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幫出新天地 帶出新氣象 — 貴州各地積極探索實施“跨村幫帶”工作模式
2021-08-18 09:24:16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單絲難成線,獨木難成林。

  貴州各地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優勢,按照“地域相鄰、産業相似、規模發展”的思路,結合村情民意,積極探索實施“跨村幫帶”工作模式,打破村域限制,組建聯合黨委,以先進帶後進、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推動薄弱村轉化升級,促進農村區域化聯動發展。

  先富帶後富 發展跨大步

  “通過組建聯村黨總支的試點行動,如今的新寨村生態美、産業興、人心齊,産業結構調整成效喜人。”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新寨村黨支部書記趙國棟説,新寨村雖然和茶嶺村毗鄰,但是産業發展散、小、亂,不成規模的局面和毗鄰的茶嶺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20年,舊州鎮把茶嶺村黨支部、新寨村黨支部,以及茶嶺初心種植養殖合作社黨支部3個支部整合在一起,組建“舊九産業帶”聯村黨總支,以茶嶺村為示範帶頭村,按照“組織聯建、幹部聯動、産業聯營”的目標,依次輻射帶動新寨村、把士村、浪塘村,實現村域發展“一盤棋、齊步走”。

  先富帶後富,發展跨大步。貴州各地通過成立聯合黨組織,打破村域限制,統籌配置各村發展要素,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有力促進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桐梓縣將黨組織的優勢深入到壩區産業發展上,將全縣10個壩區共建立聯村産業黨委7個,聯村産業黨支部3個。聯村産業黨委按照地域相鄰、産業相近的要求,整合土地、資金、政策等資源要素,壯大産業發展體量,實現高效發展;石阡縣龍塘鎮圍繞地域相鄰、産業相同、取長補短、做大做強原則,以大屯村為軸心,採取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園聯建等方式組建龍塘鎮大屯苔茶園區聯村黨委,推動區域資源整合,實現抱團發展奔小康;岑鞏縣先後組建跨村抱團發展聯合體42個,把強村優勢注入弱村,弱村資源捆綁強村,讓強村帶著弱村幹,弱村聯著強村走,走出一條抱團發展之路。

  聯合黨委搭臺 産業項目“唱戲”

  對於如今的生活,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長坡村的關志紅能想到的最好的詞是“幸福”。白天在村裏的羊肚菌基地打工,晚上一家人在新建的大房子裏吃飯、看電視、聊天,其樂融融。

  “不光是我,現在大家的日子都越過越好。”説起這幾年的變化,關志紅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近年來,長坡村以黨建為引領,與鄰近的馬頭村、王崗村組建聯村黨委實現抱團發展。通過聯村黨委牽頭,充分發揮區位生態資源優勢,探索“聯村黨委+支部+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邀請貴州科學院羊肚菌栽培專家對村裏的土壤、水源、澆灌條件、氣候、海拔等進行考察、調研,並選擇種植示範點。

  “羊肚菌基地由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牽頭實施,低收入困難戶佔股20%,村集體佔股60%、合作社佔股20%,村民以土地入股村裏的合作社,還可以在基地打工。”長坡村黨支部書記明文祥説。

  如今,長坡村的發展路子越走越寬。“依靠聯村黨委,我們將進一步發展壯大羊肚菌産業,同時發展特色農産品+休閒採摘,打造集種、養、觀賞、品嘗、銷售為一體的休閒特色農産品基地,並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佈局鄉村旅遊,推動農文商旅融合發展。”明文祥説。

  各地聯合黨委成立後,打破打以往各自為戰發展模,以聯合黨委搭臺,産業項目“唱戲”,探索“公司+黨支部+基地+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組織方式,邀請致富帶頭人開展技能培訓、傳授“致富經”、找準“增收策”,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等“一村一品”特色産業等,形成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齊抓共管的“強村帶弱村”格局。

  推進共建共享 實現村民共富

  “要保證冬瓜長得好有賣相,在瓜小的時候就要用繩索將瓜柄綁在架子上。”8月2日,走進鎮遠縣江古鎮中所村種植基地,冬瓜長勢喜人,白果村黨支部書記米慶澤正在給群眾講解管理技術。

  白果村黨支部書記為何到中所村抓産業?

  原來中所村一直沒有支撐産業,江古鎮結合實際實施“跨村幫帶”計劃,將白果村與中所村進行捆綁結“對子”,帶動村級事務管理和産業發展。

  “冬瓜的長勢非常好,預計畝産量超7500公斤。”米慶澤説,今年中所村試種冬瓜110畝,保守預算産值將超80萬元。

  鎮遠縣通過實施先進村結對幫扶後進村的“跨村幫帶”措施,切實讓後進村村級事務管理提品質、集體經濟發展不掉隊。今年,該縣選派30個先進村結對幫扶30個發展落後的村,累計幫扶發展農業産業2050余畝,培訓勞動力210余人,學習考察和業務指導780余人次。

  實施“跨村幫帶”,聯村,不僅僅是組織設置的簡單調整,關鍵還在“聯建”,實現組織共建;“聯推”,實現資源共享;“聯贏”,實現村民共富。

  丹寨縣114個村居通過開展“強村帶弱村”活動,幫助弱村引進産業項目114個,帶動創業就業12000余人,36個弱村實現轉化升級;麻江縣以“強村帶弱村、抱團促發展”幫扶帶動,全縣63個村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16個,7個鄉鎮(街道)開展“黨社聯建·村社合一”示範點創建共15個,示範帶動全縣63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均達5萬元以上,其中100萬元以上7個。

  貴州各地以“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方式,實施跨村幫帶行動,促進弱村變強村和優勢産業做大做強。(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孫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