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18時許,隨著最後一批參展人群離開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峰會”)順利落下帷幕。南寧市公安局以安保服務場景需求為導向,創新運用數智技術,高效賦能、精準管理,為參展東博會、峰會的中外賓客帶來更加溫情、便捷的安保服務,護航東博會、峰會高品質平安順利舉辦。
數智賦能安檢,安全便捷兩不誤
“安檢的設備好智慧,警察很專業,很快很便捷!”9月20日上午,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安檢口,僅用十幾秒就完成身份核驗與安檢的市民黃女士連連稱讚。
“一眼看清,一步到位!”據南寧市公安局大型活動安保辦公室負責人梁浩君介紹,今年東博會、峰會期間,南寧警方以“確保安全、提升效率”為目標,與科研單位聯合研發 AI 智慧安檢系統引入安保服務工作,在築牢安全防線的同時,大幅提升安檢通行便捷度。
高效便捷的體驗背後,AI 智慧安檢系統還承載著多重功能。它還整合了智慧圖像識別、實時數據分析等功能,不僅實現了多個活動場館的安檢聯網和跨區域系統管理,還能安檢員識別違禁物品,實時反饋各安檢口的運作情況,對人流數據進行分析,精準掌握各點位擁擠程度,指導現場執勤警力引導觀眾分流,從技術層面有效避免擁堵,進一步提升整體通行效率,為參會人員營造舒適便捷的入場環境。
據了解,截至9月21日15時,今年東博會、峰會期間累計進館人數22.6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由於安檢數智賦能提速、指揮調度及時高效,現場秩序良好,沒有出現大規模擁堵現象。

東博會、峰會期間,民警提醒參展商做好安全防範 攝影 吳凱
數智賦能交通,優化出行效率
針對涉會場館周邊交通車流大、易擁堵的特點,南寧警方依託AI交通管理體系,不斷優化調整各項交通保障措施,為盛會交通保駕護航。

東博會、峰會期間,南寧警方啟用新一代警用無人機機巢智慧系統為交通管理工作“插上智慧翅膀”,為盛會交通保駕護航 攝影 盧鵬
“車道內請勿停車,如發生故障請及時設置警示標誌並撤離至安全地點。”9月16日上午,民族大道楓林路口一輛小貨車因故障停車未設警示,南寧市公安局交管支隊指揮中心“一鍵起飛”無人機,通過高空喊話提醒駕駛人規範處置,及時消除隱患。
這一高效應急場景,得益於南寧警方引入無人機機巢的結果。據南寧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南寧警方在全市相關主幹道的交通設施上,安置無人機機巢,全天候候命。同時,依託無人機機巢搭載AI智慧分析演算法,機巢內的無人機集自動起降、精準巡航、實時回傳、喊話提示、紅外夜視等功能于一體,依託智慧飛行平臺可實現交通事故現場快速勘查、交通擁堵監測與智慧疏導、交通違法智慧勸導與執法、交通組織優化與決策支持等四大應用功能。東博會、峰會期間,無人機機巢在涉會場館周邊多個路口投入應用,讓安保交通管理工作“插上智慧翅膀”。
此外,南寧警方還提前對涉會主要場館附近路口紅綠燈進行全息智慧化改造,通過“全息感知+邊緣計算+AI”技術組合,提升智慧交通信號控制水準,緩解交通擁堵情況,實現了從“車等燈”向“燈看車”的轉變。
據統計,今年東博會、峰會期間,涉會場館周邊道路交通通行效率提升13%,周邊重要路口交通延誤時間減少15%。
數智賦能服務,提升參展體驗
“Thank you very much!”9月18日,兩名外國客商因語言不通對著手機地圖犯難,附近執勤民警立即打開手機AI 翻譯軟體,快速完成路線溝通,幫客商理清方向,收到了外國友人的真誠感謝。

據南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三大隊大隊長王偉介紹,針對往年執勤民輔警遇到外國客商詢問求助時,雙方語言溝通不暢的問題,今年的執勤民輔警提前備好人工智能翻譯工具,實現實時語音翻譯,服務外國客商更加高效、更有溫度。

南寧警方在國際會展中心設服務台為境外人員辦理臨時駕駛許可證 攝影 甘麗佳
此外,南寧警方還在會場內設置外國人服務站,同時組建了一支由外語特長民警和外語特長志願者組成的39人涉外服務隊,為外籍參展商和賓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多語種翻譯、辦證答疑、通行指引、諮詢求助等服務。

東博會、峰會期間,南寧警方在國際會展中心設立外國人服務站和臨時駕駛許可申領服務點 攝影 王勇

民警向參展商發放安全宣傳頁 攝影 吳凱
考慮到外國客商在邕出行的實際需求,東博會、峰會前,南寧市公安局車輛和駕駛人管理所升級臨時駕駛許可申領服務平臺,並將臨時駕駛許可申領服務點前移至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就近提供便捷服務。升級後的平臺不僅實現境外人士臨時駕駛許可“申請—審核—制證”全流程閉環辦理、一次性辦結,辦理時間還提速至全程僅需十分鐘。
據統計,東博會、峰會期間,南寧警方共為外籍人士辦理臨時駕駛許可45本、出入境業務447起。(文 張軍 黃昌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