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來。

  如何實現“輕負擔、高品質”的教學願景?“孩子們,歡迎你們來到拼音王國!”浦北縣金浦小學舉辦“快樂拼音節”,通過遊戲形式,鼓勵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到拼音學習的過程中來,以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學習拼音、使用拼音的興趣,鞏固孩子們前段時間學到的拼音知識,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潛能。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舉辦“快樂英語節”,以創新形式設計了多樣化的英語學科實踐性作業,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提高完成英語作業的主觀能動性。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孩子們自主創新,用手工作品、畫作、活動設計等,將英語知識呈現出來。桂平市光明小學開展“晨誦詩詞,午讀群書”活動,學校統一編寫經典古詩詞誦讀教材,讓圖書室的書籍在各班流動傳閱,指導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積累。通過閱讀課程化的形式,提升學生文化、文學素養。

  C “五育並舉”培養時代新人

  以減負為契機,廣西各學校將培育目標從“知識核心”轉向“學生素養核心”,將教學關注點真正轉移到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目標上來。

  勞動育人。桂林市臨桂區匯榮小學利用校園的邊角地建立“快樂種植園”,自學期初舉行“開耕儀式”以來,種植園裏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快樂勞作的小身影。勞動課上,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每天對種植園的植物進行管理。學生通過完整的種植-管理-收穫勞動環節,體驗勞動的辛勞和樂趣,深刻地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在勞動教育中融合學科知識,增強學科素養。在勞動教育中融合科學探究出成果。指導學生在抬東西上樓過程中,探究“兩人抬東西上樓那邊更輕鬆”,並拍成科學DV作品,榮獲2020年桂林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第十二屆科學影像節優秀作品。學校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學習學科知識,探索建立勞動教育和學科教學之間的融合機制,以達到“五育並舉”的目的。同時,學校向學生和家長派發家務勞動清單和倡議書,得到了家長們的讚許和支持。

  體育育人。貴港市港北區木蘭河小學操場上,常見足球小將們你追我趕,激烈角逐。在“雙減”政策下,該校激活了足球特色項目的開展和升級,採取獨具特色的“2+1”足球教學模式,將足球教學納入課程進行課堂教學,每班每週開設一節足球課,通過校園足球運動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師生的團隊意識,把“雙減”政策貫徹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化藝術育人。南寧市陳東儺舞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南寧市陳村小學與陳東儺舞文化藝術團開展手拉手共建活動,成立了“南寧市陳村小學儺文化”開發項目組,組建藝術團,開展儺文化品牌特色創建,對儺文化進行系列的研究和開發,從了解和掌握儺文化的表演形式、舞臺美術,感受儺文化的魅力入手,深化、滲透、發展儺文化內涵,激發師生們保護和傳承儺文化的願望。

  防城港市防城區第二小學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系列活動。學校抓常規、樹典型、正行為,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設多樣化的素養課程。培養知行合一、道德高尚、有素養的美少年。“雙減”政策下,學校狠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學習提質增效。

  孩子們的成長道路是多元化的。一個學期以來,“雙減”工作促進了教育理念的改變,社會和家長普遍更加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更加關注學生全面素質提高、身心健康發展,素質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廣西日報 記者 奚振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