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
2025-08-23 00:43: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近日,走進廣西貴港市平南縣的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只見一棟4層樓高的工廠建築內,一排排先進的高端稻米加工設備已經進場,工人們正在安裝調試,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在該中心的育秧工廠裏,智慧化育秧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著,上盤、噴水、覆土、碼盤……全程實現機械化智慧化。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_fororder_1

建設中的二期廠房 攝影 林姍婷

  據了解,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位於廣西貴港市平南縣鎮隆鎮的福塘村,項目計劃用地50畝,總投資約7000萬元,計劃分三期建設,是廣西首家採用循環立體運動式育秧苗床、首家使用全自動供盤、碼盤機械手的現代工廠化集中育秧中心。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_fororder_2

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産 攝影 林姍婷

  2023年,面對平南縣鎮隆鎮大量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部分耕地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現狀,鎮隆鎮政府立足於深入調研和科學研判,積極與廣西順多利現代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對接合作,成功簽約引進了科技種植農業南部水稻産業中心項目。這一舉措不僅為當地農業注入了新的科技動力,也有力推動了土地資源的有效整合和農業現代化轉型。2024年,經測産驗收,水稻生産示範基地每畝每年單産增産80公斤,為全縣糧食增産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_fororder_3

車間內的現代化稻穀處理設備 攝影 林姍婷

  2025年5月,貴港市自然資源局、貴港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加大推進貴港市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權屬登記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鋪開貴港市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權屬登記工作。

  了解到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的辦證需求後,平南縣自然資源局組織專業隊伍深入企業開展指導服務,協調解決設施農用地備案審批及登記地籍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優化登記流程,大幅提高登記辦證效率,並於2025年6月25日為該企業辦理了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的不動産登記。

  “不動産權證能夠辦下來,對我們企業而言,猶如一場及時雨,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題,對我們企業後續擴大規模、提高産能有很大的幫助。”拿到不動産權證後,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負責人朱偉宗激動地説道。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_fororder_4

朱偉宗(中)領取不動産權證書 供圖 平南縣自然資源局

  當前,貴港市正加大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大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的權屬登記工作,通過辦理項目土地經營權、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權屬登記,企業産權將得到進一步明晰,為企業擴大生産、提高産能、集資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得到政策惠及的還有平南縣大新鎮陳皮柑産業中心項目。該項目位於平南縣大新鎮大新村,由廣西正豐現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用地88畝,總投資1.2億元,計劃分三期建成,致力於構建陳皮柑全産業鏈示範項目,涵蓋育苗、種植、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及文化研學等領域。該項目于2025年5月27日也拿到了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的不動産權證書。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_fororder_5

廣西正豐現代生態有限公司領取不動産權證書 供圖 平南縣自然資源局

貴港平南:讓“不動産”變“動産” “一紙證書”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_fororder_6

收果季時的陳皮柑加工現場 供圖 平南縣自然資源局

  “陳皮柑産業中心項目從2024年開始建設,預計到2026年竣工,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産,大概投資了3000萬元。”大新鎮陳皮柑産業中心項目負責人盧健乾説,“如果三期全部建成後,將大幅提高平南縣陳皮精深加工産能水準,推動平南縣陳皮産業經濟效益提升,屆時産值將達到每年2億元,預估稅收達500萬元,為當地提供超1000個就業崗位。”

  平南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方案》印發的3個多月以來,平南縣先後為3家企業辦理了項目土地經營權、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農業生産設施權屬登記。下一步,該局將持續完善不動産登記長效服務機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文林姍婷 植小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