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挖掘機智慧工廠一線員工熱火朝天趕制訂單。 自治區國資委供圖
國有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當全球産業鏈深度重構的驚濤拍岸,當新質生産力成為大國博弈的戰略高地,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樞紐的廣西,正以國資國企改革為突破口,書寫著新時代的“創新策”。
廣投集團的AI巡檢機器人,如同數字哨兵守護著水電站的脈搏;北部灣銀行的智慧授權系統,“1秒響應”消費貸、小微貸、社保卡等金融服務;廣西交投集團的“路網先知”智慧交通模型,用30分鐘預見化解“堵城之困”;廣旅集團的“劉三姐大模型”,讓AI導遊化身陪伴遊客的新時代歌仙……
當前,我區正加快實施國有企業科技創新工程和專項行動,以“政策築基、項目攻堅、行動破局”構築全新創新生態。廣西國有企業奮起直追,以創新破局、向改革要力,全力奏響科技創新的激昂樂章。
1 政策賦能,築牢創新根基
在德國慕尼黑,柳工集團攜電動化設備、新一代T系列輪式裝載機、礦山、採石和破拆全系列解決方案亮相bauma2025展會,收穫超億元採購訂單;在柳工集團總部,産品研發人員利用“5G+大數據”提取上萬份標書中的産品市場需求;在柳工産品服務維修現場,柳工數字員工“柳小元”依託“5G+AI”技術,化身維修專家指導服務人員精準定位故障部位……
柳工集團負責人表示:“柳工發揮‘三全一體’戰略和‘四統一’‘四高效’研發體系的競爭優勢,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掌握在柳工人自己手裏。”
柳工的一系列新變化,正是自治區國資委從多維度構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引導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一個生動縮影。
廣西是全國較早推行“一企一策”考核機制的省區之一。自治區國資委在考核中堅持激勵和約束並重,明確由於實施重大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等對企業經營業績産生重大影響的,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原則和有關規定,在考核上不做負向評價,鼓勵激勵企業敢作敢為、敢闖敢幹。
自治區國資委副主任張奕介紹:“今年我區加大政策支持引導,立足出資人的職能,結合科創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的建立,在研發創新、業績考核、工資分配、容錯糾錯等方面持續優化支持措施,力爭監管企業全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1.8%以上,加大力度推動企業技術突破、成果轉化和産品應用推廣。”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催生出産業發展裂變效應:科創投資基金如春汛漫江,澆灌著數字經濟的沃土;創新容錯機制若東風解凍,喚醒了科技人員的闖勁;“揭榜挂帥”制度似號角催徵,激勵著攻關團隊勇攀高峰……
數據顯示,1—3月,全區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實現新産品産值60.20億元,同比增長10.56%;國企産品出口持續“飄紅”,1—3月出口銷售收入59.47億元,同比增長16.11%。
2 項目驅動,點燃創新引擎
在柳鋼熱軋廠生産線的“黑燈庫房”,設備正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無聲、有序完成板坯入庫、堆垛、上料等工作。
柳鋼集團廣泛應用5G、工業互聯網、AI視覺識別等先進技術,實現煉鋼、軋鋼等關鍵環節智慧控制,大幅提高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
柳鋼熱軋廠廠長陳昌宇表示:“鋼鐵屬於傳統産業,我們的目標是引入新質生産力進行應用改造,實現從傳統製造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製造的華麗轉身。”
項目是創新的載體,也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
目前,我區正加大項目支持引導,繼續統籌安排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項目,在人工智能、傳統産業改造提升等方面,重點推進100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製造業單項冠軍等科技型企業;及早謀劃“十五五”項目庫,推動更多項目納入自治區層面“雙百雙新”“千企技改”項目計劃。
廣西路橋集團在平陸運河橋梁施工中,研發“智慧航道預測系統”和“拱肋施工數字孿生監測平臺”,確保橋梁建設安全可控;北投集團啟動建設“無人機監管服務網”,可為用戶提供無人機實時監控、軌跡追蹤和違規預警等一站式服務……這些場景,映射著廣西國資系統“雙百雙新”項目建設的強勁脈動。
以“雙百雙新”“千企技改”項目為抓手,廣西國資國企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2024年,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經費投入150億元,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05%,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全年形成新技術、新産線、新産品101項,新增知識産權成果506項,新增自治區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3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知識産權優勢企業等科技型企業戶數達142戶。
3 搶先佈局,激發創新活力
“三姐三姐,請幫我規劃一個‘五一’小長假期間,南寧市4天3夜的旅遊行程。”4月29日,來自江西的遊客張女士向“劉三姐數字人”提問,AI導遊“思考”數秒便開始應答,規劃出一條包含青秀山風景區、廣西民族博物館、民歌湖等熱門旅遊目的地在內的詳細行程。
據介紹,廣旅集團的“一鍵遊廣西”平臺通過跨層級、跨行業、跨領域的“多跨協同”,打通了11個部門的19項數據,歸集了全區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的文旅基礎數據。平臺入駐商家從2023年的3萬多家增長至今年3月底的41.7萬家,交易額從3300萬元增長至2.9億元。
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作為科技創新主力軍,廣西國企正加速挺進“主戰場”,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自治區國資委統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向“人工智能+”領域傾斜,引導科創基金、産業基金加大企業人工智能項目支持,“人工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物流”“人工智能+文旅”正在全區各地蓬勃興起。
此外,我區正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三年行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智慧及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數字創意等重點領域,全力推進50個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以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為牽引,全面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
“二季度,自治區國資委將督促各企業加快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搶抓國家實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等重大機遇,全面落實企業科技創新激勵政策,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構建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切實推進人工智能賦能高品質發展。”自治區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政策春雷”到“項目矩陣”,從“機制活水”到“生態雨林”,一幅以科技創新重塑國企競爭力、以智慧轉型賦能高品質發展的壯美圖景正在八桂大地徐徐展開。(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許丹婷 通訊員 鄧明甫 張維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