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消息(記者 周嫻):入夏以來,貴州涼爽的氣候吸引不少外地遊客,“避暑經濟”不斷增長。綠水青山成為貴州的驕傲,“生態美”成為貴州的標簽,綠色成為貴州發展的底色。
貴州省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47%上升到2024年的63.3%,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保持99%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六盤水市明湖國家濕地公園 攝影 楊展淩
用活氣候資源 旅遊發展“加速度”
入夏以來,當很多地方都開啟“燒烤模式”時,貴陽市正在以夏季平均氣溫19攝氏度至26攝氏度的清涼吸引國內外的遊客前來避暑。
盛夏時節,踏著鄉間小路,走進開陽縣南江鄉龍廣村,獨具特色的民宿點綴其間,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成為無數遊客心中的“詩和遠方”,吸引廣大遊客前來休閒度假,享受愜意時光。
“今年是我們第三次來南江鄉居住,這裡環境好、空氣好,天氣涼快,風景很漂亮。”來自湖南的陳阿姨説,雖然每年住的都不是同一家民宿,但是都能讓人感受到回家的感覺,“明年我還要帶著家人一起來,在這裡避暑真的非常舒服。”
南江大峽谷漂流 供圖 貴州開陽南江大峽谷旅遊有限公司
近年來,開陽縣依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盤活閒置資産,創新“避暑+”的發展模式,聚焦農旅融合、老人康養、家庭休閒等體驗方式,大力培育有文化、有特色、有活力的鄉村特色民宿,鼓起村民增收的“錢袋子”,解鎖民宿經濟發展“密碼”。
“我們預計今年純收入可達12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12萬元,帶動就業人員87人。我們將引導更多的村民將‘沉睡農房’變成‘共富屋’,帶動集體經濟權屬人和群眾富起來。”開陽縣雙流鎮三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嚴明福説。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旅居民宿改造285棟,運營房間2463間、床位3579張;2024年接待旅居遊客達1.23萬人次,實現旅居收入超2000萬元。
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 攝影 徐菡
擁有“中國避暑之都·貴陽”“中國涼都·六盤水”等多張避暑名片的貴州省,近年來依託生態氣候、民族文化和區位交通優勢發展避暑經濟,打造山地全域避暑旅居新模式,正逐步從旅遊觀光目的地向高品質旅居生活目的地轉型。
畢節市烏江畫廊東風湖化屋村 供圖 畢節市委宣傳部
激活綠色富礦 念響林下“致富經”
在清鎮市國有林場的樹林靜謐處,天麻正在松葉的庇護下,吸收著潮濕的養分,悄然生長;菌花粉正被裝入一個個大袋子,三個月左右,就能形成天麻種子。
清鎮市擁有林地面積近6萬公頃,其中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達7000余公頃,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礦藏”。近年來,清鎮市積極探索林下經濟新模式,從林菌共生到林藥套種,曾經靜謐的林下空間正孕育勃勃生機,不僅把綠水青山變成群眾家門口的“聚寶盆”,也讓“一片林”實現了多重增值。
清鎮市國有林場 供圖 清鎮市委宣傳部
2025年,清鎮市通過招商引資,簽下萬生公司總投資為1.5億的萬畝中藥材種植及加工項目。“清鎮市國有林場面積大、連片性好、保水性強,年均溫差約16度,夏季最高溫20多度,完美契合天麻‘怕高溫、喜陰涼潮濕’的特性,是發展林下天麻産業的天然寶地。”清鎮市萬生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軍説。
育種、種植、管護、采收,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人工,站街鎮林歹村、破岩村則成立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萬生公司的帶領下,兩個村共發展黃柏3000畝、天麻200畝,涉及農戶100余戶。
“通過示範引領,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經濟利用面積達6.87萬畝,林下經濟産值7.2億元,真正實現讓綠色資源向‘綠色銀行’轉變。”清鎮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讓林下經濟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讓清鎮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群眾可觸摸的幸福成色。
工人正在篩選天麻 供圖 清鎮市委宣傳部
目前,貴州省林下經濟全産業鏈産值從2015年的94.5億元增長至759億元,特色林業全産業鏈産值達295億元,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森林面積達3520萬畝;累計建成包括食用菌、中藥材、家禽等産業在內的國家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38個;成功打造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78個。林下經濟,已逐漸成為貴州山區林區重要的綠色富民産業,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綠色發展輸送新動能。
工業綠色轉型 鍛造發展新優勢
在曾經被譽為“江南煤都”六盤水,一塊煤,成就了“江南煤都”的輝煌,也刻畫了六盤水發展變遷的痕跡。然而,當面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發展瓶頸時,六盤水在審視與思考中,逐漸探索出“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發展路徑。
5月10日,六盤水氫能示範應用暨美錦華宇煤焦氫二期點火烘爐儀式在六枝特區舉行。當天,全國首臺商用氫能機車頭投入試運行、100輛49噸級氫能重卡及4輛8.6米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投運,標誌著六盤水在構建氫能全産業鏈上邁出關鍵一步。
全國首臺商用氫能機車頭試運行 攝影 黃蜀錦
六盤水市近年來加快由傳統“煤焦化”向綠色氫能躍升,走出了一條以氫能為引擎、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轉型之路。目前,六盤水市已建成焦化産能每年600萬噸,在貴州率先實現“四個第一”:第一個制氫工廠、第一個加氫站、第一輛氫能公交車、第一輛運氫管束車投入運營。
“今天的六盤水,正聚焦煤炭的富礦精開,書寫著從‘黑色能源’向‘綠色動能’轉型、從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邁進的精彩篇章。”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巍表示,未來,六盤水將堅持資源向新型煤化工産業傾斜、力量向新型煤化工産業聚焦,與省內畢節、興義,以及雲南曲靖等煤化工産業集聚區加強協作,打造西南新型煤化工示範基地,構建千億級産業集群。
遵義市箐山公園步道 供圖 遵義市委宣傳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近年來,貴州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讓生態“顏值”和經濟“價值”持續相互轉化。貴州經濟總量從2012年5600億元增長到2024年2.27萬億元,綠色經濟、數字經濟佔比達48.8%、45%。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