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報道(記者 楊雲):“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貴州的真實寫照,全省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73%的國土面積為喀斯特地貌,土地零散破碎,傳統種植難以鞏固貧困成果,更難實現鄉村振興。為此,貴州積極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大力調減傳統農作物,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取得明顯成效。
“土地有希望,農民最開心。” 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洛郎村栗農何興平説,“一畝板栗樹深加工後收益至少增加兩萬元。”
望謨縣,坡地多,平地僅佔國土面積的2.8%,農村産業“小弱散”曾是其面臨的一大發展難題。在生態文明新發展理念下,望謨縣委、縣政府立足資源實際和地理地形條件,決定大力發展板栗經濟。
2017年,望謨生態板栗納入貴州省發改委《關於支持14個深度貧困縣“一縣一業”産業扶貧的意見》。望謨板栗進入規模化種植時代,成為望謨富民興縣的支柱産業。
“村裏成立了板栗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 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種苗、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和分戶種植,吸引農戶參與生産及分紅。”洛郎村村民楊昌宏介紹。
目前,板栗産業已經成為望謨縣建設生態文明,探索生態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積蓄的“重要資本”和“綠色銀行”。
“既保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將獼猴桃種植作為生態産業大力發展,讓近20萬畝荒山、瘦土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在修文,不少農戶將荒地、瘦土租賃給種植大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再通過到種植基地務工,實現收入倍增。
貴州類似修文這樣遵循山地經濟規律,發展生態高值農業的特色生態農業産業縣不在少數:長順縣探索石漠化山區高鈣蘋果種植、湄潭縣探究生態無污染綠茶種植、施秉縣開展太子參等中藥材種植、印江自治縣依託山區氣候生産香菇和黑木耳食用菌、威寧自治縣高寒山區規模化種植馬鈴薯等等都取得明顯成效。
按照全省統一規劃,貴州對已確定的蔬菜、茶、食用菌、中藥材、辣椒、石斛等12個重點産業加大扶持,採取超常規手段持續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群眾致富。據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測算,貴州省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相比傳統作物,平均每畝新增純收益3079元。
貴州持續推進林業資源開發利用,調整優化林業結構,大力發展果樹、花卉苗木、中藥材、花椒、油茶、竹筍等特色林業,不斷加強國家儲備林建設,大力發展林藥、林菌、林菜、林禽、林蜂等林下經濟。為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貴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實現“輸血”脫貧向“造血”致富轉變,真正讓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十三五”以來,貴州的交通建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貴州已經實現縣縣通高速,西南陸路綜合交通樞紐逐步形成,再加上航空、水運形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經具備了把貴州生態高值農産品銷往周邊及全國的物流條件。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三農”政策,地方各級政府因地制宜,積極引導並支持農民發展山地高效農業,成效明顯。在過去,山地是制約貴州發展的現實環境,如今,山地正在成為貴州最大的發展特色。
作為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業治污減排工程,在磷化工領域創造性地實施“以渣定産”,堅持不懈推進石漠化治理和生態修復,全省縣城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保持97%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貴州,已經成為世人嚮往的空氣清新、氣候涼爽、生態良好、山清水秀的生態旅遊目的地。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生態環境永遠成為貴州老百姓為之驕傲的“幸福不動産”,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貴州老百姓用之不竭的“綠色提款機”已經成為貴州省委、省政府執政為民的初心使命。
2009年,第一次生態文明論壇貴陽會議在中國首次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概念。如今,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成為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搭建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作為目前中國生態文明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持續發出生態文明“中國聲音”,貴州正持續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展示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經驗、貴州探索上,發揮新的積極效能。
貴州堅定不移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最大優勢和最優動能,讓綠水青山成為貴州人民新時代長征路上的“幸福不動産”“綠色提款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