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在南疆國門鐫刻赤誠豐碑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謝亮戍守邊防紀事
2025-07-28 14:46:2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在南疆國門鐫刻赤誠豐碑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謝亮戍守邊防紀事_fororder_8811207_gxts1_1753626636087_b

謝亮講評訓練情況。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梁凱昌/攝

  “嗚——”子夜時分,急促的警報聲刺破北部灣港的寧靜。

  “系統預警,大批無人機襲擾碼頭!”軍地聯合指揮所內,一場實戰化背景下的軍地聯合演練正如火如荼進行。廣西軍區某部軍官謝亮緊盯態勢螢幕,準確研判敵情,迅速啟動預案,調度兵力,精準攔截。

  這緊張連貫的指揮流程,凝結著謝亮戍守邊海防21載的深厚功底。這些年,憑藉對廣西2000余公里陸地邊界線和海岸線的精準掌握,他在國防動員主責主業中不斷錘鍊戰法,推動傳統邊防向高效聯動的科技防護體系升級,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以青春和熱血,在南疆國門鐫刻下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赤誠豐碑。

  行走在國境線上的“活地圖”

  “革命軍人要靠能力固守國門。”這是謝亮紮根邊防21年未曾動搖的信條,也是他用雙腳丈量邊境、用心血淬煉本領的力量之源。

  南疆邊境山水交錯,地形複雜,關鍵數據得爛熟於心。謝亮把重要的信息,比如某個山口的高度、某個河流的寬度、某個林子的範圍,都抄到一個小本子上,帶在身邊。巡邏路上休息,或者出發前的空隙,他就掏出來看幾眼,背熟記牢,成為邊防通。部隊配發新式指揮平臺,可以畫出複雜的作戰圖。為了學好用好它,謝亮給自己加了一項任務:不管加班到多晚,每天晚上都得把這個平臺用一遍,畫好一張圖才回宿舍休息。 有時候為了把圖上一個小圖標畫得又快又準,或者把一個地點標得分毫不差,他一遍又一遍地練,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直至形成肌肉記憶。

  “邊防通是用腳走出來的。”前些年,謝亮利用下基層蹲點、檢查調研等機會,跑遍了廣西邊境的所有界碑、哨所和陣地。經年累月的跋涉,沉澱為他腦中精準的活地圖:哪座界碑精確位置在哪、哪個分隊在哪片區域巡邏、巡邏路線是什麼狀況、過去發生過爭議的地塊又在哪兒,面積有多大?他都一清二楚。

  這項極致的能力,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時刻,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一次,邊境某地兩國邊民互指對方越界耕種,引發糾紛,時任參謀的謝亮隨同分管領導火速前往處置。

  趕到現地時,雙方邊民情緒激動。謝亮一下車就衝向海拔近千米的山頭,結合地形地貌、耕地走向,迅速在地圖上標定爭議地區;他根據兩國臨時協議條款,準確判明對方越界耕種違法行為。經過雙方交涉,組織毀除越界耕種作物,平息了爭端。

  然而,矛盾並未就此完全消弭。細心的謝亮在復查邊界走向時,發現了一塊面積不到1平方米、開墾痕跡尚新的小塊耕地竟然未被劃入處理範圍。這個微小的異常點引發了他高度的警覺——界標物是否出了問題?他帶著連隊戰士沿著山脊一路找尋。幾經週折,終於在一處齊腰深的灌木叢中找到被泥石淹埋的界標物,那塊不到1平方米的越界耕種作物被毀除,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讓老工事披上新鎧甲

  守護國門不僅需要守衛腳下的熱土,更要看護好那些構築國防根基的筋骨——軍事設施。

  2019年,謝亮履新廣西軍事設施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新角色意味著新挑戰,上任後組織的第一次全區邊海防軍事設施安全檢查,給他帶來巨大的震撼。

  隨著地方經濟快速發展,邊海防沿線的土地被廣泛開發利用,一些過去偏居一隅的國防工程成為大眾的近鄰。一邊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緊迫需求,一邊是長滿青苔老化斑駁的戰備工事,如何尋找最大公約數成為擺在軍地各級面前的時代課題。

  “作戰對手在變,作戰樣式在變,如果還是老觀念,光想著守好那些老掉牙的水泥疙瘩,是很難打贏現代戰爭的。”檢查歸來,謝亮著力推動解決相關難題,讓老舊軍事設施煥發全新生命力。在他的積極推動下,所在單位報廢一批低價值掩體工事,借地方經濟開發的契機,根據備戰需求對邊海防一線部分工事等進行修繕完備、擴能升級。同時,打破原先軍地各管一攤的工作格局,構建起由地方黨委、政府統管,軍地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群眾性防範網絡。

