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平陸運河馬道樞紐。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周軍/攝
平陸運河部分航道已經成型。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周軍/攝
建設者們在平陸運河動物通道橋施工。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周軍/攝
一河貫通,八桂向海。
一條正在建設中的世界級運河正以震撼人心的中國速度,在八桂大地穿山破嶺。
歷經三年砥礪攻堅,平陸運河逐步推開廣西通江達海的壯闊之門,將世紀工程的宏偉藍圖,一筆一劃繪就成觸手可及的現實畫卷。
截至8月28日,平陸運河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586億元,佔工程概算的81%;完成土石方開挖約2.9億立方米,佔工程總量的92%,連續三年超額完成建設計劃。一組組亮眼數據背後,是近2萬名建設者用實幹與擔當書寫的新時代水運工程建設奇跡。
1 從藍圖到實景,世紀工程建設再提速
站在欽州市欽北區平吉鎮青魚坪村的邊坡向南眺望,平陸運河的壯闊輪廓已然清晰。百米寬的河面之上,掃淺施工船往來穿梭、持續作業,全力以赴向著建設目標發起衝刺,一幅通江達海的藍圖正加速落地。
“平陸運河航道11標全長16.8公里,航道深度達6.3米至7米,目前大部分區段已實現通水,可滿足5000噸級貨輪通航需求。”平陸運河航道11標項目副經理丁煥軍介紹,當前該標段工程建設任務已完成95%,平陸運河建設管理團隊正集中力量攻克剩餘節點,以“釘釘子”精神確保按期完成建設。
隨著各航道標段相繼突破,平陸運河“一江春水向南流”的通航格局不斷延伸。截至8月28日,航道已基本成型101公里,佔總長度的81%,為後續全線通航築牢堅實根基。
作為運河最下游、距出海口最近的梯級航運樞紐,青年樞紐的建設加速度持續拉滿。“我們正加快推進輸水廊道及上下閘首底板混凝土澆築,以及金屬結構安裝等關鍵工序。”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鐘廣達表示,青年樞紐船閘主體已完成混凝土澆築72萬立方米,佔總量的94.7%,預計今年年底實現船閘主體完工,明年2月完成人字門全部安裝。
橋梁工程作為運河重要配套,同樣緊鑼密鼓推進。在金海灣大橋項目現場,建設者們有序開展橋面鋪裝與附屬工程安裝,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為保障5000噸級船舶暢通無阻,此次拆除重建的金海灣大橋,橋面高度較原有橋梁整體提升11米,充分滿足通航凈空需求。“7月30日大橋已實現格子梁合龍,目前正加班加點推進後續建設,力爭今年底建成通車。”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袁明陽介紹,運河全線共規劃建設27座跨越主航道的橋梁,涵蓋新建、改建及加固等類型,目前已有9座完成合龍,整體工程進度達80%,全線橋梁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
據了解,平陸運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34.2公里長的5000噸級航道、3座雙線船閘航運樞紐,以及27座跨越主航道的橋梁,需開挖土石方約3.15億立方米、澆築混凝土1190萬立方米,建設體量與施工難度均位居國內同類工程前列。“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建設過程中既無現成模板可參考,也無直接案例可借鑒,加之樞紐工程體量大、結構複雜、技術要求高,進一步增加了建設難度。”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程耀飛表示,近三年來,平陸運河建設者晝夜兼程、攻堅克難,推動工程從藍圖變為實景。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平陸運河的建設打破了廣西“臨海不見海”的地理阻隔,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藍圖變為通途。建成後,5000噸級貨輪可從北部灣港直達南寧,再通過西江航運幹線連接雲貴川,將大幅縮短西南地區貨物出海距離,降低物流成本約30%,助力廣西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
2 以科技築根基,多項技術領跑世界
在廣西在建最高航道邊坡下方,一個深度超60米的巨型基坑內,數百台機械設備晝夜運轉,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的內河省水船閘雄姿已現。作為運河體量最大、人員投入最多的控制節點,馬道樞紐打通鬱江與欽江流域的分水嶺,通過雙線船閘實現水位平穩過渡,堪稱全線水運調度的咽喉。
馬道樞紐船閘體量是普通船閘的10倍,涉及混凝土澆築方量達336萬立方米。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導致的開裂風險,平陸運河建設管理團隊積極應用智慧溫控系統。
