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年,廣西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迎來“開門喜”——
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名單公佈,包括梧州、防城港、河池、崇左4個設區市,柳州市柳南區、賀州市八步區以及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南丹縣4個縣(區)在內的廣西14個地方和單位上榜。
自治區黨委、政府近日也作出關於表彰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的決定,200個集體、299名個人獲獎。
近年來,全區各地各部門和各族幹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加快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工作,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繼續在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鞏固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一道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2月19日,正值雨水節氣,大地萬物在春風雨露滋潤中甦醒。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大嶺村,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村黨支部書記相珍蘭一大早就忙碌起來,她組織村委工作人員下村入戶,動員群眾春耕,到全産業鏈萬畝優質瑤藥示範基地檢查雞血藤種植情況,還到村裏的民宿向遊客徵求意見,思考如何進一步升級旅遊服務。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相珍蘭是大嶺村的致富能人,“十三五”期間她帶領當地瑤族群眾發展瑤家特色旅遊民宿,實現了脫貧致富,目前全村已有20家民宿,245間客房,300多張床位。2018年至今,該村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廣西十大森林康養基地”等稱號。“如今大嶺村形成了以鄉村民宿旅遊産業為主、多種産業共同發展的格局,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3萬元。”相珍蘭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奏響團結曲,開出幸福花。全區各地各部門不懈努力,涌現一大批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有形有感有效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
連日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黨委書記蒙佳龍進村入戶與群眾一道謀劃産業發展,推進鄉村旅遊項目建設。該鎮立足資源稟賦,發展集“民族文化、現代農業、旅遊觀光、農家體驗”于一體的鄉村田園旅遊業,打造柳浪咧民族特色商旅小鎮,易地搬遷群眾就近創業就業實現穩定增收,鎮黨委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我們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3年全鎮産業幫扶覆蓋率達100%,脫貧人口人均收入達1.7366萬元。”蒙佳龍介紹。
地處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南麓的河池市,總人口433萬,居住有47個民族,其中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水8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5.6%。該市抓經濟促團結,全力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十三五”期間全市76.52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1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0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歷史性解決困擾民族地區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環江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實施産業強縣、交通強縣、教育強縣行動計劃,讓全縣各族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
防城港市是全國兩個既沿海又沿邊的城市之一,全市105萬各族人民合力建設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富裕幸福家園,京族成為廣西邊疆民族地區率先邁向共同富裕的典範。
崇左市有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現代化南疆國門城市。該市高效實施“富裕邊疆”工程,2020年以來連續4年GDP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區前列,增進邊疆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南站社區,是廣西易地搬遷第三大集中安置點,共安置搬遷群眾4606戶2萬人,壯、苗、瑤、侗等少數民族佔94.52%。南站社區第一書記粟斌介紹,社區近年來著力解決搬遷群眾的難點問題,採取“轉移就業+‘萬畝茶園、生態産業園、生態工業園’+‘微車間、微田園、微市場’+公益崗位開發”的“1+3+3+1”後續扶持模式,搬遷群眾走出了一條“安置即安家、安家即安心”的幸福路。
讓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
堅定不移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加強中華民族歷史研究,推進《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院長卞成林表示,《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成立了編纂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編纂工作委員會,編委會由廣西民族大學等相關高校專家組成,具體負責《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彙編·廣西卷》的編纂工作。截至目前已輯錄史料140余萬字、圖片1200余幅,約完成編纂任務的70%。
據了解,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兩次入選由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聯合發文公佈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並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廣西擁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個世居民族,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新時代,我區大力傳承發展各民族優秀文化,持續提升“廣西三月三”“劉三姐”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影響力,傳承保護銅鼓、壯錦、風雨橋等民族文化瑰寶,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講好民族團結廣西故事,各族人民人心歸聚、精神相依,不斷增進文化認同,煥發民族文化新活力。
