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渠道籌措資金 好經驗三方共贏——南寧採取PPP模式創新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工程,存在著點多面廣、任務重、融資難、後續運營管理難等問題。
一邊是基礎設施落後、財政資金不寬裕的困難現狀;一邊是開展城市更新工作、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殷切期望。南寧市創新採取PPP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形成中央及自治區財政補助、市本級財政支持和社會資本方出資等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有效破解了改造融資和長效管理難題,形成了獨特的“南寧經驗”。首期PPP模式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于2021年9月底全面開工,目前改造已基本完工。
資金有保障 PPP模式激活老舊小區改造
“改造前居民和商鋪共用排水管、污水冒溢、道路坑坑洼洼,改造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大夥心情也好了,幸福感滿滿。”3月10日,記者在走訪葛麻小區時,在小區居住了24年的市民胡維芳對小區改造工程讚不絕口。
葛麻小區是南寧市2020年第三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PPP項目青秀區第二片區中的一個,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就是要求改造排水系統。2021年9月底,老舊小區葛麻小區啟動改造,但一整套改造“手術”做下來,需要不少經費。不單單葛麻小區,南寧市青秀區、江南區、西鄉塘區等多地亟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點多面廣,面臨資金匱乏難題。
自治區住建廳指導南寧市採取PPP模式,多渠道籌措資金,有效緩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壓力大問題。同時,按片區劃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區域,以“大片區”模式進行打包,整合資源,統籌推進各片區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大片區”模式有效避免了傳統模式易導致的前期工作進度不一、投資規模小、難以融資等問題。
三方均受益 持續推動PPP模式創新發展
據悉,南寧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獲得的中央、自治區補助資金,約佔項目投資的50%—80%,其他資金缺口則採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方解決。截至目前,南寧市採用PPP模式推進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涉及307個小區、50325戶,惠及居民約15萬人,總投資15.27億元,通過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解決資金缺口5.19億元。但對於社會資本來説,如何融資、能否盈利,是其必須破解的現實難題。
南寧市PPP模式實行BOT(建設—運營—移交)運作模式,由項目公司通過自籌、融資等方式解決資金缺口問題。南寧市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勞佩儒介紹,項目回報機制有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兩種。使用者付費收入不足以覆蓋項目公司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時,由政府給予項目公司一定的補助。待公司慢慢回本後,政府即可省去該項工作開支,“這也是‘居民受益、企業獲利、政府減壓’的三方共贏模式。”
“改造初期投入大、回報週期長,要讓改造資金轉起來,得算一本細水長流的賬。”出資葛麻小區改造項目的公司負責人張展翔説,葛麻小區改造項目的運營管理期為20年,在此期間,公司核心收入來自小區閒置空間的利用,即通過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物流快遞設施、車輛和行人出入口道閘廣告欄等公共基礎設施配套運營取得收入。未來引入養老、托幼、家政等便民服務,將增加長期穩定收益,加快收回投資成本,實現盈利。
改管一體化 實現“一次改造、長期保持”
南寧市乳品廠居民小區在改造後同樣煥發了新活力。小區物業管理負責人蘇國傑表示:“小區改造後,每戶每月收取0.35元/平方米物業費。環境好了,居民愛家、愛社區的歸屬感更強烈,經常自發清掃小區公共區域的衛生。”另一個老舊小區興隆園小區在改造後也引入了物業公司,經過幾個月的規範管理,小區衛生、安保、綠化、停車等各方面均有明顯改善。
我市多數老舊小區是“三無”小區,長期缺少維護。廣西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PPP項目時,要求社會資本方(項目公司)除具有專業能力和資本實力外,還須具備一定的物業管理能力,確保項目實現投、改、管、運一體化,以解決老舊小區缺乏物業管理的問題。
我市大多老舊小區在改造期間組建了“老友議事會”,老友議事代表通過召開老舊小區改造專題議事協商會議,採取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居民自管等方式進行管理,實現老舊小區面貌“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目前,南寧市已同步推動12個老舊小區成功引入物業管理公司,居民意願強烈、正在推進物業服務進駐的老舊小區有78個,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內“三無”老舊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不斷提高。
在傳統的融資模式中,無論是政府通過向銀行貸款、發放債券等實現融資,還是BOT模式,業主均只有政府一方。自治區住建廳城市建設處負責人表示,南寧市採取的PPP模式,有效緩解了以往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投資導致財政出資壓力過大的問題,形成了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統籌政府、社會、居民等合力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從機制上解決了城鎮老舊小區融資難、後續管理難的問題,這一經驗可推廣借鑒。(南寧日報 記者尹海明 通訊員姚琳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