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水利建設品質與速度齊抓 追春衝刺“開門紅”
2025-03-19 14:07:51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廣西水利建設品質與速度齊抓 追春衝刺“開門紅”

玉林市龍雲灌區工程蟠龍水庫施工現場。

廣西水利建設品質與速度齊抓 追春衝刺“開門紅”

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必嶺泵站。

廣西水利建設品質與速度齊抓 追春衝刺“開門紅”

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達開灌片。

  初春的八桂大地,江河奔涌,萬物競發。

  在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B5標段,推土機、挖掘機和運輸車往來穿梭;龍雲灌區金雞嶺隧洞內,盾構機晝夜不停掘進;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達開灌片項目2標段,焊花飛濺,管道安裝緊鑼密鼓進行……

  2025年開年,廣西以“起步即衝刺”的昂揚姿態,擂響水利建設戰鼓,在品質與速度的雙重賽道上全力衝刺一季度“開門紅”,用實幹為廣西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水動能”。

  1 工程串珠成鏈 八桂潮涌新篇

  作為珠江流域的“生態水塔”、連接滇桂黔與粵港澳地區的“黃金走廊”,廣西山川縱橫間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稟賦。然而,“水在谷底流,人在山上愁”的工程性缺水難題,始終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脈搏。

  近年來,隨著《廣西水網建設規劃》《廣西水網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戰略落地,一張“兩橫八縱、六河連通,引補相濟、調蓄結合”的現代水網構架正在舒展經脈,一幅興利除害、惠及民生的治水藍圖正從紙面躍入現實。

  2024年,作為全國首批省級水網先導區之一,廣西交出了亮眼答卷: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大莊支線、百色水庫灌區工程建成通水,長塘水庫、龍江河谷灌區開工建設,下六甲灌區、大藤峽灌區、龍雲灌區工程加快建設,洋溪水利樞紐、邕北灌區、龍灘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4項工程納入國家“兩重”建設名單,玉林市、陽朔縣入選全國市級、縣級水網先導區名單……一項項水利工程串珠成鏈,在防洪排澇、城鄉供水、農業灌溉、生態修復等方面發揮顯著成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廣西水利系統加壓奮進,以超常規舉措提速提質,全力衝刺圓滿完成年度目標。自治區水利廳對環北廣西工程B5標等關鍵工作面,組織施工單位節假日不停工;建立“日調度、周會商、月通報”機制,成立8個督導組駐點幫扶;提前與各市縣“對表”制定攻堅路線圖,將年度投資目標分解到月、細化到標段;建立“日報告+專班督導”機制,對邕北灌區等重大項目實行“一項目一策”精準幫扶;採用EPC總承包、BIM技術應用等手段,開展數字孿生工程建設,高效高質推進工程進度。

  在龍雲灌區工程施工現場,蟠龍水庫等隧洞的盾構機24小時不停掘進;環北廣西工程B5標段施工人員170余人實施“三班倒”作業,洞身開挖支護等多個施工工作面同步施工;下六甲灌區運江東幹渠工地上,數字化工地管理系統24小時監測施工品質,彰顯水利建設的“智慧力量”……

  數字見證著奮進的腳步:截至2月底,廣西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0.7億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66.3億元。

  2 品質安全並重 鑄就精品工程

  衝刺“加速度”,品質安全是底線。

  在環北廣西工程賓陽和橫州施工標段現場,車輛往來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們正緊鑼密鼓開展隧洞掘進、管道鋪設等作業。“在品質控制方面,我們實行標準化品質管理,建立覆蓋施工、監理等各參建單位的品質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對重點部分、關鍵環節的品質監管。”環北廣西工程南寧片區建設現場指揮部工程技術科負責人黃展案介紹。

  在隧洞施工過程中,針對隧洞長、洞徑小、沿線地質複雜等特點,施工單位積極探索運用小洞徑隧洞TBM、頂管施工等非常規工法和機械化施工方法。通過監控鑽進方向、地質超前預報、管片品質及灌漿品質等環節,確保隧洞施工安全。對於管道鋪設,則重點監控管材品質、基礎處理等,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施工環節,確保品質安全。

