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賽(以下簡稱“大賽”)評選結果在山東青島揭曉,廣西選送的6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案例斬獲6項大獎,覆蓋全部參賽賽道,廣西海洋局同時榮獲優秀組織獎,標誌著廣西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實踐獲國際認可。
聯合國“海洋十年”(2021—2030)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海洋科技合作倡議。本次大賽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批准,正式納入聯合國“海洋十年”全球行動計劃,旨在推選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科學解決方案,發掘生態文明範式的優秀實踐範例,促進人與海洋和諧共生,共創一個健康和有復原力的海洋。
首屆大賽設置3個賽道共6個組別,精準遴選出具備全球推廣潛力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創新技術與模式。優勝團隊項目將列為“海洋十年”中國行動國際合作種子基金項目,並獲得項目展示和資源對接支持。自今年6月啟動以來,大賽吸引了來自12個國家共計130家單位積極參與,參賽者涵蓋政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及公益組織,一批具有前瞻性與實施價值的技術方案與實踐案例呈現在國際視野,範圍覆蓋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海灣、河口等多種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廣西參賽項目在3個賽道均取得突破。其中,在海洋生態文明實踐範例賽道方面,“中國廣西防城港市西灣生態保護修復促進價值實現實踐案例”和“欽州市孔雀灣生態修復項目範例”分別榮獲重大項目獎和重點項目獎;在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創新技術賽道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的可持續退塘還林技術:蝦塘紅樹林生態農場”項目榮獲重大項目獎,“北部灣珊瑚礁生態修復技術與示範”項目和“紅樹林潮灘受損修復與營林關鍵技術”項目均榮獲重點項目獎;在海洋生態科技大學生賽道,“智築珊海—珊瑚礁生態修復科技創新實踐”項目榮獲重大項目獎。
近年來,廣西海洋部門堅持系統治理、綜合協同,堅持陸海統籌、系統修復,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以海岸帶、海島鏈和自然保護地為支撐的“一帶一鏈多點”海洋生態安全格局,用心保護和建設北部灣“美麗海灣”。此次獲獎不僅體現了中國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前瞻性探索,也為全球提供了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文明“廣西經驗”。 (文 楊曉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