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廣西範式”
2025-07-22 14:00:0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大暑時節,驕陽似火,八桂大地卻藏著沁人的清涼。層層梯田翻涌成碧色波濤,漓江的竹筏劃破鏡面般的水面,古寨鼓樓間山歌悠揚……廣西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融合生態文明理念與國際視野,正執鄉村旅遊之筆,書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壯麗篇章。

  廣西的夏日,從不是單調的燥熱。廣西森林資源富集、生物多樣性豐富,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2.5%,全國第三,讓這裡成了天然的“綠色空調”。這些藏在山水間的饋贈,如今都成了鄉村旅遊的“流量密碼”。近年來,廣西立足自然山水生態與多彩民族民俗等特色資源,積極探索鄉村旅遊融合發展新路徑。目前,全區已建成38個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以及53個自治區級森林康養基地。在多項扶持政策推動下,“生態+健康”産業深度融合,2024年,森林康養與生態旅遊産業綜合收入突破2300億元。曾經“靠山吃山”的樸素願望,如今在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的平衡中,長成了枝繁葉茂的“富民樹”,生態保護已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引擎。

  政策的春風,讓這片土地的活力愈發旺盛。《廣西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為“鄉愁經濟”注入澎湃創新活力。南寧“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研學+旅遊”融合模式,年接待研學團隊超15萬人次,農戶的米酒、瓜果等農産品借著旅遊東風,溢價逾30%。數字技術與鄉土氣息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全區建成智慧旅遊村寨127個,在線預訂覆蓋率超90%,漓江景區AR導覽使遊客量提升40%。陽朔、龍勝等國際旅遊目的地持續閃耀,“廣西鄉愁”正加速崛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文化的根脈,是鄉村旅遊最深沉的底色。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侗族大歌每日在鼓樓回蕩,銀飾叮噹伴著和聲飛揚。“以前歌是唱給山聽的,現在唱給全世界聽。”侗族歌師吳奶奶説。非遺工坊裏,遊客跟著繡娘體驗侗布製作,一針一線間觸摸民族記憶。這些活態傳承的文化記憶正轉化為強勁産業動能:三江通過非遺體驗項目帶動8000余戶農戶增收。與此同時,靖西舊州的繡球産業年産量突破50萬個,産品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小小繡球成為連接世界的文化信使。

  當大暑熱浪席捲都市,龍脊的層層綠浪、遇龍河的碧波竹筏、程陽八寨的悠揚侗歌,廣西的鄉村旅遊從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一場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的對話。這裡的每片綠葉都連著生態賬,每首山歌都藏著文化根,每筆收入都寫著振興篇。

  如今,八桂大地上,山水更清、鄉愁更濃、日子更甜。當夕陽為程陽風雨橋鍍上金邊,當晨霧漫過“美麗南方”的稻田,鄉村全面振興的畫卷正以山水為媒、文化為魂、創新為翼,在這片熱土上徐徐鋪展,向世界精彩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廣西範式”。(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王艷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