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話我們老人家聽得懂,村裏變得越來越好,我感到很幸福。”5月22日,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崇山村,71歲的瑤族老黨員蒙炳福説起村裏的方言黨課。日前,該村黨支部書記蒙振軍用瑤話講述了近年來村子發生的巨大變化,很多上年紀的老黨員感受頗深。
作為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超80%的桂西北山城,河池正通過構建民族語言宣講體系,全覆蓋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讓黨的理論如春風化雨般滋養著各族群眾。用方言講黨課不僅讓老一輩少數民族群眾聽得懂,還能讓紅色故事入心入腦,是一種更接地氣的講課形式,這樣的場景正是河池市創新“方言黨課”的生動寫照。
河池市從鄉鎮、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員中選拔一批會説少數民族語言的幹部,組建122支“方言黨課”宣講團,深入少數民族聚居村屯,用瑤話、壯話、仫佬話、毛南話等語言上黨課1884次,聽課黨員群眾8萬多人次。
同時,聯合當地黨史、黨校、廣西韋拔群幹部學院等部門,聚焦各地、各民族特色,因地制宜構建“黨校專家+黨史學者+本土講師”協同課程開發機制,開發《傳承革命精神 堅定理想信念》等50門核心課程、攝製《足跡》等系列微黨課170部,並製作《拔哥故事》等28部民族語言教育片,滿足各少數民族黨員教育需求,構建起層次豐富、形式多元的黨員教育課程體系。
結合實際,河池市還採取“板凳黨課”“船上宣講”“農家夜話”等方式,深入田間地頭、生産車間、水面船隻開展黨課宣講,讓黨課更接地氣,拉近幹群距離。創新推行“指尖黨課”,在“河池先鋒”微信公眾號開設在線學習欄目,每月策劃推送學習清單和微黨課,為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講黨課,實現“指尖上的學習”。同時,還依託黨建雲、微信直播等網絡雲端平臺,建成市縣鄉村四級聯動遠程教育高清視頻教育系統,形成覆蓋全市1891個終端站點的立體化網絡,推動全市黨員共上一堂黨課,實現“一鍵開播、萬人同屏”,讓“方言黨課”喜聞樂見,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此外,河池市創新開展“十佳黨課”雲直播活動,採取線下授課、線上直播的方式,將評選出的《傳承劉三姐歌謠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21個市級優秀黨課講到“直播間”,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賡續紅色血脈、主動擔當作為。近年來,全市舉辦“十佳黨課”雲直播活動13期,覆蓋黨員幹部50多萬人次。(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卿要林 通訊員韋龍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