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一片片葉子改變了眾山村——貴州省沿河縣中寨鎮茶産業發展調查
2021-04-21 17:37:50來源:經濟日報編輯:羅淼責編:石麗敏

  3年前,一株株肩負扶貧使命的茶苗,從浙江安吉縣來到千里之外的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如今,這些茶葉已在沿河縣的多個村子“安”家,發展成為朝氣蓬勃的茶産業,開始改變當地群眾的生活。記者近日來到沿河縣,去看看結出了怎樣的扶貧之果。

  “白葉一號”是從東南飄落西南的一片葉子。借著東風,它從浙江省安吉縣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2018年4月,靠種植安吉白茶富裕起來的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脫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後,有關方面確定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作為受捐對象。

  貴州沿河縣中寨鎮志強村、三會溪村和大宅村3個青山相連的村莊,就是受贈茶苗栽種的地方,茶葉的名字都叫“白葉一號”。今年是茶葉採摘的第一年,記者到中寨鎮和茶農一起採新茶,看看“白葉一號”給中寨鎮這些山村帶來了什麼?群眾呵護這一片茶葉,有怎樣的收穫?

  從“單腳支撐”到“兩腿走路”

  一片片葉子長成産業

  中寨鎮地處沿河縣西南部,重巒疊嶂,“地無三尺平”,是沿河縣深度貧困鄉鎮之一。以前,當地農民多在小塊坡地種植玉米等作物,收入有限。2016年8月,譚鵬飛到中寨擔任鎮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當時脫貧的壓力主要在於難以形成能夠帶動農民增收的産業”。

  種茶葉曾經是中寨的一個選擇。這裡有許多老茶樹,10多年前一些村引種過茶葉,但沒有形成氣候。當地百姓説,主要是茶園管護和後期加工環節跟不上,沒有技術,也不掌握炒茶工藝。

  “白葉一號”給中寨帶來一個增收産業。自始至終參與“白葉一號”引進和栽種的譚鵬飛列舉了幾個數字:2018年“白葉一號”到來之前,各個村落零星種植的綠茶只有200多畝。2018年“白葉一號”落戶中寨,他們種植了1500畝;第二年他們又到安吉黃杜村購買茶苗,種植了3850畝,“白葉一號”種植達到5350畝。

  種植之前,譚鵬飛帶著村裏合作社的5個人到黃杜村,從挖土、掏溝、整地開始,一步一步學習種植要領。茶苗種植後,黃杜村給每個種植點都派了師傅進行現場指導。今年進入採茶時節,他們又派炒茶師傅到村裏的茶葉加工廠手把手傳授炒茶技術。這讓村民們多了一份信心,茶産業有了群眾基礎。

  基礎設施是産業形成的前提條件。這幾年,中寨僅“産業路”就修了6條共計51公里,茶葉基地還通過工程型蓄水設施實現了産業配水,這些基礎設施讓茶葉不再是“荒坡荒地栽種的産業”。譚鵬飛的手機裏保存了很多茶園圖片,群巒重疊,綠意綿綿,山路環繞,美麗如畫。

  志強村、三會溪村、大宅村3個村莊設有專門合作社負責種植茶葉,中寨在種植茶葉的14個村建立起12個合作社。志強村村民張穩是放棄在浙江打工回村管理茶山的,起初聽説村裏發展茶産業時,他並沒有動心,但聽到要以合作社流轉土地統一經營,他就決定要回來了。“有了産品是第一步,經營管理模式很重要,合作社經營這個辦法一定能行。”張穩説。

  江蘇一家茶葉公司2019年到與大宅和三會溪相連的金山村流轉1700多畝土地,栽種綠茶。兩年多下來,中寨種植綠茶優質品種達到5450畝。

  一個産業的形成,某種程度上説更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白葉一號”栽種成功和大面積發展,一定意義上改變了中寨鎮群眾的認識,促成了發展茶産業的社會環境。

  用“靠山吃山”來形容當地人與大山的關係十分合適,尤其是這個“吃”字。多少年來,人們在山上栽種苞谷、土豆,解決吃飯問題;利用山上長的草養羊、養牛,發展畜牧業。以黃牛、白山羊和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是這裡的傳統産業,也是農民增收的依託。譚鵬飛説,“白葉一號”改變了中寨的産業結構,拓展了發展思路,讓他們開始“兩腿走路”。

  2019年,中寨各類茶葉種植面積從1500畝增加到8390畝;2020年又擴大到10800畝。

  空閒時間也能掙錢

  農村勞動力不再“富餘”

