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召開足球産業座談會 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
2024-06-20 18:15: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周嫻責編:邱觀史

  6月18日,貴州省足球産業座談會在貴陽市召開,會議以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共話貴州足球青訓體系,共商足球産業高品質發展大計。

貴州召開足球産業座談會 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_fororder_圖片1

座談會現場 攝影 陸丹

  會上,榕江縣從全力保護“村超”品牌、全力辦好“村超”賽事、全力發展“村超”經濟三個方面分享了“村超”發展情況;貴陽市從場地設施建設、賽事組織、足球青訓等方面分享了推動足球産業發展的經驗;遵義市圍繞創建“體教融合示範市”“校園足球特色市”的具體工作,對深化體教融合、助力足球産業發展的做法和下一步規劃進行闡釋。

  各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錶帶來精彩發言,分析青少年足球與足球産業的關係,為貴州下一步發展思路提供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貴州召開足球産業座談會 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_fororder_村超

“村超”比賽現場 攝影 徐菡

  貴州足球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村超”等體育賽事火爆出圈,成為推進足球改革,加強青少年足球人才梯隊建設,發展足球産業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3年末,貴州省體育場地數量118089個,同比增加9808個,增長9.1%,其中足球場地3817個,十一人制足球場1145個,佔比30%;十一人制足球館7個,佔比0.2%;七人制足球場1121個,佔比29.4%;七人制足球館21個,佔比0.6%;五人制足球場1491個,佔比39.1%;五人制足球館31個,佔比0.8%;沙灘足球場1個(榕江縣),佔比0.03%。貴州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1156所,培養足球教練員6184人次、裁判員3128人次、運動員14459人次,足球俱樂部103家。

貴州召開足球産業座談會 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_fororder_村超2

紫雲縣第35屆“五峰杯”足球賽現場 攝影 徐菡

  2023年貴州“村超”火爆出圈,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喜愛和世界的廣泛關注,賽事植根於民間,群眾基礎好,“村味”濃郁,成為“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一個窗口”,貴州省上下逐漸形成濃厚的“愛足球、踢足球”社會氛圍。

    國家體育總局與貴州省簽署《加快推進貴州山地戶外特色體育高品質發展合作協議》,從“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持續推進青少年運動發展,一體化推進貴州省足球青訓體系建設,創新和完善青少年足球發展模式”等方面給予貴州重點支持,為貴州省足球青訓中心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2023年底,貴州省畢節市入選西部地區體教融合建設試點之一,此項工作被國務院列入重點工作,並成立國務院足球專班,由體育總局、教育部等部委強力推進足球青訓中心建設,標誌著貴州省足球事業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貴州召開足球産業座談會 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_fororder_rBABCWYcz4qALq-hAAAAAAAAAAA273.550x323

貴州省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啟動 攝影 羅淼

  當前,貴州正大力發展足球事業,抓好足球青訓中心建設,以完善足球青訓體系建設推進足球經濟産業高品質發展。貴州積極謀劃全省青訓體系佈局,以畢節足球青訓中心為龍頭,第一批同步推進貴陽、遵義、黔南、黔西南足球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建設省級足球青訓分中心的“一主四輔”工作模式,目前正在研究制定“1+N”項足球青訓中心建設指標體系,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和培養足球競技後備人才。

貴州召開足球産業座談會 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_fororder_貴州1

貴州足球聯隊與俄羅斯澤尼特隊開展國際足球友誼賽 攝影 徐菡

  下一步,貴州足球發展將抓開放點,擴大朋友圈;抓特色點,創新“足球+”;抓增長點,推進業態結合,用好“村超”品牌,用好“跟著賽事去旅行”“奔向公園去運動”兩大特色活動,用好貴州“吃苦型、耐力型、靈巧型”運動員的特色,重點推進足球與裝備製造、場地管理、人才培養、賽事策劃、足球科技等業態的結合發展,進一步推動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和足球經濟産業發展。(文 羅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