  在大藤峽灌區工程達開灌片施工現場,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安裝等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將管道吊裝到位,然後進行連接和固定。

  52歲的許師傅帶著徒弟調試著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定位儀器,智慧全站儀的鐳射發射器在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面投下“十字”星芒。“這些‘巨無霸’每節重39.6噸,安裝精度卻要控制在1.5毫米左右。”他指著管壁上的二維碼標識介紹,“從出廠到安裝,每節管道品質追溯信息全鏈條可視”。不遠處,三維鐳射掃描器正在生成管道全景模型,超聲波檢測儀“聽診”著每個焊接點的“健康狀態”。

  這只是廣西水利工程建設的一個鏡頭。在品質管理方面,廣西建立覆蓋全區的水利工程數字監管平臺,關鍵工序實行“視頻驗倉+三方會簽”,實現全過程管理;組建由資深專家組成的技術顧問團,為複雜條件下的施工建設“把脈開方”;推行品質飛檢制度,全力打造優質、精品工程。

  “根據2025年節點工作目標,我們按月跟蹤分析,定期調度,制定水利安全風險管控‘六項機制’構建工作指南與安全生産應知應會,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排查治理風險隱患,讓安全文化紮根在每道工序、每個崗位,切實築牢工程建設安全防線。”自治區水利廳監督處有關負責人説。

  3 數字孿生賦能 建設提質增效

  在玉林市龍雲灌區指揮調度中心,LED屏上跳動著各項數據。玉林市龍雲灌區管理中心主任鐘江輕點觸控屏,灌區建設的數字孿生體瞬間呈現,工程的進展情況、安全監測情況、水雨情、工情等數據盡收眼底。

  “智慧感測器作為數字灌區系統中的‘感知層’,如同灌區的‘眼睛’和‘耳朵’,能夠實時採集現場機械的運行狀態和工作參數。”玉林市水利局副局長朱仁向記者介紹,龍雲灌區管理中心通過加快推動數字孿生龍雲灌區水網建設,搭建智慧建管平臺,可以有效助力提升工程管理、建設、監督效率。

  2023年,數字孿生龍雲灌區水網項目被列為水利部數字孿生水網建設先行先試項目。龍雲灌區管理中心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持續實施數字孿生建設項目,目前已初步建成以灌區數據底板為基礎、以模型平臺為支撐、以業務應用為核心的數字孿生龍雲灌區平臺。

  在下六甲灌區運江東幹渠建設現場,AI(人工智能)安全監控系統自動識別未戴安全帽的工人,無人機每天巡航採集地質數據,物聯網感測器實時監測邊坡穩定性。

  在數字化浪潮的驅動下,廣西水利建設正實現從“建造”到“智造”的跨越。自治區水利廳積極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完成數字孿生漓江建設,啟動數字孿生落久水利樞紐等重點工程建設和已建水利工程智慧化改造工作,推進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水利工程全生命週期運用。“數字引擎”有效賦能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從漓江之濱到北部灣畔,從鋼筋鐵骨的水利樞紐到虛實相生的數字水網,廣西水利系統正讓一項項民生工程早日建成惠及千家萬戶。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後,可為近1400萬人提供可靠供水水源,同時顯著發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開放效益、社會效益等;洋溪水利樞紐的防洪標準提升,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實施築牢安全防線……

  當前,廣西水利建設者正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向著一季度目標發起最後衝刺,力爭完成水利建設投資同比增幅10%以上,年內開工黑水河灌區工程、邕北灌區工程等重大項目,為實現“全年紅”加速奔跑,為“十五五”水利藍圖積蓄力量。同時,加快推進南盤江調水、平陸灌區等工程前期工作,為爭取2026年開工建設創造條件;統籌推進潯鬱灌區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為實現‘十五五’開工做好項目儲備。(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王克礎 通訊員 田慧瑩 駱遠柱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