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草木蔥蘢,燕語鶯啼。這個夏天,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正以“山地公園省”的生態魅力為底色,用“文化千島”的多元風情作注解,奏響了民族文化與世界潮流共鳴的夏季交響曲。從萬人空巷的民族團結大巡遊到街頭派對的國際青年音樂狂歡,再到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持續釋放的入境遊熱潮,貴州正用青春、多元與包容,向世界遞出一張閃耀著生態之美與文化之光的夏日邀請函。
貴陽甲秀樓 (賈智/攝)
國際青年唱響“黔”行交響曲
2025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愛樂之城· 和世界握手”國際青年城市路邊音樂會
5月24日,貴陽新印1950文創園區化作“地球村”的音樂客廳,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與本土樂隊共同打造出一場青春洋溢的音樂派對,讓夏夜的林城變身熱情的音浪之都。
武漢大學與貴州師範大學、貴州開放大學多國留學生攜手唱響經典中文歌曲串燒,用歌聲帶領觀眾自由穿越音樂國度;貴州民族大學蒙古國留學生以一首《朋友》引發全場大合唱,此刻世界青年跨越了天涯的阻隔,真正成為近在身邊的夥伴;重慶師範大學盧旺達留學生楊振以嫋嫋笛聲深情伴奏《月亮代表我的心》,為現代歌曲賦予中國古典韻律;最後所有青年同臺合唱主題曲《和世界握手》,用青年之聲唱出美好願景,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2025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愛樂之城· 和世界握手”國際青年城市路邊音樂會
武漢大學柬埔寨留學生鐘美婷表示,此次第一次來到貴州讓她感受到了這裡美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風光,也非常想要去品嘗貴州各類數不勝數的特色美食。對於與這座城市美好的相遇,她也表達了期待:“希望我們今天的交流能夠在未來繼續發光,繼續傳遞各國青年之間的祝願與友誼。”
民族文化盛典掀起夏日熱浪
5月18日的貴陽街頭,一場現象級文化盛宴——“貴州民族團結大巡遊”點燃了整座城市的激情。
在中華路長達2.3公里的巡遊路線上,26個方陣、3600余名參與者共同呈現出一場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典。頭戴苗族銀冠的少女與AI導遊“黃小西”並肩而行,侗族大歌的清越之音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演繹的潮汕英歌舞熱烈碰撞,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古老韻律與哈雷機車隊的轟鳴聲交織成曲,還有新晉熱門文旅符號“小老費”競展魅力。
貴州民族團結大巡遊方陣之一
各個民族的交往交流,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碰撞,文化與科技的雙生共榮,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高聲歡呼、搖旗吶喊。來自北京的遊客王先生對於巡遊中各個環節的呈現讚不絕口,他表示:“每個環節的互動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貴州人民的熱情好客,更讓我對貴州的文化有了更深切的體驗。”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外地觀眾通過直播平臺線上觀看巡遊,同步感受貴州多彩紛呈的文化魅力。
貴州民族團結大巡遊方陣之一
240小時免簽釋放入境遊“乘數效應”
自2024年12月中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貴州作為新增適用省份,迎來入境旅遊的“黃金時代”。2025年第一季度,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入境外國人近2500人,同比激增893%;全省接待入境過夜遊客3.68萬人次,同比增長92.3%。在黃果樹瀑布景區,來自馬來西亞的陳女士激動地按下相機快門,感嘆“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在赤水丹霞景區,來自美國的勞倫斯與家人朋友驚艷于“天下奇觀”佛光岩的壯美瑰麗,流連忘返不願離去;在龍裏縣果裏村的山谷間,來自羅馬尼亞、德國的遊客專程前來感受苗族“跳洞”儀式的古老與神秘......
貴州赤水丹霞旅遊景區(王長育/攝)
政策優勢疊加航線網絡的完善,使貴州成為越來越多亞洲遊客的旅行“後花園”。今年以來,截至3月,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運營國際(地區)客運航線10條,直飛泰國、越南、韓國、大阪、新加坡的國際航線,讓“過境遊”顯著轉變為“深度遊”,貴州這一西南秘境正以蓬勃之勢躍升為全球旅行者的嚮往之地。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曾經被群山“藏”起來的寶地——貴州,如今以開放的姿態成為世界青年的創意舞臺、民族文化碰撞的靈感磁場、旅行愛好者的“必打卡”目的地。這個夏天,貴州的山風包裹著23℃的清涼,以360度的熱情,邀世界共赴一場盛夏之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怡雯 韋雨辛 郭加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