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文旅清風”潤八桂
2022-07-20 10:13:1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韋歡責編:劉洋

“文旅清風”潤八桂

“清廉文旅”全區文化和旅遊系統廉政書法優秀作品展。韓江/攝

“文旅清風”潤八桂

桂林古蓮文化街銅像景觀。

“文旅清風”潤八桂

桂劇《石鼓傳奇選場·廉政祖訓》劇照。

“文旅清風”潤八桂

南寧青秀山竹園中的“廉石”石雕景觀。 黃幼婷/攝

“文旅清風”潤八桂

自治區文旅廳啟動“清廉文旅——走讀廣西”系列活動。

  編者按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清廉廣西建設。擦亮桂風壯韻底色,讓清廉之風撲面來、廉潔之花遍地開,成為全區文旅系統重要使命。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守土擔責,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清廉廣西建設,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平臺優勢,做好文化場館展示教育、文藝創演以戲化人、景區基地寓教于樂等大文章,為清廉廣西建設貢獻文旅力量。

  當前,一股“清廉文旅”新風正在八桂大地颳起,全區文旅人正以風清氣正的精神面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以展育人

  公共文化場館是傳播文化的重要平臺。今年以來,自治區文旅系統充分發揮平臺作用,開展與清廉文化有關的各種展覽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家風潤八桂。7月2日上午,廣西民族博物館家和萬事興展廳人頭攢動,講解員正傾情為遊客解説:“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灣,也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一道重要防線。在八桂大地上,涌現了一批崇文重教、拒貪尚廉的先賢,留下了不少感人的家風故事……”

  今年4月,廣西民族博物館推出“家和萬事興——廣西家庭家教家風主題展”,從“紅色家風”“先賢家教”“清廉家庭”三方面,挖掘廣西有史籍記載的、有遺跡遺物留存的以及人民群眾口耳相傳的家風故事,結合時代楷模光榮事跡,以不同展陳形式向觀眾生動詮釋“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該展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廣泛好評,每天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截至7月3日,展覽共接待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廣大市民團隊401場次,參觀人數超過19萬人次。

  書香傳廉意。廣西圖書館發揮自身功能,分別在一樓大廳和左側廳設置“廉政文化書櫃”和“廉政文化圖書角”,為廣大讀者提供清廉文化滋養空間。

  “這裡的廉政主題圖書品質高,精品多,讓人開卷有益。”7月3日下午,一位正在“廉政文化圖書角”翻閱書籍的讀者告訴記者。書架上“不忘初心常思廉”“風清氣正幹事業”的標語引人注目,引得年輕讀者紛紛拍照留念。

  廣西圖書館還推出了“風清氣正展新顏——走讀廣西廉政文化展”和“新中國反腐倡廉大事記文獻展”主題展覽,多角度傳播廉政文化,也受到廣大讀者的熱切關注。

  翰墨頌清風。6月27日,“清廉文旅”全區文化和旅遊系統廉政書法優秀作品展在廣西群眾藝術館開展,吸引不少單位職工和市民前來參觀。

  “此次活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很高。展覽共徵集到800多幅作品,經專家評選,最終展出85幅。”廣西群眾藝術館館長覃廣周介紹,作品內容豐富,囊括詩詞歌賦、格言警句、家訓諍語等,大家通過書法藝術傳承優秀廉潔文化,表達全區文旅人堅守廉潔自律的決心,社會反響很好。

  以戲化人

  看“廉”戲、樹“廉”風,是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清廉廣西建設中,自治區文旅系統精心創作和展演藝術精品,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傳播清廉文化,厚植清廉土壤。

  “除五瘴,警示後人千古唱。浩然正氣整河山,迎來滿城百花香。”近日,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入圍名單揭曉,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中心創排的以清廉文化為主題的桂林漁鼓《除五瘴》成功入圍節目獎和新人獎。

  桂林漁鼓《除五瘴》取材于800多年前宋人書刻在桂海碑林龍隱洞口的《龍圖梅公瘴説》,講述北宋時期龍圖閣學士梅摯在昭州(今桂林平樂)為官時寫下著名反腐檄文《五瘴説》,生動形象地抨擊了官場五瘴對江山社稷、百姓利益的破壞,從而揭示出《除五瘴》的警醒作用和現實意義。

