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黔東南:新生活美事多 新市民笑開顏
2020-07-16 15:25:47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原標題:組織、就業、培訓、産業、幫扶、服務“六個全覆蓋”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新生活美事多 新市民笑開顏

  夏日的陽光透過窗戶傾斜進來,點亮一室光輝,成排的縫紉機在工人們的操縱下,“噠噠噠”響成一片。楊美笑著穿梭其中,不時指點一二。

  在凱里市上馬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楊美“小有名氣”,這間位於安置小區的興美宏揚製衣廠便是她創辦的,吸納40多名搬遷戶就業。

  從貧困戶到“女廠長”,4年時間,楊美實現“華麗轉身”。

  “以前,我是農村婦女,什麼都不懂。”打開記憶的匣子,楊美思緒飄遠。

  4年前,楊美一家7口生活在凱里市凱棠鎮的一個邊遠小山村——凱哨村,當地居民祖祖輩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平淡卻拮據。愛人意外致殘後,楊美一家的生活更加艱難。

  2016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楊美一家人搬到上馬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成了“新市民”。

  新家寬敞明亮,小區裏凱棠樓、萬潮樓、灣水樓……等一棟棟以鄉鎮命名的樓棟,讓楊美一家淡去幾分“故土難離”的情結。這種將同一遷出地的搬遷群眾安置在“同鄉樓”的模式,正是凱里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一大創新,讓搬遷群眾在新的居住環境感受“出門進門還是熟悉面孔”、“好事喜事有人招呼”、“困難問題有人幫助”,在新的生活環境中找回家鄉味道。

  隨著搬遷群眾陸續入住,凱里市按照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五個體系”要求,探索“出門七有”易地扶貧搬遷經驗,全面完善學校、醫院、公交等各類設施,實現各安置小區內部有組織,一齣門便可辦事;小區周邊有園區,一齣門就可上班;小區就近有學校,一齣門就可上學;小區就近有醫院,一齣門就可看病;小區樓下有商場,一齣門就可購物;小區門口有公交,一齣門就可乘車;小區門口有公園,一齣門就可遊憩,為搬遷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這幾年,越來越完善,四點半課堂、鄉愁館都建起來了。”楊美開心地説。

  新生活的“美”事一樁接一樁。2017年,楊美參加搬遷戶就業培訓,學到製衣一技之長。2018年,在政府扶持下,創辦製衣廠,規模從最初幾人已擴大到40多人。

  生活漸漸富足的楊美加入安置小區的舞蹈隊,苗家姑娘愛唱愛跳的天性得到釋放。同時,上馬石接連開展百家宴、最美家庭評選、端午節包粽子比賽等各項活動,幫助楊美和其他搬遷戶們更好地融入新生活。

  好日子蒸蒸日上,明媚的笑容又回到楊美的臉上,也映在黔東南州30.8萬餘名搬遷群眾臉上。

  在錦屏縣三江鎮潘寨大公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有4面“笑臉墻”,上面是800余名搬遷群眾甜蜜的笑容。他們燦爛的笑容源自該縣將搬遷群眾的就學、就醫、就業、社會服務等納入統一管理,為搬遷群眾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務,是搬遷後美好新生活的真實呈現。

  “新市民”一張張綻開的笑顏,是黔東南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的生動縮影。

  在結合黔東南州2016年“一步搬到位、五個全覆蓋”創新做法上,經過兩年摸索和實踐,黔東南提升推出“六個全覆蓋”的新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發展模式。即:組織全覆蓋、就業全覆蓋、培訓全覆蓋、産業全覆蓋、幫扶全覆蓋、服務全覆蓋。核心是以黨建帶群建,以黨員帶群眾,築牢基層政權組織,關鍵是精準確定勞動力底數,創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就業,全面消除零就業家庭。目的是全面幫助搬遷群眾儘快融入城市生活,適應城市文明,確保搬得出、穩得住,短期能脫貧,長期能小康。並在“六個全覆蓋”基礎上,全力打造“出門六有”(社區周邊有園區、隔壁有學校、附近有醫院、路邊有公交、門口有公園、樓下有商場)發展模式。

  據統計,為確保搬遷對象服務有保障,全州90個安置點設立73個安置社區,新建安置點社區黨支部119個。按需配建改擴建小學32所、幼兒園34所,累計完成2.88萬中小學生學籍轉接工作;配建衛生室58個,配備醫護人員100名。搬遷群眾新農合參合率達100%,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全部解決。全州累計培訓搬遷有勞動力超過5萬人,累計在安置點建設扶貧車間153個、扶貧基地12個,實現搬遷勞動力就業約6.8萬戶14.5萬人。通過扶貧車間吸納、返鄉創業帶動、有組織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安置、扶貧基地吸納、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就業等形式,已實現“1戶1人”以上就業目標。(記者 陳丹 余光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