“我們最高峰時一天要澆築1.6萬立方米混凝土,突破世界紀錄。為確保這個‘大傢夥’順利澆築不開裂,我們在混凝土中預埋了1萬多個溫度感測器,還鋪設了總量約130萬米的冷卻水管,可實時監測內部溫度場變化,並自動調節通水流量和水溫。有效將內外溫差控制在20攝氏度以下,裂縫發生率降低至0.1%以下。”平陸運河集團工程管理部工程師鐘林斌介紹,截至目前,馬道樞紐船閘主體已完成23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相當於填滿約1200個國際標準游泳池。
如果説工地是有形運河的建設現場,那麼平陸運河建設指揮調度中心,便是無形智慧運河的孕育之地。在調度中心內,一塊巨大的螢幕實時顯示著進度管理、安全預警、品質管控等信息,輕點滑鼠,運河建設的每一個細節都能清晰呈現。
“我們正在同步建設兩條運河:一條是看得見的陸上運河,一條是看不見的智慧數字運河,二者共同構成‘數字孿生智慧運河’。”平陸運河集團科技信息部部長閆強表示,科技正為項目建設持續提質增速,實現了工程建設“一屏掌控”、BIM模型“一模貫通”、品質安全“一圖統覽”、工地現場“一網感知”、應急指揮“一鍵管控”。
科技創新始終是平陸運河建設的“核心引擎”。項目聯合中國工程院胡亞安院士等團隊及一流科研機構,成立全國首個運河實驗室——廣西現代運河實驗室,開展42項課題攻關,實現28項技術突破,推廣“四新技術”220余項。其中,世界最大內河省水船閘採用疊形三級省水池方案,每次通航可節約60%用水;全球最快輸水閥門系統啟閉速度達同類産品的2—4倍。多項技術填補行業空白,讓運河智造驚艷世界。
“平陸運河始終以‘高標準、高品質’為核心,在品質管控、科技賦能、生態保護三大維度實現突破,構建起‘優質、智慧、綠色’的現代運河建設體系。”平陸運河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劼耘表示,平陸運河在建設中的創新實踐,不僅為世界內河運河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更為未來我國更大規模、更長距離運河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3 守生態謀共生,打造碳中和運河標杆
3.15億立方米——這是平陸運河建設中的土石方開挖總量。
如何讓如此龐大體量的“棄料”變廢為寶,成為項目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關鍵課題。如今,一場圍繞土石方高效利用的生態實踐,已在運河兩岸生動鋪展,勾勒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生共榮的新畫卷。
在馬道樞紐糖料蔗示範園,130余畝甘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園區3000畝用地均來自運河土石方,我們覆上50釐米厚的表土,經過翻耕施肥、布設滴灌,讓原本的工程用地變成了沃土。”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王森説,至今年12月甘蔗收穫期,預計這裡的畝産可達8.5噸。
在平陸運河建設調度指揮中心,電子螢幕上實時躍動的土石方綜合利用數據,見證著這場“綠色革命”的顯著成效。
“通過優化設計,我們減少了2400萬立方米開挖量,已開挖的2.9億立方米則全部實現高效利用。”王森介紹,團隊針對不同地質制定差異化表土剝離方案,將優質表土集中存放,為後續生態修復儲備資源;圍繞“總體平衡、保本微利”目標,創新推出工程利用、抬填造地等七大路徑——其中,抬填造地技術尤為亮眼,累計用2.1億立方米土石方填充山谷溝壑,為當地凈增耕地1.41萬畝,既解決了棄土難題,又新增了寶貴耕地,實現一舉雙贏。
這些被賦予新使命的土石方,正以多元形態服務運河建設:有的化作阡陌沃野,滋養著甘蔗、瓜果;有的壘築起設施完善的運河小鎮,為建設者打造溫馨家園;更多則融入兩岸綠意,構築起蒼翠逶迤的生態長廊,為運河築牢生態屏障。
平陸運河的綠色實踐,遠不止于土石方利用。
在青年樞紐下游,晝夜運轉的聲吶監測設備清晰顯示:一條條赤眼鱒、鰻鱺等水生生物正通過趕潮河段魚道逆流而上。“1959年,當地修建青年水閘以解決茅尾海海水倒灌問題,但也導致花鰻鱺等魚類失去了洄遊路徑。”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陳柱介紹,為守護魚兒“回家路”,平陸運河在青年樞紐電站廠房尾水渠岸側,打造了總長480米的垂直豎縫式魚道與鰻魚道組合工程,既為不同水生生物打通洄遊通道,也助力區域魚類基因交流,對維護水生動物種群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當前已基本成型的平陸運河動物通道橋,主橋主拱圈自7月合龍後,正搶抓進度推進後期建設。這座橋梁建成後,將為當地斑林狸、豹貓、赤腹松鼠等野生動物,提供一條安全、綠色的遷徙通道。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平陸運河建設以“河暢、水清、魚翔、岸綠、景美、低碳”為目標,全力打造全國首個碳中和運河:構建覆蓋9大領域的綠色工程評估體系,已建成段生態護岸率達86%,遠超行業50%的標準;馬道、企石樞紐每年可省水10.5億立方米。平陸運河正以實際行動,生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新時代重大工程建設樹立生態優先的典範。(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黃遠來 通訊員 黃靜蘭 羅凱惠 韋耀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