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靈活就業勞動者將有固定的“家”
2022-03-10 10:55:45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政策扶持、社保補貼、打造市區零工市場……南寧多舉措保障靈活就業人員權益 南寧靈活就業勞動者將有固定的“家”

南寧靈活就業勞動者將有固定的“家”

友愛立交橋下等候工作的群眾

  在西鄉塘友愛立交橋附近,是群眾找零工的聚集地。對於這些從事勞務小時工的勞動者來説,他們並不太清楚,自己有一個身份叫“靈活就業人員”。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數已達2億多人,隨著容量池不斷增加,對於靈活就業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呼聲越來越高。那麼,目前南寧市靈活就業人員保障權益都有哪些?作為受益者的他們又有什麼想説的?下一步,南寧市人社保障部門還有哪些保障靈活就業人員權益的舉措?連日來,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探究。

  關於身份認定 多數靈活就業人員並不清楚

  3月5日,在南寧市友愛立交橋附近一側輔道的人行道上,聚集著不少出來找零工的勞動者。面對記者的詢問,大多數人對自己職業身份的稱呼為“打零工”“臨時工”“外來務工人員”“打工的”。而在西鄉塘農貿市場,韋女士租下了一家店舖的2平方米角落用來擺攤,她沒有雇用小工的原因是“我做的是炸扣肉的小本生意,要節省成本支出”,而對於自己的身份標簽,“我是個體戶”。

  “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範圍認定,像個體戶韋女士的情況就屬於靈活就業人員。”南寧市人社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相關規定,靈活就業人員認定範圍分為尚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依託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平臺實現就業,且未與新業態平臺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以及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其他靈活就業人員。

  通俗地説,勞務小時工、臨時攤販、季節工、網絡作家、網絡主播等都屬於靈活就業人員範圍。

  然而,在記者連日來的隨機採訪中,大多數勞動者對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界定並不清晰。

  關於參保現狀 靈活就業者參保意識待提高 

  實際上,居民認清靈活就業人員範圍還是十分有必要的,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享受到相應的社保保障政策。目前,記者了解到,自2021年8月17日起,廣西明確了戶籍地不在廣西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廣西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的,無需再提供居住證。此舉取消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戶籍限制,鼓勵更多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保保障體系。針對這項政策,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意識和態度卻是不太積極。

  今年50歲的陳鳳紅説,她與老鄉們在“零工圈”工作已有5年,主要從事拆墻和清運建築垃圾工作。在他們看來,補漏、維修、家政這些零工活是相對體面的,“不用吃那麼多灰,不用扛重物,我們搬運工就經常容易腰痛”。但苦於文化水準不高,陳女士和老鄉徐女士多年來只能從事體力勞動,“進餐館當服務員不會寫字,做家政服務考證通不過”。提及是否參繳南寧市社保時,陳女士和徐女士一致表示,她們只參繳城鄉醫保,對於養老保險的繳納認為“不重要”。而不少外賣、快遞行業從業者則認為,他們的工作不穩定且流動性強,繳納養老保險並不能給自己帶來近期利益,反而因為參繳還需多支付一筆費用。

  有人態度不積極,也有較為看重參保的群體。月嫂魏女士説,從工廠下崗後,她一直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3年前,她開始學習參與家政服務工作,現在是一名自由職業的家政人員,“因為僱主間的相互推薦,我的工期已經排到年底了”。在某小區洗衣房門店內租了“攤位”的裁縫師傅吳女士説,廣西取消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限制後,她立即加入參保大軍隊伍中。

  隨後,記者從市人社部門獲悉,自去年8月17日社保新政策落地以來,截至今年2月底,南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數增加了5000多名。

  關於社保補貼 南寧為兩類靈活就業群體實現補貼“免申即辦” 

  居民重視參保,提高參保意識,這也有利於居民獲得更多權益保障的渠道和機會。

  據了解,2019年,南寧市對兩項(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可享受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就業社保補貼在全國率先實現“免申即辦”。申領人只要確認了補貼領取資格,通過社保系統數據自動比對,篩選出符合條件享受補貼人員信息,“免跑腿、免申報、免材料”,補貼就自動撥付了,極大減輕了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費的壓力。

  如,南寧市民小黃今年從南寧某高校畢業後從事網上接單寫作。如按南寧市2021年度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標準最低下限繳納社保費,一個季度的基本養老保險加基本醫療保險費為(630.78元+279.31元)×3個月=2730.27元,這樣,小黃這個季度能申領到的補貼金額為2730.27×2/3=1801.98元。算下來,2年最少也能領到1.4萬多元補貼。

  同時,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困難人員,則按其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66%給予補貼,補貼享受期限以初次核定享受補貼期限時的年齡為準,離退休不足5年的可以享受至退休,其餘最長不超過3年,政策另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據統計,2021年南寧人社部門通過“免申即辦”為南寧市13223名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發放社保補貼6686.84萬元。三年來,“免申即辦”為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發放社保補貼56.11萬元。

  關於職業傷害 “保險+市場”為靈活就業者護航 

  靈活就業人員是否參繳醫療、養老保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行為。對於外賣騎手和快遞人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而言,他們紛紛表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以戶外工作為主,相較于社保裏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工傷保險才是他們最需要的險種。

  目前,南寧市有兩種情況可優先參加工傷保險。一是小微民營企業等可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和先行繳納工傷保險費,不與其他險種捆綁參保;二是南寧市建築業可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如建築業用工單位有靈活用工形式存在時,這部分靈活就業人員就相當於可享受參加工傷保險。對於其他形式靈活就業人員來説,工傷保險還沒有完全覆蓋。

  國家人社部在2021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擬推出針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專屬社保——“職業傷害保障”,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同城快遞騎手等職業在該試點範圍內。有專家稱,人社部順勢推出的職業傷害保障也是我國社保制度創新,儘管目前依舊處於“試驗田”階段,但把這類人群納入保障體系也是新經濟形勢下勞動保障權益的改革。2021年,南寧市成立全國首個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聯動化解中心。

  此外,為了進一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人社部提出要積極推進各地建設零工市場。記者了解到,2021年南寧市城區範圍內大大小小自髮式的“馬路零工市場”有50多處,人員總數在1100人左右。

  值得期待的是,南寧市積極推進西鄉塘區率先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工市場,現在該零工市場已初步建成,待優化後年內掛牌啟用。屆時,附近群眾找“零工”再也不用鑽橋底、站路邊。投入使用後的零工市場不僅可以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溫馨的港灣,填補南寧市在零工市場方面的公共服務空白,同時,在務工人員和用人單位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打造了良好的綜合就業服務平臺和權益保障體系。(南寧晚報 記者彭媛媛/文 宋延康/圖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