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廣西開展中小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培育——讓民歌浸潤孩子心田
2022-06-08 10:14:5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韋歡責編:劉洋

  “《壯寨歌圩》是一部室內樂,2020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這部作品融合了都安民歌、平果嘹歌、德保山歌等民族音樂元素……”5月20日,“國家藝術基金進校園”活動走進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東葛校區),廣西藝術學院戴麗霞教授借助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壯寨音跡》《壯寨歌圩》等,向師生們分析講解壯族銅鼓音樂元素的創新運用。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實現以美育人,助力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2009年以來,戴麗霞帶領的團隊一直從事地方中小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培育的研究與實踐工作。他們把民族音樂教育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讓民族文化在少年心間傳承;他們激勵孩子們走向舞臺,以藝術實踐的方式,不斷充盈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讓民族音樂走進課堂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音樂的澆灌,民族音樂是開展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現代創作和研究的戴麗霞表示,廣西有民族音樂的沃土,開展民族音樂教育既是增進青少年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團結的現實需求,也是一名音樂工作者應有的藝術自覺。2009年,戴麗霞開啟“地方中小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培育的研究與實踐”工作。

  時至今日,“五育”並舉深入人心,但在不少地區尤其是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民族音樂教育更是難以成為正式系統的課程。

  10餘年來,以戴麗霞為帶頭人的“八桂青年學者”創新團隊,帶著國家藝術基金等高水準科研項目,深耕全區15所中小學,不斷推進民族音樂教育生根發芽。他們以課堂為主陣地,巧妙運用廣西民族音樂元素融入中小學音樂基礎教育,以創作課、講座、教學研討、評教等方式,深化課程教學內容。

  每個孩子都是“小小作曲家”。他們在課堂上,跟著老師挖掘、歸納、探究廣西少數民族音樂之美,對壯、侗、苗、瑤等少數民族音樂素材進行創編,引導學生體驗廣西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這種自主創編,不斷激發孩子們學習興趣,也培養他們民族自豪感,增進文化自信。”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銀杉校區王長利老師説。

  要上課,就得有老師。在賓陽縣鄒圩鎮中心校,戴麗霞團隊與學校開展轉崗教師民族音樂素養提升工作,每週開展一次音樂教研活動,面向該鎮音樂師資薄弱的6個教學點開設遠程課堂。這些做法,提高了民族音樂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受益面,讓音樂教育的“橋梁”架起了孩子們多彩的童年夢,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伴著歡歌笑語快樂長大。2021年在南寧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中,鐘唯榕老師的《五個小夥伴》代表學校首次獲獎。

  在舞臺上呈現精彩廣西

  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三年一屆,是全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學生美育實踐平臺。

  2019年,在第六屆賽事中,廣西中小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培育工作的多所實踐學校脫穎而出,斬獲殊榮: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小學部)民樂團拿下藝術展演類小學甲組一等獎;梧州第八中學榮獲藝術表演類中學甲組二等獎……

  “我們不光要在課堂上教,更要讓孩子們進行藝術實踐、創意表達。”戴麗霞説,讓孩子們到各種舞臺上展現自己、成就自己,是開展民族音樂教育一開始的設想。

  結合線上、線下教學,融合微課、白板、電子書包等新媒體,廣西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不斷拓展教學新時空,打造有針對性、有吸引力的新音樂課堂,並頻頻亮相全國各類展示舞臺。近年來,先後有課例《絲竹韻》獲全國應用説課一等獎,課例《紫竹調》在全國信息技術整合優質課大賽中拿下一等獎。

  依託廣西藝術學院中國-東盟藝術人才培訓中心,提升中小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培養。實踐學校在“中國—東盟音樂周”“中國—東盟舞蹈教育論壇”等相關平臺上推出民族音樂作品1320部、民族題材音樂會150場。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小學部)學生合唱團受邀到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該校中學部學生交響樂團先後應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政府邀請,在慕尼黑市政廳、維也納金色大廳、克拉根福市藝術節展演並獲得好評。

  通過學生們的展演、競賽,廣西優質的民族音樂資源得到傳播,使更多的中小學生受益。

  低吟淺唱中自信成長

  青少年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人格塑造、道德培養、觀念構建等方面都需要精心引導。民族音樂無疑是這個時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文化情感塑造的寶貴教材。

  廣西中小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培育始終以“中國根,民族魂”為培養導向,立足本土音樂文化,打造“思政+”“信息化+”“民族文化+”的教學新模式,以音樂弘揚民族文化,為青少年成長培根鑄魂。

  在中小學創編課教學中挖掘民歌中蘊含的紅色文化、思政元素,實現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同頻共振。如在引導學生運用廣西民歌音樂元素創編時,讓學生在《壯錦獻給毛主席》《愛我中華》兩首作品中找尋壯族音樂元素,挖掘作品所蘊含的紅色文化,引導學生在作品欣賞和創編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民族、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

  “我們通過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在備賽過程中學習演奏《對歌》《壯寨歡歌慶三月》《壯鄉飛出金鳳凰》等具有廣西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藝術修養、磨煉音樂技能,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挖掘的動力,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南寧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東葛校區教師戴宇翔表示。柳州市第八中學韋屹立等老師設計的《紫竹調》《小山羊》《靜夜思》等音樂課例,以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源提升了學生學習民族音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戴麗霞説,10餘年間,有不少學生因此走上了學習民族音樂的道路。而更讓人欣喜的是,民族音樂增加了民族認同,增進了民族團結,也讓教育推進了傳承,讓孩子們從中收穫了快樂、自信和自豪。(廣西日報 記者 奚振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