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柳州工業何以逆勢破局
2025-10-10 12:08:55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從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長波的辦公室窗戶俯瞰,露天展示區裏,氫燃料重卡整齊列隊,盡顯工業硬核底氣。

  這位東風柳汽掌舵人主導的變革,正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走向。

  “2022年至2024年,東風柳汽連續虧損。”9月30日,林長波向記者坦言,“改革後,今年上半年虧損面大幅收窄,預計全年扭虧為盈。”

  企業的向好態勢,正是柳州在化債壓力下堅定發展信心的生動注腳。

  6月25日,在柳州“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的關鍵時刻,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在柳州召開,明確提出“舉全區之力支持柳州化解債務”,為這座城市的産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産業興則城市興。“與柳州攜手共進”,已成為當地企業家的共識——唯有産業提質,方能築牢化債根基;發展的核心,終究是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變革:內外兼修激活力

  變革,刀口要敢於向內。

  今年初,東風柳汽組建10個産品事業線,每個事業線配備二三十人的團隊,並被賦予極大自主權。

  “過去,一個産品從立項到銷售全由公司統籌;現在,事業線團隊可自主決策,還能調動全公司資源。”林長波介紹,10個團隊如同10支“戰鬥軍團”,業績突出者重獎,若虧損且評估後不宜繼續,團隊就地解散,成員接受考核與降職處理。

  半年時間,東風柳汽完成框架重構:10余名科長職位被撤銷,轉崗開拓市場;技術人員承接外部業務,激活閒置人力。上半年,公司對外創利同比增長133%,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81.9%,商用車國內銷量同比增長18%,海外出口同比增長21.8%,改革成效持續顯現。

  變革,更需要眼光向外。

  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柳州舉行寶駿輔助駕駛、智慧座艙、智慧製造“三智”深化合作簽約儀式,全面升級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據悉,雙方合作將催生出一款全新旗艦大六座SUV汽車——寶駿華境S,新車全係標配華為乾崑智駕、鴻蒙座艙、乾崑車雲,並首批搭載華為艙內鐳射視覺。

  上汽通用五菱規劃與運營管理部總經理肖瀟表示,通過電動化本地集成、智慧化跨界合作、産業鏈精益協同,上汽通用五菱已構建起高效、敏捷、可持續的新質生産力導向的産業生態鏈。

  截至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共引進23家上游企業落地柳州,“三電”産業集群年産值達660億元;與華為、寧德時代、博世等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集成化開發規模效益提升48%……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帶動供應鏈産值高達270億元。

  “工業要突破發展瓶頸,唯有變革。”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慶林表示,柳州正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強工業、興産業”的鮮明姿態拼經濟、促發展。

  盤活:精打細算挖潛力

  柳州工業企業多是“大塊頭”,以往“鋼镚兒”般的小錢常被忽略。

  如今,企業紛紛打起“精算盤”,讓存量變流量。

  “2月份,柳鋼21類重點管控的循環物料總庫存74萬噸;7月份就降到37萬噸。按2月單價算,少佔用資金1.37億元!”柳鋼集團運營改善部總經理王志國介紹。

  人才資源也被充分盤活。

  “公司推出全員精益培訓和崗位創新激勵,累計1.5萬人次接受培訓,上半年就收集到2萬多項改善提案。”王志國表示,柳鋼已形成“人人參與、事事精益”氛圍,現場管理水準和作業效率明顯提升。

  “去年,公司選派26名製造管理骨幹去日本學習,回來後推進15個項目精益改革,成效明顯。”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卓越製造中心工業工程技術高級項目工程師趙海軍介紹,柳工一家全資子公司,停掉不盈利項目、集中資源發展盈利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增長喜人。

  “即便是4萬元‘小錢’,我們也不浪費。”柳工卓越製造中心投資管理技術專家羅文宏舉例説,今年6月份,一家下屬公司計劃採購行車,總部核查全公司設備清單,發現另一家子公司有現成適配設備,設備順利完成“搬家”,直接節約4萬元。

  數智技術,更讓降本增效按下“加速鍵”。

  搬遷到北部生態新區的挖掘機智慧工廠,全部升級智慧製造,2023年底建成投産以來,自動化率超70%,工廠整體産能提升45%。

  柳工的佈局,正向高端化推進。

  今年底前,北部生態新區規劃佔地面積4500畝的柳工智慧國際工業園,將迎來重要“成員”——柳工新能源智慧化全球創新中心。未來,這裡將統籌柳工全球業務,推動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産力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逐浪:前沿技術拓新局

  前沿技術浪潮奔涌,柳州製造勇立潮頭。

  廣西汽車集團五菱新能源技術中心內,造型設計工程師正運用2D、3D和AI等設計軟體,雕琢新車造型。

  “‘AI+汽車’展現無限可能。”該集團所屬柳州五菱新能源公司電子電器及智慧網聯高級總監黃好介紹,已上市的混動新能源商用車菱勢黃金卡的前臉,便是工程師和AI聯手設計的成果。

  如今,五菱新能源將AI技術、快速3D概念數字化設計與VR技術融合,開發出週期短、品質高、跨部門協作的數字化造型設計體系,並在菱勢汽車5大平臺、18款車型中實施應用。黃好表示,將不斷“投喂”數據訓練AI大模型,開發企業專屬AI平臺,推動企業數字轉型。

  老工業基地柳州這棵大樹,正勃發出時代新枝。

  “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高於全區平均水準。”李慶林介紹,這得益於柳州大力實施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

  今年4月,柳州召開的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大會,極大地提振了企業信心。

  起草並爭取自治區工信廳出臺《關於推進柳州市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的若干措施》,印發《柳州市支持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更讓企業看到了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廣闊前景。

  大型製造業企業,正與柳州攜手共進:

  ——柳鋼上半年同比增利13.8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品種鋼佔比超42%,效益較好的高端工業材比例由30%提高至70%;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首創的島式智造工廠,深度融合數字化、網絡化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工藝可解耦、産線可重構、産能自適應等六大創新模式,顛覆百年汽車製造工藝;

  ——柳工7月交付全球首臺礦山電動無人裝載機柳工870HE,今年還推出新一代柳工T系列電動裝載機、全球最大噸位挖掘機9200F、最大噸位電動叉車CPD160-EH-06等,電動裝載機市場滲透率突破50%,位居行業前列;

  ——東風柳汽單價超過100萬元的氫燃料重卡,去年銷售近600台,居全國第三,今年有望突破1000台;

  ——廣西汽車集團國內首條超高強度鋼管熱氣脹成型生産線量産,零件減重超3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非承載式車架獨家運用自動預變形與矯形技術,成型精度提高30%以上、整體減重12%以上。

  大型製造業企業與柳州的雙向奔赴,不僅築牢了化債的産業根基,更推動著老工業基地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覃偉立 陳明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