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荔波立足大生態創示範 推進大旅遊促發展
2020-09-23 17:26:46來源:人民網編輯:周文進責編:宋姝君

  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的故鄉,擁有“世界自然遺産地”和“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兩張世界級名片。近年來,荔波縣緊緊抓住大生態優勢,牢固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實現一、二、三産和城鎮化建設發展齊頭並進,先後榮獲國家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等榮譽稱號,32次獲央視“點讚”報道。2019年,接待遊客2196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249%,今年7月景區入園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2%,9月以來出現正增長。

  荔波寫好旅遊脫貧大文章。景區發展帶動就業增收。成功創建1個5A、1個4A、8個3A級景區,大小七孔景區日最大承載量由2萬人升至4.2萬人,全縣接待床位達3.2萬張,吸納 300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

  鄉村旅遊主體不斷擴大。用活古村落、民族村寨等資源,建成寨票、水浦等88個精品民宿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培育休閒農業示範點86個、休閒農業經營主體631戶,帶動貧困群眾居家創業。

荔波立足大生態創示範 推進大旅遊促發展

荔波美景

  旅遊助推脫貧取得實效。開發旅遊商品2000多種,推出“網紅街”“旅遊集市”等特色項目,打通産銷對接“最後一公里”。旅遊扶貧共計帶動6萬多勞動力和9630名貧困戶增收受益,“全域旅遊帶動全域脫貧”榮獲2018全國民生示範工程。

  荔波彈好旅遊融合協奏曲。發掘城鄉融合新動能。實施景城一體打造和景村融合工程,建成荔波古鎮、冰雪水世界等優質旅遊項目,深入推進7個特色旅遊小鎮、100個特色精品民宿村寨和100個特色村史館、民間博物館建設,景城、景村交相輝映、共榮共生。

  試航文旅融合新藍海。打造了洪江國際藝術家村、瑤族寫生部落、者呂傳統村落等研學遊基地,推出鄧恩銘陳列館、恩銘故居、板寨紅七軍會師舊址、黎明關抗戰遺址等一批紅色文化新名片,激活文旅發展新業態。

  探索旅宣融合提精神。成功舉辦郎朗國際音樂節、荔波喀斯特馬拉松等知名賽事節會,推出《大美黔秀》《瑤山變·瑤山樂》等文演品牌,促成《跟著貝爾去冒險》等16部熱播電視劇在荔波取景拍攝,與央視、抖音和芒果TV 合作宣傳,“荔波抖是好風光”“小七孔網紅打卡”活動分別獲2億人次關注點讚,“抖”出了群眾精氣神,唱響了荔波好聲音。

荔波立足大生態創示範 推進大旅遊促發展

荔波美景

  荔波繪好旅遊高品質發展新畫卷。完善基礎設施促硬體高品質。深入推進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廁所革命等硬體提升工程,開通荔波至貴陽“雲上公交”等11條旅遊航線和34條旅遊專線,建設旅遊公路146公里、旅遊健身步道180 公里,形成連接景區的大小環線和網絡線;建成73座星級旅遊公廁和4個特色星級旅遊服務站。

  緊盯旅遊要素促服務高品質。深入推進城鄉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垃圾分類,持之以恒推進“明碼實價·誠信荔波”體系建設,基本實現“無價格欺詐景區”,創新景區“網格化”精細管理模式得 到全省推廣,2018、2019年國慶“黃金周”均實現景區遊客“零投訴”,遊客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幅上升,投訴率持續下降。

  著眼數字經濟促發展高品質。與華創集團開發了“黔雲 通”,向上接通“一碼遊貴州”、攜程等,向下連通賓館、飯店、特色商戶,實現票、房、餐、車、旅遊線路定制和線上線下互動交流一體化,刷臉進景區和“一機在手·暢遊荔波”成為現實。今年以來,“黔雲通”運營收入達700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州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充分吸收借鑒兄弟縣市的好經驗,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深入挖掘文化、做強智慧旅遊、提檔服務品質,全面推進壩區、景區、城區、園區“四區聯動”,著力構建生態、文化、平安、人文、智慧“五型荔波”新格局,把荔波建設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綜合旅遊目的地。

  荔波縣委書記尹德俊表示,接下來,荔波要加強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在這個基礎上,一方面要提高品質,尤其是服務品質,另一方面,在文化賦能上再進行深度地挖掘。

  尹德俊認為,荔波傳統的景區像茂蘭也好,小七孔也好,都有非常精緻的山水,現在荔波要豐富內容,依託美麗村寨,完善基礎配套服務,遊客到那些地方去發呆,去住民宿,去了解少數民族傳統歷史文化,都非常有意思。同時還把年輕人喜歡的一些內容融入進來,比如體驗式的探險運動、馬拉松、自行車、攀岩,這些項目都要完善,豐富旅遊業態。讓遊客通過多樣化的旅遊項目,體驗到貴州的熱情。”(文/圖 莫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