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正安經開區貴州長澤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一套套整齊的汽車線束陸續下線,之後將運往重慶,成為長安汽車等品牌整車“神經網絡”的一部分。
這家企業成立僅兩年,生産線已擴展至14條,年産值突破3000萬元,有力帶動了本地産業鏈升級和群眾就業。
作為貴州北接成渝的“橋頭堡”,遵義市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黨政代表團赴重慶、成都學習交流,到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的密集簽署,一場立足區位優勢、推動協同發展的深度融合,正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全面展開。
産業融合的浪潮率先涌動。面對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和四川六大萬億級産業的巨大機遇,遵義精準定位,著力打造配套成渝的産業高地。在各大工業園區,為成渝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的電池生産線高速運轉,電子信息企業加班趕制訂單。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588個來自成渝地區的項目落地遵義,投資超700億元。
交通網絡的延伸不斷改寫時空距離。現已建成投用的368公里川黔、渝貴鐵路和6條互聯互通的高速公路,將遵義與成渝緊密相連。新開工的渝赤敘高速公路、加速推進的渝貴高鐵等項目,則預示著更加便捷的未來。
創新合作的種子在兩地間生根發芽。在遵義高新區,來自重慶的技術團隊正與本地企業共同攻關新材料應用難題。貴州梅嶺電源與重慶大學共建特種化學電源全國重點實驗室,西部(重慶)科學城與遵義高新區開展戰略合作,這些創新聯合體的誕生打破了地域界限,為産業升級裝上強大引擎。
民生領域的融合同樣令人欣喜。遵義正成為成渝地區的“綠色菜園”與“康養花園”。每年,超過15萬噸遵義茶葉、辣椒等特色農産品端上川渝人家的餐桌。每年夏季,數以百萬計的成渝遊客涌入遵義避暑納涼,已有20余萬遊客在遵義購置旅居房産,近60萬人由短期旅居變為長期居住。醫保、社保、公積金等210項政務服務實現“跨省通辦”,為日益緊密的“雙城生活”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生態共建彰顯著長遠眼光。遵義與成渝地區建立生態補償、信息共享和聯防聯控機制,連續11年開展聯合執法,兩地攜手守護同一片綠水青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錢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