“要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上發揮青年作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廣西壯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培文表示。2016年,蘭培文大學畢業後,發現家鄉忻城的壯錦文化瀕臨失傳,於是辭掉大城市的工作,立志將壯錦技藝傳承下去。這位壯族小夥返回家鄉,發起“壯錦技藝·復興行動”志願服務項目,開辦公益性“壯錦技藝”培訓班1500多場次,帶動300多名“繡娘”就業創業,被評為自治區級壯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走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南寧市明秀小學,民俗文化舞臺、風雨橋長廊、傳統節氣墻等文化景觀,營造了民族交融、團結和諧的氛圍,成為孩子們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地。該校從多個角度切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舉辦民族趣味運動會、民俗文化節,會鼓表演、原生態山歌、天琴、侗琵琶等節目多次獲得南寧市各級各類比賽金獎;引領各班級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融入課程、融入活動。例如在學習繡球製作中,學生除了了解繡球的寓意及傳説,還在老師帶領下用摺紙或布藝縫製等方式設計製作繡球。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賀州市民族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姜晚英,率領團隊制定了特色辦學的目標,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相結合。她陸續將優秀民歌、瑤族長鼓舞、瑤繡等優秀傳統文化引進校園;她創建的“鄉愁館”已成為瑤族手工藝文化傳承特色實驗室,入選“廣西中小學生創新優秀案例”並在全區全國推廣。
2022年以來,我區持續開展“四個共同”文化長廊宣傳教育工作,在沿邊沿海地區建立22個“四個共同”宣傳教育點,讓歷史文化、紅色文化、邊關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交流互鑒,大力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濃厚氛圍。
像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馬頭琴聲激越,疍家漁歌唱響,川劇變臉,京劇聯唱,各民族舞蹈裙裾飛揚……1月26日,北海市人民劇場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春晚”。
這是由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承辦的“民族情相融 歡歌迎新春”的主題文藝晚會,近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居者歡聚一堂。北海市秉承“來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理念,引導各族群眾在北海互嵌融居。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會長樊國仁介紹,聯合會于2017年12月成立,建立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站,創建“黨建+民族團結”品牌,每年接納近10萬人的各族旅居者。聯合會通過組織旅居者參與文化、體育、藝術等聯誼活動,同時組織有能力的旅居者開展科技諮詢、解決技術難題等志願服務活動,“新老北海人”共同描繪了一幅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團結互助和諧的壯美畫卷,北海市2022年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多民族聚居的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是一個典型的城市新區,累計吸引近6萬家企業紮根落戶,大批流動人口務工經商。良慶鎮黨委書記姚毅表示,該鎮突出黨建引領,推動民族事務與高品質發展、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等有機融合、同頻共振。“按照區域統籌、條塊結合的思路,掛牌成立企業之家,打造15分鐘服務圈,常態化提供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優惠政策解讀、企業入駐落戶等惠企服務,為各族同胞提供創業就業新路子,切實讓大家進得來、留得住、融得入、發展好。”
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梧州市創新實施“四大工程”,高品質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格局。截至2023年底,“頭雁”工程累計舉行領導幹部培訓班92場,覆蓋全市各級領導幹部5400余人;“群雁”工程累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千場宣講下基層3800余場次,受眾達43.5萬人次;“浸潤”工程累計在鄉村、社區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品藝術表演275場,觀演人數超47萬人;“種子”工程從國民教育入手,累計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競賽、民族運動會等活動1500余場次。
河池市構建跨省區創建聯盟,打造桂黔紅水河流域6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帶。該市天峨縣、南丹縣、鳳山縣、東蘭縣與百色市樂業縣,以及貴州羅甸縣、望謨縣,探索推行黨建“聯建聯創”模式、人大代表跨區域聯建履職活動、政協區域協作機制,加快構建桂黔紅水河流域經濟協作帶,呈現出“同山同水同血脈·同心同德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賀州市八步區與廣東懷集縣聯創共建“粵桂一家親·懷八好鄰裡——共建省際邊界紅色睦鄰廊道”示範區,依託省際邊界鄉鎮建立人大代表工作聯絡站、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政協委員行動”等,在民族團結、黨的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産業發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如今,全區上下持續深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全面推進黨員幹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學生夯基育苗、各族群眾凝心鑄魂。5700多萬各族幹部群眾學方略、謀創新、抓落實,以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引領,著力建設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守望相助和諧家園、宜居康壽美麗家園、邊疆穩定平安家園,厚植“中華魂”,育出“團結花”。(廣西日報 記者 覃文武 何明華 通訊員 李曉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