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陽貴安:以綠為底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2021-07-12 09:48:15來源:貴陽日報編輯:羅淼責編:趙銀平

(中首)貴陽貴安:以綠為底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環境優美的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

  作為肩負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使命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自成立以來便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之路,不斷探索建立最安全的生態制度、發展最綠色的生態産業、構築最可靠的生態屏障、弘揚最健康的生態文化,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力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呵護綠水青山 擦亮生態底色

  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地貌類型多樣,地質結構穩定;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濕地面積佔24%,地表河流域面積佔80%,自然風景區面積佔24%;森林覆蓋率達42%……生態條件得天獨厚的貴安新區,始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奮勇前行。

  久久為功,必有所成。2015年至2020年,貴安新區空氣品質優良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8個地表水主要河流斷面均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標準,松柏山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穩定在Ⅱ類,優良比例保持100%……

  成績的背後,是貴安始終踐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生態文明理念。

  近年來,貴安在高標準編制《貴安新區直管區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相繼出臺《貴安新區直管區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貴安新區直管區生態環境負面清單制度》《貴安新區直管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辦法(試行)》等,形成“1+9”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同時,因地制宜開展環境保護區域聯防聯控,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大力強化政策、規劃、建設、生産運行等環境管理。

  此外,新區還大力推進污染防治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好“山上、天上、水裏、地裏”四條底線。

  在打好“藍天保衛戰”方面,貴安新區聚焦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溫室氣體控制工作,嚴格落實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控,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在打好“碧水保衛戰”方面,新區加大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力度,推進農村飲水“一源一檔”,完成松柏山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生態修復。在打好“凈土保衛戰”方面,新區深入開展土壤環境污染狀況詳查,加強土地分類管理,開展土壤污染綜合治理。在打好“固廢治理戰”方面,新區通過全面規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推進醫療廢物、危險廢物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的大數據管理。自2017年規範化管理以來,新區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轉移率均達100%。

  匯聚綠色動能 打造産業高地

  2021年1月,在貴陽市、貴安新區關於金融機構支持“強省會”行動座談會暨貴陽貴安綠色金融項目簽約儀式上,11個貴陽貴安綠色金融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約150億元。其中,貴安産控集團的3個項目獲得綠色金融支持。

  根據協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貴州省分行將為貴安産控集團開發建設的標準廠房一期及檢測中心、肉製品精深加工中心、特色食品産業園3個項目提供25億元綠色金融支持。據統計,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貴安綠色貸款餘額為115億元。

  作為西南地區唯一、全國首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貴安新區自2017年獲准開展試點以來,找準定位、勇於探索,不僅組建了由金融機構人員組成的綠色金融專業技術團隊,在全國首創設立綠色金融港管委會,還制訂了綠色金融標準,建立起綠色金融項目庫和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構建綠色金融“1+5”産業發展體系,出臺《貴安新區關於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等文件,借力金融創新支持綠色産業發展,為貴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綠色動力。

  近年來,在貴安新區,得益於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優勢而實現順利發展的項目不在少數。貴安雲谷多能互補分佈式能源中心項目成為全國綠色金融支持清潔供暖試點,採用綠色建築標準設計與修建的貴安新區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産業園(二期)廠房項目獲得美國LEED綠色建築認證,貴安新區海綿城市試點兩湖一河PPP項目被央行評為綠色金融典型案例……這些案例的背後,是多年來貴安新區在綠色金融政策及體制機制支撐上的不斷探索。

  如今,落地貴安新區的三大通信運營商、騰訊、蘋果、華為等多個大中型數據中心,平均PUE值(數據中心能源效率指標)在1.4以下,數據中心平均能耗達國際先進水準。以綠色技術結合大數據,晶泰科、福愛電子等企業在貴安新區闖出了轉型新路。

  不負青山,方得金山。大力支持以高端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産業為主的綠色工業企業發展,貴安新區“綠色動能”匯聚成勢,各産業正朝著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目標全力衝刺。

  建設海綿城市 共享生態紅利

  “媽媽,為什麼這裡的路上都沒有積水啊?”“因為這裡的地磚‘會喝水’呀。”7月,時值雨季。在一陣小雨過後,漫步貴安新區月亮湖公園健身步道的小女孩疑惑地向媽媽問道。

  讓道路積水“消失”的功勞,屬於貴安新區多年來匠心打造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做到降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則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月亮湖公園正是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項目之一。自2017年開建以來,項目建設團隊大膽創新,改變傳統末端治理結合模式,在提升行洪安全、增強調蓄能力、加強徑流分擔能力等方面有顯著效果。目前,月亮湖公園已入選貴州省首批重要濕地名錄,並獲得貴州省生態體育公園授牌。

  “海綿城市的一大特點就是排水不僅依靠城市管網,地面、綠化帶等設施都具備雨水吸納和蓄滲能力,遇到暴雨,城市的各個點位都成了排水點、吸水點,自然不容易積水成澇。”負責貴安新區兩湖一河PPP海綿城市試點項目的中交四公局總工程師盧金山説。

  近年來,貴安新區全力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將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與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有機結合,讓群眾共享生態紅利。

  在貴安新區湖潮鄉星湖社區、星月社區等居民社區裏,社區道路、綠化草叢、景觀設施的打造都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大雨天不積水,中小雨不濕鞋,現在每天飯後我都要在小區裏走一走。”談起海綿城市建設,星月社區居民王大爺滿口誇讚。

  截至目前,貴安新區共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項目110個,已建成47個,在建63個。如今,隨著貴安新區發展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海綿城市正逐步成為貴安新區人人可感可觸的生態紅利。(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俊鵬/文 石照昌/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