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上半年廣西陸海交通基建加速推進 織路網 築樞紐 暢通道
2025-07-22 14:01:3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上半年廣西陸海交通基建加速推進 織路網 築樞紐 暢通道

世界最大跨徑獨柱式三塔空間纜懸索橋——蒼容潯江大橋順利實現合龍。

上半年廣西陸海交通基建加速推進 織路網 築樞紐 暢通道

黃百鐵路羊架河大橋進入上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本文圖片均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提供)

  盛夏七月,盤龍柳江特大橋合龍的轟鳴聲還未消散,桂林至鍾山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兩安瑤鄉1號隧道又迎來雙線順利貫通。一個個關鍵工程節點的突破,是廣西加速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縮影。

  作為西部腹地與沿海的關鍵紐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正全面提速。今年以來,廣西加速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其中,廣西交通投資集團作為交通建設主力軍,統籌推進29個高速公路、鐵路項目建設,完成交通項目投資157.5億元,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能級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1 重點工程撐起通道骨架

  走進西部陸海新通道標誌性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那蒙澄碧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與建設者的身影交織成奮進圖景,一場場攻堅戰接連告捷。

  7月11日上午,隨著混凝土緩緩注入大橋9號墩連續梁0號模板,黃百鐵路廣西段首個連續梁開始澆築,橋梁工程進入上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今年以來,該項目全線已累計完成投資約27億元。

  “建成通車後,這條國家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將有效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整體運輸能力,西南地區貨運交通版圖的重要一段將補齊。”黃百鐵路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甘裕新介紹説。

  向南望去,南憑高鐵崇憑段正錨定年內開通運營目標全力衝刺。今年6月,南憑高鐵崇憑段建設迎來關鍵節點,全線靜態驗收工作啟動,進入通車倒計時。通車後,南寧至憑祥鐵路將實現全線通達,兩地通行時間將從目前的4個多小時大幅縮短至1個多小時,成為中國對接東盟的重要國際運輸通道。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西交通投資集團主導在建鐵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5.66億元,各項目建設蹄疾步穩:柳州至梧州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盤龍柳江特大橋實現高精度合龍,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全線54座隧道已累計貫通50座。南珠高鐵玉岑段搶抓施工黃金期,北流河特大橋無砟軌道底座板澆築完成,項目全面進入無砟軌道施工階段。

  2 高速路網拓展輻射空間

  上半年,高速公路建設同樣按下“加速鍵”,復線建設及擴容改造工程全面推進,主通道輻射範圍不斷擴大。

  在桂東地區,蒼梧至容縣高速公路不斷“刷新”建設進度條:世界最大跨徑獨柱式三塔空間纜懸索橋——蒼容潯江大橋順利實現合龍,繡江特大橋全橋實現貫通,交出滿意的“年中答卷”。

  南寧至百色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控制性工程多點突破,金雞灘大橋、田東右江特大橋、龍須河大橋、百峰大橋、那滿互通等標誌性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

  桂黔交界處,樂業至望謨高速公路全線20座隧道全部貫通,廣西在建第一高墩多跨連續剛構橋——樂望路雅長特大橋T梁架設完成。

  桂林至鍾山高速公路兩安瑤鄉1號隧道雙線順利貫通,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百馬機場高速、荔浦連接線公路等年內通車項目,正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

  縱橫交錯的高速路與鐵路幹線聯動成網,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輻射力深入八桂大地每個角落。

  3 “交通+”激活發展動能

  “我們正著力構建‘交通+’産業協同融合的生態圈。”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副總工程師廖宏表示,集團重點推動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低空經濟、智慧製造、智慧物流等領域的應用,今年上半年累計獲批自治區級科研項目15項,取得軟體著作權47件,獲得授權專利46項(含15項發明專利),11項新技術實現産業化落地。

  在産業協同方面,今年上半年,交投商貿聚焦高速公路、鐵路項目貨源組織與供應配送,完成改性瀝青自主加工生産5580噸,為通道建設提供穩定保障;廣西交投桂東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推廣定制化路線,創新“以量保價”合作機制,簽訂年度50萬噸型材發運訂單,推動赤水鐵路貨場物流運力能級顯著躍升,成為廣西鐵水聯運主力軍。

  今年5月,廣西交通投資集團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圍繞重卡換電設施建設、綠色能源補給網絡構建等領域,共同探索交通運輸領域低碳轉型新路徑,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注入綠色發展動能。

  北部灣畔,巨輪穿梭,班列馳騁,西部陸海新通道正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澎湃動能,助力區域高品質發展邁向新臺階。(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郭燕群 通訊員 龔樹排 連 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