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進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AI豆計劃”人工智能産業扶貧孵化空間,29歲的陳霞熟練地點擊滑鼠,用一個矩形框選中圖片中需要的部分,並做好關鍵信息標注,從而讓複雜環境中的圖片細節更加智慧地被識別出來,這是她每天都要完成的“AI標注”工作。
陳霞是一名搬遷群眾,2018年一家四口從印江搬到旺家花園,為了照顧上學的孩子,她決定留在當地務工。
“我是第一批參與培訓的學員,經過10天左右的學習,順利通過考評測試,成為了一名‘AI培育師’。”陳霞説,隨著技術的不斷熟練,現在一個月能掙7000多元。
挪窮窩、斬窮根,就業是關鍵。貴州目前有188萬人搬遷至城鎮,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如何確保婦女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貴州省婦聯有自己的解題之法。
聚力思想引領,搭好“感恩橋”,建好“奮進之家”。用婦女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老百姓的語言,強化對婦女的思想引領、政治引領、價值引領,激勵引領她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聚力産業扶持,搭好“致富橋”,建好“幸福之家”。聚焦安置點婦女的就業需求,大力開展錦繡計劃培訓、家政培訓,努力提升搬遷婦女的就業增收能力。
聚力關愛服務,搭好“連心橋”,建好“溫暖之家”。開展惠民政策宣傳,加大社會資金募集力度,做好安置點婦女健康項目宣傳工作,提升安置點婦女兒童健康水準。
聚力權益維護,搭好“平安橋”,建好“和諧之家”。建立巾幗維權調解站,維護廣大婦女、兒童及家庭合法權益,關注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空巢老人。
聚力素質提升,搭好“融合橋”,建好“文明之家”。引導安置點婦女從家庭做起,從改變生活和衛生習慣入手,參與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等活動;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評選“五好”家庭活動,以家庭文明促社會和諧。
搭橋建家心連心。目前全省各級婦聯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建設“婦女之家”820個;開展宣講、技能培訓等8248場次;建立扶貧車間374個、錦繡坊136個、家政小屋65個,發放創業貸款1238.1萬元;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婦女評選活動541次3855人;建設巾幗維權站,開展維權糾紛化解服務;實施“快樂星期六”志願服務活動,受益兒童4000人次。
“工作不操心、孩子有學上、看病很方便,社區婦聯還組織我們參加新市民培訓和技能培訓,現在我已經完全融入了新生活。”貴定縣昌明鎮鑫明小區搬遷群眾陳明秀高興地説。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下一步,貴州省婦聯將圍繞“五橋”“五家”工作內容,實現集中安置點群眾就業更加充分、收入穩步提高、素質持續提升、精神持續提振,為“新市民·追夢橋”工程貢獻巾幗力量。(記者 覃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