  對於普通農民而言,“白葉一號”帶來的直接變化是在家門口就有了掙錢機會,而且是利用空閒時間掙錢。

  記者在志強村、三會溪村和大宅村走訪時了解到,每個村的茶園每天都需要上百人打理。茶園工人通常的工資標準是每天80元,中午還管一頓飯。

  53歲的楊正花是三會溪村的村民,她和丈夫田茂洪都在茶園務工。她算了算,去年兩人在茶園的勞務工資就拿到了3萬多元。“開溝、拔草、施肥的時候,每天給100元工資,平常是80元。”她説,以前種莊稼,給別人幫短工,一年收入也才只有幾千元。

  在志強村的茶山上,記者遇到了正在採茶的村民張玉霞。57歲的她平日裏需要照顧幾個孫子和外孫上學,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後,她就來茶山務工,每天收入80元。“我已經連幹半個月了。”她感慨地説,種地的時候休得多掙得少,現在幹得多掙得也多。

  長期以來,外出打工都是貧困地區人們增收的主要途徑。山區發展産業就是希望外出打工者返鄉也能找到掙錢門路。如何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需要讓他們看到産業自身發展前景,還能實實在在掙到錢。

  記者在中寨鎮看到,“白葉一號”給這裡帶來了巨大的用工需求。當地人説,富餘勞動力的“富餘”去掉了,現在要改成“缺”。

  採茶時節,中寨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找不到務工人員。在茶山上勞作的大都是老人和婦女。為此,3個主要栽種“白葉一號”的村成立了茶葉聯合會,統籌協調勞動力使用,哪工作量大,就讓勞動力先去哪。三會溪村還成立了勞務公司,專門到附近縣鄉招聘勞動力來茶山務工。勞務公司負責人秦義恒介紹,他們平均每月要組織600多人次來務工,最多時有900多人次。

  “白葉一號”發展為農民增收作出了多大貢獻?記者沒有找到一個確切數據,但從幾個村莊合作社的勞務支出中可以了解個大概。大宅村村委會主任田維坤説,專種“白葉一號”的利民合作社勞務支出每年都在70萬元以上。三會溪村黨支部書記秦進介紹,去年合作社勞務支出也有70多萬元。志強村黨支部書記肖國江説,村裏閒散勞動力幾乎都參與到了茶園管理和採茶勞作中,人均收入每年1萬元以上。沿河縣扶貧辦的數據顯示,自“白葉一號”茶産業基地建設以來,共發放群眾務工工資500多萬元。

  “還有一筆土地流轉費用。”志強村村委會主任張金華説,3個村最開始栽種茶苗的1500畝土地都是流轉來的,後來中寨萬畝茶園也大都是流轉來的土地。這幾年,流轉費用也成為農民穩定的收入來源。

  志強村600多戶村民,種茶流轉土地涉及200多戶;三會溪村372戶村民,種茶流轉土地涉及133戶;大宅村306戶村民,種茶流轉土地涉及100多戶。因為山地荒坡多,土地流轉費用還不算高,通常價格是每畝田300元,每畝地200元。

  “白葉一號”不是富了幾個“大戶”,而是帶動了廣大農民。秦進估算,村裏至少有一半人都參與到了茶産業裏來。在志強村,留守家裏的勞力,無論老人還是孩子,多多少少都參與了茶園管理和採茶。

  “白葉一號”引進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農民收入,助力中寨脫貧致富。在種植安排和産業發展上,中寨實行合作社種植、村集體主導、農民參與分紅等模式,保證産業發展利益直接惠及農民。因為茶苗生長需要時間,可以説,在前3年沒有賣茶收入的情況下,農民對産業發展的感受還不太直接。但是,土地流轉費用和勞務收入已實實在在進了農民口袋。

  今年是“白葉一號”開始採摘的第一年,3個村莊預計可以收穫1500多斤幹茶,明年大概能增加到1萬多斤。“茶産業收入是可以看得見的。”譚鵬飛説,“這就能保證我們脫貧之後穩步增收。”

  夢想可以落地

  走出去的人“重心”回歸

  “白葉一號”帶來了什麼?記者在中寨幾個村聽到最生動的回答是“新的夢想”。

  外出打工是過去很多村民的選擇,但走出去的人很難忘記生養自己的山林。連綿的大山收藏著鄉愁,也寄託著他們的夢想。“白葉一號”讓許多夢想有了著落,也點燃了更多夢想。

  秦進外出打工多年,2010年回村當了幹部。他説,做夢都想著在山上种經濟林,增加農民收入。得知村裏要發展“白葉一號”茶葉,他特別激動:“我立即組織黨員和村民小組長開會,丈量土地,組建合作社,恨不得連睡覺時間都搭上。”

