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黔北山區裏 科技“富貴竹”鋪就致富路
2021-08-16 17:21:00來源:科技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技術法寶如何轉化為當地百姓的“致富武器”?南京林業大學團隊分層次培訓了3支隊伍:政府和企業領導、技術人員、竹農,以産業規劃、良種選育、種苗繁育、造林規劃、豐産技術為內容分類培訓。12年來,團隊為當地培訓共達12萬人次。

  “多虧了南京林業大學‘富貴竹’學生團隊的幫助,現在我家方竹年收入能有30多萬元,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哩。” 7月底,記者跟隨南京林業大學(以下簡稱南林大)師生暑期實踐的腳步來到貴州省桐梓縣楚米鎮高山村,這裡的方竹大戶金方洪盤算了自己的銷售收入樂開了花。

  在貴州黔北山區,如今像金方洪這樣喜笑顏開的農戶很多。10多年來, 南林大“富貴竹”團隊為當地帶來的科技智囊、技術法寶,讓桐梓、赤水等産竹大縣市的老百姓腰包鼓了起來。

  把方竹作為當地的“富貴竹”

  本世紀初,我國正式啟動退耕還林工程,南林大成為貴州省退耕還林科技支撐單位。

  2009年,南林大組建由竹類研究所教授為指導老師,林學相關專業研究生組成的“富貴竹”學生團隊,赴貴州桐梓縣科技扶貧。

  2021年是該團隊作為科技智囊,在當地科技扶貧的第12個年頭。

  桐梓縣主産方竹。不過,2009年的時候,當地僅種植方竹林43萬畝。

  “長這麼大,我從沒見過這麼窮的地方。”團隊負責人之一、南林大植物學博士鄭笑至今都對赤水市黃蓮溝村當年的景象記憶猶新。

  2014年9月,她第一次隨南林大竹類研究所指導教師丁雨龍來到這裡時,破舊的木房、陡峭泥濘的山路給鄭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黃蓮溝村民的生活簡直比黃連還苦。

  為什麼這裡有漫山遍野的竹子還這麼窮?同樣來自山裏的鄭笑陷入了沉思。

  作為一名植物學專業的研究生,她深感自己有責任利用專業知識為當地老百姓做點事。

  説幹就幹!她組織來自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的方水元、凡美玲等師弟師妹反復實地調研。結果發現,當地種植的竹子産量低,而且交通不便銷售困難,這是坐擁漫山遍野竹林卻不能富起來的主要原因。於是,他們決定把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被譽為“筍中之冠”的方竹作為當地的“富貴竹”。

  三大技術法寶轉為百姓“致富武器”

  團隊抵達當地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反復研究後,將方竹種植的最低海拔降低了100米,擴大了約38萬畝方竹種植面積。

  不僅如此,團隊還帶給當地老百姓三大技術法寶:種苗優選技術教會竹農們如何造林,如何留筍,把好筍子品質關;快速滿園技術使新造林産筍週期由8年縮短至4年;生態優培技術則可以將竹林畝産由150斤提高到800斤。

  技術法寶如何轉化為當地百姓的“致富武器”?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團隊分層次培訓了3支隊伍:政府和企業領導、技術人員、竹農,以産業規劃、良種選育、種苗繁育、造林規劃、豐産技術為內容分類培訓。12年來,團隊為當地培訓共達12萬人次。

  對於竹農,主要的培訓課堂是在田間地頭。他們“手把手”教會當地竹農如何選種,如何育苗,何時出圃。在竹子生長的每一個關鍵時期,“富貴竹”團隊一定會為竹農把關。他們還編制了通俗易懂的“竹事生産表”,幫助竹農輕鬆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我們相當於‘遙控器’,很多竹農不懂的複雜科技原理,我們就到田間地頭,親自示範,教會他們。”團隊負責人之一王聞天説,團隊成員每年都會在當地呆上至少3個月,住在農民家或者山上的工棚裏。

  靠竹子不僅奔上了小康,還帶來了綠水青山

  2017年,團隊與桐梓縣簽訂了方竹開發利用研發項目協議,採取“公司+貧困戶+科技”模式,在方竹新品種、竹林培育、竹産品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人才培養與實踐等方面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建立方竹新品種及良種繁育基地,打造現代育竹科技示範園。讓老百姓直觀地看到種植效果,既取得了竹農的信任,也讓竹農對方竹産業有了信心。

  在“富貴竹”團隊的幫助下,許多精準扶貧戶靠種方竹、賣竹筍脫了貧。據了解,目前桐梓縣方竹筍種植戶的年收益是10年前的8倍,1畝方竹筍的收入是當地傳統農作物的16倍,方竹行業人均GDP達到了縣平均水準的3倍多。

  7年來,這群90後研究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為竹農提供了從方竹培育到管理、生産、銷售的一條龍服務。

  如今,黃蓮溝村家家住上了洋氣的樓房,還鋪上了水泥路。“種竹子可來錢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安逸得很!”村民桂金華説。

  除了帶動當地脫貧致富,南林大“富貴竹”團隊還致力於改善生態環境。桐梓地處高原,“富貴竹”團隊結合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構建“上闊下林複合生態系統經營”模式。

  在多年經營之下,竹林土質有了明顯改善,土壤養分提高了,蓄水能力變強了,多年未發生大旱和洪澇災害。

  當地百姓不僅靠竹子奔上了小康路,更享受到了山清水秀天藍的美好生活,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通訊員 諶紅桃 郜影卓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