  作為身經百戰的邊防通,謝亮處置突發事件的豐富經驗,成為新防護體系效能的倍增器。一次,口岸突發偷渡者暴力抗拒情況。當時正在值班的謝亮臨危不亂,一邊思考如何避免涉外爭端升級,又要確保人員安全抓捕,一邊在標圖板上劃定行動路線。很快,一份包含精準兵力部署、應對突發預案及輿情控制措施的完整行動方案就拿了出來。事件得以及時有效化解。

  真正的戰爭鎧甲不僅在於設施的硬體升級,更在於守護者認知的不斷升級。

  “只盯著沙盤上的紅藍箭頭,遲早要吃大虧!”謝亮的辦公桌上,總是堆滿最新的國際政治、地緣戰略、邊境社情資料;作戰室墻上的巨幅地圖,不時被他用紅筆圈畫出新增的潛在風險點。每一個平靜的深夜,他或在反復研讀一份新獲情報,或在燈光下推演某個預設的突發事件處置方案。

  正是這一次次的未雨綢繆、一遍遍的沙盤淬煉,積澱成他從容應對邊境風雲、驅動傳統邊關在智慧化時代煥發新生的厚重底氣。

  在波濤間鍛造海防利劍

  遼闊的北部灣海疆,是謝亮需要日夜守護的另一個主戰場。這片蔚藍的國土,在他眼中既是責任所繫,更是科技強軍、創新戰法的廣闊試驗場。如何將前沿科技注入海防體系,鍛造更鋒利的海防利劍?這個命題始終縈繞在謝亮心頭。

  俄烏衝突中,無人作戰掀起的硝煙,強烈地刺激了他的神經:戰爭形態正在向無人化加速演變!現實的緊迫感很快轉化為果敢的行動。

  在一次演訓活動中,謝亮敏銳地洞察到海岸防衛體系短板:針對小型無人機、無人艇的低空、超低空抵近偵察、襲擾甚至攻擊,現有防禦手段不多。

  演習結束,一份詳細的技術分析報告隨即出爐。裝備廠家根據謝亮提供的技術需求,配置了能夠適配高溫、高濕、高鹽等特殊環境的伺服底座。一個月後,他們就完成了設備樣品的設計。通過實兵演習,該裝備為防禦無人機襲擾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豐富了防衛作戰的“工具箱”,點燃了以科技賦能海防的星火。

  新裝備的列裝只是第一步,形成戰鬥力亟需官兵熟練掌握。謝亮將訓練場直接搬到現地,第一時間聯動裝備生産廠家,帶領骨幹邊學習理論,邊實操驗證,梳理細化操作規範流程,編寫出十余種型號新裝備操作手冊,建成配套訓練教案庫。

  “看不太懂。”實訓中,官兵不經意的一句話,如同冷水澆頭,讓謝亮瞬間警醒:再先進的裝備,若不能讓廣大一線人員快速掌握,其威力將大打折扣!必須降低門檻、提升效率!

  “數智賦能”訓練轉型的思路在他腦海中逐漸聚焦。經過嚴謹的需求論證和方案打磨,一個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訓練體系從構想變為現實。駐地一位軍事領導在觀摩後高度評價:“這套系統用於後備力量訓練,能進行高度逼真的‘實裝操作’和‘實兵演練’,極大提升了訓練的覆蓋面和效益!”

  謝亮的視野從不止于單點技術突破。為應對複雜多變的海洋形勢,他創新提出了區分突發事件的3種梯次升級狀態,按照“一主一副一備”原則,構設40余種行動,制訂形成專項準備國防動員總體方案,初步構建了銜接配套、一情多案、一案多備的方案體系,並取得諸多理論研究成果。通過技術、平臺、演練、演算法等模擬各種複雜戰場態勢,開展針對性演練,不斷驗證創新研究成果。

  轉型需要新質血液。謝亮的前瞻性思維催生了一支獨特的力量——新域新質的女民兵分隊。他緊盯“大數據、科技、工信”三大AI相關領域,積極協調對接地方相關部門,摸清潛力資源底數。他跑遍全市幾十家人工智能相關企事業單位,摸排高層次人才。經過嚴格的崗位能力匹配篩選,一批專業人才脫穎而出:直升機飛行員、快艇駕駛員、網絡工程師、安全工程師、救生潛水員……新鮮血液融入了這支新型女民兵隊伍。同時,籌措AI數字人訓練系統、智慧閱片儀等新設備,一支融合了高技術與專業技能的巾幗力量就此誕生。

  今年年初,這支女民兵分隊在北部灣演訓場上一展身手:一艘漁船在驚濤駭浪中急需救援,接到通報後,快艇、無人機、直升機迅速出動,展開立體式救援……過硬的指揮素養、專業素質、戰鬥作風,令後方聯合指揮所的軍地領導為之點讚。(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李 賢 通訊員 鄭天才 殷鐵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