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採茶忙。
茶農們將新鮮採摘的春茶裝袋。
春分時節,春意盎然。漫山遍野的茶樹,嫩芽勃發、層層疊疊,空氣中瀰漫著淡淡茶香,沁人心脾。
茶園中,侗鄉茶娘腰挎竹簍,穿梭于茶壟間,她們身姿輕盈、手指翻飛,忙碌的身影與翠綠的茶樹相映成趣,宛若五線譜上的躍動音符,歡快彈奏春日豐收樂章。
這裡,是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寨大村。
“我今天共採得10公斤茶青,一天就有400多元進賬,村裏姐妹們的採茶勁頭可足啦!”寨大村婦聯主席蘭麗連笑著説。
三江地處桂、湘、黔三省(區)交界處,所處經緯度被茶界公認為“黃金産茶區”,“高山雲霧出好茶”的仙境造就了三江早春茶“早、特、鮮、香”的獨特品質。今年雨水剛過,三江早春茶便搶鮮上市,受到市場熱捧。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三江生態産業園內燈火通明,禦香茶業有限公司、茗大叔茶業有限公司、廣西堡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各茶企機器轟鳴聲交織成一首奮進的交響曲。
車間裏,新鮮茶葉在殺青、揉捻、乾燥等一道道工序中不斷蛻變,空氣中茶香四溢。
“我們今年入駐生態産業園並正式投産運營,利用自動化茶葉加工設備,産能大幅提升,這幾日天氣回暖,茶廠每晚加工鮮葉超5000公斤。”廣西堡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薰薰介紹,公司集茶葉生産、銷售于一體,主要加工綠茶、紅茶、白茶、六堡黑茶等産品,將以産能大提升帶動茶農穩增收。
春分過後,三江茶城迎來交易高峰期,浙江、安徽、福建等各地茶商早早趕來品鑒、選購幹茶,詢價、議價之聲此起彼伏,人聲與茶香相互交織。
“三江茶城每天6時開放經營,幹茶日交易量約50噸。”3月22日清晨,三江茶城工作人員吳燦軍告訴記者。
近年來,三江依託茶葉種植的傳統優勢、自然優勢和資源優勢,傾力做好“三茶”統籌大文章,通過文化賦魂、科技賦能,因地制宜推動茶産業延鏈補鏈強鏈,推動茶産業從單一種植到“接二連三”發展,聚力做全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奮力將“小葉子”打造成“大産業”,推動茶産業走上規模高效、生態多元、健康持續的發展之路,三江茶業綜合年産值從2005年的7540萬元一路飆升至2024年的87億元,全縣21.5萬畝茶園已成為侗鄉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金飯碗”,茶經濟已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頂梁柱之一。(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陳明桂 三江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龔普康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