  6月23日晚,在2022年賀州市職工大型文藝晚會上,大型廉政桂劇《石鼓傳奇選場·廉政祖訓》選段精彩上演。舞臺上,演員唱念做打,揮灑自如;舞台下,觀眾聚精會神,細細品味。

  《石鼓傳奇》講述的是明朝富川籍官員毛德貞的故事。毛德貞勤政愛民,告老還鄉時,百姓打造了一對功德石鼓相贈,他考慮到可作為壓艙石抵禦風浪,便留下了石鼓。不料族人以為他違反祖訓貪污受賄,堅決不讓他上岸。後來,族人得知緣由,甚為感動,便把石鼓立於村裏,垂示後人。

  該劇是廣西戲劇院與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傾力打造的一部廉政題材的文藝作品,深受群眾喜愛。“我們每次送戲下鄉時,那些傳統村落的古戲臺前都擠滿了觀眾,《石鼓傳奇》讓不少群眾津津樂道。”富川民族藝術團相關負責人説。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進一步助推清廉廣西建設,6月18日,自治區文旅廳正式啟動“清廉廣西”2022廣西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線上展播活動,作品包括歌劇《血色湘江》、雜技劇《英雄虎膽》、壯劇《蒼梧之約》等諸多紅色經典劇目,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

  據統計,截至7月1日,自治區文旅廳在微博、抖音、微信視頻號共開設40場直播,共展演14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直播總時長超78小時,直播總觀看人次35萬,獲點讚17.1萬個。

  “革命文化具有教育功能,紅色經典劇目寓教于戲,在清廉廣西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自治區文旅廳藝術處處長劉國建説。

  以遊悟人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7月1日,一聲聲有力的誓言在南寧青秀山廉潔文化主題竹園響起。

  竹園圍繞廉潔文化主題,深入挖掘我國傳統文化中與竹有關的廉潔文化,設置多組古代為官清廉的名人典故雕塑,在形態各異的山水石上雕刻文人手跡,營造“以竹咏廉、以竹頌廉、以竹傳廉”的濃厚氛圍。自開園以來,共有各級黨組織400多批次、黨員幹部2萬餘人次到此接受黨風廉政教育。

  “在風景優美的景區打造廉潔教育基地,讓人們遊有所學,遊有所悟,在欣賞美中接受廉潔教育,這種做法值得肯定。”廣西紅色文化促進會會長楊福平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月2日,一群來自桂林市的小學生站在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村《愛蓮説》浮雕前齊聲朗誦。

  作為靈川縣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江頭村,是桂林有名的“清官村”“才子村”。2020年以來,該縣以創建“愛蓮江頭·百年清風”市級廉潔黨建品牌為契機,依託江頭村歷代清官勤政廉潔愛民史實,將江頭周氏家族家風文化、家庭助廉文化與當代廉政文化教育有機結合,以黨員幹部廉潔家風促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輻射帶動廣大黨員幹部崇廉、尚廉、愛廉、護廉。

  今年,該縣進一步按照清廉廣西的建設要求,將江頭村3A級景區全力打造成觸“景”生“廉”、寓“廉”于“遊”的清廉景區。截至目前,僅愛蓮家祠、太史第、五代知縣、周潤澤宅四處清廉主題教育陣地已接待遊客2.5萬餘人次。

  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關於大力推進清廉廣西建設的意見》,充分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和陣地作用,推動清廉機關、清廉文旅建設,近日,自治區文旅廳啟動了“清廉文旅——走讀廣西”系列活動。

  此次活動在全區文旅系統內組織策劃和遴選了“邕城印象”清廉南寧之旅、“工業柳州”清廉文化走讀之旅等26條“走讀廣西——清廉文化之旅”主題黨日活動線路。線路覆蓋全區14個設區市,優化串聯了博物館、紀念館、革命戰役舊址、廉政文化基地、公共圖書館以及景區景點等84個活動點,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突顯地方人文特色和清廉文化內涵。

  “近段時間以來,全區各地還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清廉文旅建設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讓系統內黨員幹部受到廉潔文化的熏陶,還向廣大群眾傳播了廉潔理念,取得了可喜成效,為進一步推進清廉廣西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自治區文旅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劉長春説。(廣西日報 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翁光陽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