  張勇是志強村雲霧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大學畢業的他,到廣東打過工,當過9年代課教師,還在鎮裏一所中學當過保安。後來,他成立了雲霧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看著前些年種下的茶園荒了,我心裏總放不下。”他説,“我一直有個夢想,把村裏那些茶葉管護起來。”但是合作社成立兩年,大家卻不願把種了茶的土地交給他管。

  2018年秋天,“白葉一號”來了。張勇不僅帶著自己的合作社栽種茶苗,還動員親戚加入。他自己到黃杜村學習了兩次,從茶園管護到烘乾炒茶,他都是村裏最先學會的。清明採茶季節,張勇帶著人炒葉,天天睡在廠房裏,但他説身上有用不完的勁兒。“如果沒有‘白葉一號’,我的合作社就黃了。”張勇説。

  “白葉一號”對於另一群走出去的人而言,改變的是他們與故鄉的關係。1978年出生在三會溪村的田茂友,1993年就到廣州打工。2008年,他回到貴陽辦起自己的工程公司。看著山村舊貌,他無數次想過幫村裏一把,帶著鄉親致富,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路子。得知村裏要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白葉一號”的消息,田茂友立即響應,投資成立了三會溪茶葉種植合作社。

  “過去20多年,我每年都要回村看望老母親。”田茂友回憶,每次都是住一兩天就走了。這兩年種茶苗,他一口氣在村裏住了3個多月。茶山上修路,他為了把好品質關,又在村裏住了幾個月。有了茶園,他對故鄉的牽掛更真實了。

  秦進説,在外邊發展了很多年的人,過去想著遷走戶口、送出孩子,這兩年他們的“重心”開始向村裏傾斜。單是三會溪村合作社裏,就有6人是外出打工回來的。“回來”不是回村不再出去,而是入股合作社,操心起村裏事。

  田茂友深有感觸,以前他對家鄉只有思念,現在是真實的牽掛,而且這牽掛越來越多。未來他準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茶園。

  鄉村産業振興最缺人才。而從鄉村走出的人,願意把“重心”放到村裏來,放到山林間的産業上來,這是多麼動人的事情!

  激發奮鬥精神

  獨立走新路闖市場

  目前整個沿河縣茶葉種植面積有20多萬畝。茶葉作為一個産業,在沿河縣形成了一定生産規模。産業基礎有了,但産業體系還沒有形成。沿河縣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説,産品加工和市場銷售是明顯的薄弱環節。“茶葉如何賣出去,怎樣賣個好價錢,這是我們最操心的事。”譚鵬飛説。

  産業的成效必須要得到市場認可。茶葉産出來了,怎樣走向市場,是“白葉一號”接下來要面對的直接考驗。

  走向市場,得有個品牌。現在,浙江捐贈的“白葉一號”有一個共同品牌,叫“攜茶”。在沿河縣,還有一個“洲州茶”品牌,是本地茶葉企業,可以收購茶葉並幫助銷售。3個村的合作社負責人有一個強烈願望:種出了茶葉,要創一個自己的品牌。

  中寨人是這樣理解的:“攜茶”和“洲州茶”是“白葉一號”走向市場的兩道“保險杠”,如果茶葉産量大了,銷售出現問題,他們可以幫忙銷售。但是,不能躺在別人提供的“保險杠”上“等靠要”。茶苗是黃杜村捐贈的,技術是黃杜村派人來教的,茶葉加工也是黃杜村幫助完成的。産業發展起來了,要感恩黃杜村人的幫助,更要學習自己走向市場。

  “白葉一號”激發起一股自立自強的力量,這是志強村、三會溪村和大宅村許多人的共同體驗。無論是鎮村幹部,還是茶葉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都對自己建立品牌闖市場有著清醒認識,深知面臨的困難和自身的不足。張勇説,建立自己的品牌闖市場,當然有很多困難,缺人才缺經驗。但是面對新的考驗,他滿懷信心:“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總要學會自己走路。”

  不管是否到過浙江,在中寨人心中,黃杜村始終是他們的榜樣。大宅村合作社負責人田紅軍説:“黃杜白茶不就是農民種出來的嗎?他們獨自走出了一條路,我們有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也一定能闖出市場。”

  譚鵬飛也信心十足:“黃杜村人能用20年種出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我們有他們幫助,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再有六七年時間,也一定能闖出一條新路子。”(經濟日報記者 魏永剛 王新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